投射效应:辩证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例如,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别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倾向,因此便出现了“以己度人”的情况。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投射效应普遍存在,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和情绪等)归属到他人身上。
心理学家希芬鲍尔在1974年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些大学生分为两组,给其中一组大学生放映喜剧电影,让他们心情愉快;给另外一组大学生放映恐怖电影,让他们产生害怕的情绪。然后,他又给这两组大学生看相同的一组照片,让他们判断照片上人的面部表情。结果,两组大学生常常将照片上人的面部表情视为自己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看了喜剧电影的那组大学生判断照片上的人物是开心的表情;而看了恐怖电影的那组大学生则认为照片上的人物是紧张害怕的表情。
通常而言,投射效应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个人未意识到自己有某些特性,而将这些特性施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存有敌意的人,总是觉得对方也仇恨自己,好像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带有挑衅色彩。第二类是指个人意识到了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将这些特性施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有人在考场上看到别人作弊,就觉得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第二类投射效应常常会将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或崇拜的人身上。
因为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中推测此人的真正意图或者心理特征,该作用甚至可以应用到心理测评上,如著名的罗夏墨迹测验。
在1921年,瑞士精神科医生罗夏(Rorschach)首先进行了这个测验,其方法就是采用投射技术。该测验的材料一共由十张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其中七张是水墨墨迹图,三张是彩色墨迹图。接下来,将测验分成两步:第一步是联想阶段,测试者把十张图片按顺序逐一交给被试者,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不限定时间与答案数量,直到没有其他回答时再换另外一张,同时做好记录;第二步是询问阶段,当被试者看完十张图片之后,测试者再从头到尾对每一个回答都询问一遍,问被试者看到的是图的整体还是部分,为何说像某种事物,同时做好记录。两个阶段都结束之后,再分析结果。这一测验主要是通过观察被试者对于一些标准化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以此评估他们投射出来的个性特征。
心理学家解释,投射效应让观察者在对被观察者形成印象时,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倾向——假定被观察者与自己有相同的地方,常常按自己是怎样的人来知觉被观察者,而非按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来知觉。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非常相像时,观察者得出的结论会非常准确。然而,人虽然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人和人之间毕竟存在差别,因此在许多情况下,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做出的推测可能并不正确。
曾有一位心理学大师这样说,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生活的周围是一面透明的玻璃,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其实,所有人的四周都是一面十分巨大的镜子,镜子反射着自己生命的内在历程、价值观和自我需要,即我们看见的并非外面的世界,而只是我们自己。
投射效应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它会让我们的认知缺少客观性,并由此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有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厌恶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所以就表现出过分地赞扬与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讨厌的人或事。这种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缺少了认知的客观性,从而造成主观臆断并使我们陷入偏见的深渊。
产生投射效应的原因在于主观意识在作祟,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理性,克服潜意识和惯性思维的不良影响,让事物的发展规律还原它本来的面目,学会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