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哥特曼量表
哥特曼量表是由哥特曼于1950年提出的,哥特曼量表是单维的,即量表自身结构中存在着某种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的逻辑。量表通常由单向且同一性质的陈述组成,被试在回答时,若同意某一个不容易被接受(或较困难)的陈述,必然也会同意其他较容易被接受的陈述。因此也不会像利克特量表那样形成分数相同而态度结构形态不同的现象,它的每一个量表总分,都只有一种特定的回答组合与之对应。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量表是测量态度、观念等主观变量最常用的工具。虽然哥特曼量表的编制复杂,但由于其测量简洁,对被试的要求低,所以它的使用由来已久,且范围广泛。如测量社会距离、政治态度、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斜坡概念的认知水平划分等。
评价哥特曼量表是否适用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复制系数(CR),考察量表是否符合单维度的特征。复制系数越接近1越好,一般而言,当复制系数高于0.9,认为量表具有单维性。二是测量系数(CS),将被试反应的强弱纳入考量,反应量表的一致性程度。一般而言,测量系数大于0.6,说明量表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