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曼量表实例分析
哥特曼量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的一种量表,主要用于评定被调查者中持有利态度与不利态度的百分率,其分析步骤是这样的:
1.拟定若干语句,要求被调查者以“是”或“否”的标准回答。
2.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把所有被调查者汇列成下表,对语句每答一个“是”可得1分。
将上表的资料首先依据各被访者所得分数的高低重新排列次序,然后再按答案“是”的数目多少将各问句从左至右顺序排列,得到重新整理的表格如下表所示。
经过以上的排列,所有的答案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态。哥特曼量表法就是利用这一三角形态来作为判断语句和量表的基础。凡是答案“是”落在三角形态以外的都当做是误差。也就是说,凡是有答案“是”落在三角形态以外的语句都认为是易被误解的语句,因而就不适宜作为整个量表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人员再将这些准确性欠佳的语句剔除,重新整理一个三角形态。另外,还可以借助三角形态来评定量表所出现的误差是否能够被接受,通常采用系数R进行。
R=1-误差项目/(语句数目×破调查者人数)
以上例子的R系数为:
R=1-2/(8×11)≈0.977
通常来说,系数R至少有0.9,否则就表明量表设计欠准确。语句必须调整。
3.分析被调查者态度的强度以及持有利态度与不利态度的百分比。例如首先将被调查者所持的态度分为有利与不利两种,然后对答案资料进行划分,划分成不同的答案形态。通常,答案的形态有许多种。如五个语句所构成的答案形态最多可达120种,我们借助计算机的作用选择最合代表性的六种。也可以是分布最密集的六种形态。然后,计算各类答案形态的态度强度分,强度分的计算可以按下列的方法来给分。
①十分同意(给+2分)
②同意(给+1分)
③未定(给0分)
④不同意(给-1分)
⑤十分不同意(给-2分)
由此可知,最高的态度强度分是+10分。最低的态度强度分是-10分。最后,按强度分的大小将各类答案形态由上至下排列成表。再计算被调查者的累积百分率。这就是“哥特曼量表”(见下表)
将各答案类型的强度分数取绝对值作为纵轴,以被凋查者数目累积百分率作为横轴,画制曲线图(见下图)。
上图中的曲线在态度强度分是0分,累积百分率在65%,这里就是有利态度与不利态度的分界点。也可以认为这一曲线图就代表了哥特曼量表。在这一例中,有65%的应答者对该问题持有利态度,其余35%则持不利态度。
一般的,通过计算机的作用还可以尽可能详细地列出答案形态,这样,曲线图就会更详尽地描绘出态度强度的分布情况,而从趋势上判断。哥特曼量表可有四种形态(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