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需求的解释
负需求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的潜在市场所有或大多数重要部分不喜欢某种产品,并且事实上可能可想象地付一定代价来避免它。负需求比零需求更糟,在零需求的情况下,潜在市场无论如何对于产品没有特殊的感觉,而在负需求的情况下,潜在市场很不喜欢这种产品并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它。
负需求,远不是一种稀有情况,适应于相当数量的产品和服务。素食者认为各种肉类是负需求。一些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认为猪肉是负需求。很多美国人感到肾和甜面包是负需求。人们对种痘、修牙、输精管切除术,和胆囊手术是负需求。大量的旅游者对空中旅行是负需求,很多其他人对铁路旅行是负需求,诸如北极和沙漠荒地等地方对旅游者来说是负需求。无神论、被释犯人、军事设施,甚至工作对于不同组的人都被看作负需求。
负需求对营销管理的挑战,特别是面临正供给的情况下,是开发能导致需求从负到正上升最后等于正供给水平的计划。我们称这种营销为转换营销,这是营销者可能面临的两个最困难的营销任务之一,营销者面临着一个不喜欢这个东西的市场。他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市场阻抗的根源;不管这些阻抗主要在于对物品的信念上,还是在于触摸物品所感觉的价值上,还是在于这物品所产生的给人的原始感觉上,还是获得这个物品的价格上。如果是信念被错误的建立,可以通过交流方案来澄清。如果是人的价值观对物品发生影响,该物品可以被置于对人起积极作用的其他的可能的价值框架。如果是产生了负感觉,可以通过群组过程或行为疗法调整,若是获得价格过高,营销者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实际成本。营销者将要考虑减少阻抗的代价以及是否一些其它营销机会更具有吸引力和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