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长期的成本管理和定价
(一)产品成长期的成本管理
进入成长期后,市场容量快速放大,竞争对手数量开始增加,产品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此期间产生的营销成本包括产品试销费、广告费、包装费和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以及培训费等。成本管理包括产品成本预测、产成品库存资金占用分析与控制、销售费用(广告、促销、运输、仓储、保险、服务等)的预算、监控、核算和考核、外部质量成本控制等。进入成长期后,以扩大消费者认知为目的的广告宣传费用的控制主要体现于科学的选择宣传媒体。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目标顾客的范围而选择适当的媒体,并确定广告投放量的密度。
由于经验因素的存在,此期间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下降;经过初期的撇脂定价,产品的研发费用已经被摊销了一部分。但这时,改善产品品质,如增加新的功能,改变产品款式,发展新的型号,开发新的用途等又会产生新的成本。
(二)产品成长期的定价策略
产品在市场上有了立足点之后,定价策略开始发生变化。购买者开始根据以前的经验来判断产品价值或参考革新者的意见,也开始精打细算的比较不同品牌的成本和特性。成长期的价格要比市场开发阶段的价格低。此阶段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即顾客导向定价法,又称市场导向定价法。
当竞争趋于激烈时,产品独特的差异可产生价值效应,降低顾客的价格敏感性,保证企业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采用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致力于为自己的产品开发独特的形象,也可以享受到相对较高的价格。
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致力于成为低成本企业,集中力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产品差异性,期望能凭借成本优势在价格竞争中获利。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通常依靠销售量大创造成本优势,应该在成长期采用渗透价格占领市场,给以后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制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