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岗位的实施
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而在我们职工队伍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创造能力,如何激发这些蕴藏的创新活力,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进行层层推进去,引导调动员工创新。
首先搭建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机制。
生产创新上,实施“难题应标榜”,号召广大员工主动“揭榜”,攻克影响和制约生产管理、品种和质量上的瓶颈问题。设备创新上,通过月度“修旧利废之星”评比,使员工对设备管理的改进、改革和想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技术创新上,制定“技术创新项目承包制”,用承包技术项目的实施情况、创新程度等考评取代所有技术骨干的年终奖,多创多奖,不创不奖。管理创新上,坚持季度“创新论坛”发布,让管理技术人员有了专业技术的较量和创新能力的展示。岗位创新上,开展“持续改进CI积分制”,让员工能大胆的发声行动,通过换取积分,换来奖励。一系列成熟的平台使员工创新创效的潜能被激起,渴望企业认可的荣誉感被满足。
其次组建创新团队,营造创新氛围。
在搭建创新平台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创新团队的培育,以多层次多维度团队的建立,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引领和带动全员参与创新的氛围。一是“高效率低成本研究中心”,其中“高效率研究”团队致力于员工效率的提升、生产流程的优化、一专多能、区域岗位轮转的推进,实现各项生产和管理因素的创新和再造,从大工种轮训到实现“一人多岗”、“三人三岗”。“低成本研究”团队着力于全面控制预算,以降低工序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张欢劳模创新工作室”,承担起了技术、重大技改技措项目实施,侧重于工艺改进、设备改造方案的科学研究。三是“赵根宝技师创新工作室”和“孙秀华技师创新工作室”,立足现场,开展小改小革,解决突发问题,以“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解决现场中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与张欢劳模工作室相辅相成,成为我厂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创新团队。四是“创新创效示范岗”,我们立足岗位,以班组、党小组为单位,推动最为基层的创新实践,集中了操作和管理的优势,通过每月对岗位、班组团队取得的创新创效成果评比,带领员工开展岗位创新。
第三开展创新活动,实现创新效果。
我们在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努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创新活动,实现创新效果。以员工工器具发明大赛为例,活动诞生了一批实用性强的自制工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