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风中雨
风中雨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9 浏览

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大系统分析。所谓“分析”,是对已有的大系统或设计方案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静态的和动态的理论分析或试验研究。其中包括:对系统的环境条件、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系统现有的运行状态和性能的估算,对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动态进行预测等,以便对系统的技术性能、经济指标、社会效果、生态影响等各方面作出正确评价,为改善现有系统的运行效能、改进系统组织与管理、选取系统设计方案,提供系统分析的科学依据。

  (2)大系统综合。所谓“综合”,是对尚待筹建或改建的大系统进行规划决策与方案设计,制订协调计划与组织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结构综合与参数综合,解决大系统的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问题,以求所筹建的或扩建的大系统运行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协调有序,收到优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分析为系统综合提供依据,系统综合又为系统分析提出问题。

  大系统理论中有代表性的是“分解协调”方法。也就是把复杂大问题化为简单小问题。

  为了研究不同领域(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生物生态)的各种大系统,需要抽象出它们的共性。因此,大系统理论主要研究各种大系统的控制与信息过程的共同规律与方法。例如,大系统的结构方案问题。大系统的基本结构方案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递阶控制。递阶控制是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的产物,是各种大系统普遍采用的结构方案。在工程技术领域,递阶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多级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的典型方案。在社会经济领域,如国家行政管理系统、军队组织体系、经营管理系统等,都采取递阶控制结构方案。在生物生态领域,如人与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具有多级递阶控制结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由集中控制发展为递阶控制;随着生物进化,生物控制系统也由单神经节发展为多级神经系统。这种发展进化过程的相似性,不同领域中各种大系统结构的相似性,也正是大系统共性的体现。

  目前的大系统理论主要是控制理论与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作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和动态系统工程的方法,是系统科学发展的前沿。由于大系统的复杂性及数学模型方法的局限性,大系统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发布于 2023-01-06 19:4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风中雨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什么是大系统理论
大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大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
大系统理论的应用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