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用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li2121li
li2121li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77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分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用分切装置。背景技术:[0002]无纺布分切机用于无纺布的分切工序时,一般都会根据需要对宽幅的无纺布卷材进行切边、风边工作,以将宽幅大的无纺布分切成各种生产需要的幅度合适的无纺布,在分切后再将无纺布进行收卷成卷材。[0003]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609014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分切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前部下端设置刀架导轨,刀架导轨上固定若干个分切刀,在机架下部设置下同步轮,下同步轮位于分切刀下侧,机架上部设置上同步轮,在机架中部设置压辊,压辊位于上同步轮下部,在机架后部的侧壁上端设置导布辊固定架,在导布辊固定架上设置导布辊。[000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从导布辊上送料,经由上同步轮和压辊之间出料,经分切刀分条后从下同步轮底部送出加工好的无纺布。但是,由于分切刀的位置不可调整,当需要分切不同宽度的无纺布时,需要重新更换切刀,不能直接进行分切刀宽度调节,这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布用分切装置,利用可移动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对无纺布进行分切,便于调节无纺布的分切宽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7]一种无纺布用分切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部、分切部以及收卷部,所述上料部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辊,所述上料辊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料筒;所述分切部包括设置于机架中部位置的上刀架以及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位于上刀架下方的下刀轴,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下刀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下刀轴上套设有若干个沿下刀轴的轴线方向呈间隔分布的底刀,所述上刀架的两端均设有平移刀组,所述平移刀组包括设置于上刀架上的底座以及用于驱动底座滑移的滑移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所述收卷部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下收卷辊以及间隔设置于下收卷辊上侧的上收卷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下收卷辊和上收卷辊同步转动的传动组件。[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辊用于支撑料筒,滑移件驱动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的移动从而调节无纺布分切的宽度,传动组件驱动上收卷辊和下收卷辊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分切后的无纺布的收卷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快速的调节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的位置,从而得到不同宽度的无纺布需求,减少设备成本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件为滑移气缸,所述滑移气缸的活塞杆与底座固接,所述第一分切刀固定设置于底座远离滑移气缸一侧,所述第二分切刀沿上刀架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分切刀运动的驱动组件。[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气缸活塞杆的伸缩驱动底座的往复运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分切刀的往复运动,从而调节第二分切刀与第一分切刀的位置,方便调节位置,使得装置能够将无纺布分切呈任意宽度,适用范围更广泛。[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定板以及水平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的丝杆,所述丝杆沿第二分切刀的滑移方向螺纹穿设顶板且其一端与第二分切刀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远离第二分切刀的一端固定有手轮。[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的转动带动丝杆的同步转动,丝杆的转动驱动第二分切刀的往复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分切刀与第一分切刀的位置。[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呈一一对应设置的刀柄,所述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分别设置于相邻刀柄上。[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分切刀或第二分切刀的磨损较大时,可通过拆卸刀柄以更换,便于设备的维护。[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刀架的两端均铰接有翻转气缸,两所述翻转气缸远离上刀架的一侧均铰接设置于机架上。[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气缸活塞杆的伸缩驱动上刀架的上下运动,从而使得上刀架与下刀轴之间形成较大间距,方便无纺布的上料。[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部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机架宽度方向两侧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靠近机架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上料辊的上料凹槽,所述上料辊的两端均同轴连接上料轴承,所述上料辊的与上料轴承的内轴同轴固定,所述放置架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上料轴承的外壁抵接。[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料辊限制在上料凹槽内时,操作者将限位螺栓朝向上料轴承的外侧拧动,直至限位螺栓与上料轴承的外侧相抵触,限位螺栓的设置使得上料轴承的位置被限制住,增加上料辊与上料凹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00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宽度方向两侧均铰接有转动气缸,两所述转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放置架铰接,所述放置架远离上料凹槽一侧成型有限位凸部。[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会带动上料辊在放置架上的往复转动,通过转动气缸带动上料辊运动至上料凹槽中。同时,限位凸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上料辊在运动的过程中从放置架上滑落到地上的可能性,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00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辊与上刀架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水平转动架设于机架上的上滚筒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上滚筒下侧的下滚筒。[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从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的间隙传动,保证无纺布平整的进入到分切部,不会发生上下跳动,保证分切的平稳性。[00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收卷辊的上侧设有平辊和定辊,所述平辊上转动设置有多个呈间隔分布的张力架,所述张力架上转动设置有张力辊,所述张力架上铰接有张力气缸,所述张力气缸远离张力架的一侧与定辊铰接连接。[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力气缸驱动张力架的上下翻转,使各张紧辊分别控制上收卷辊上的各收卷张力,便于调节。[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0026](1)通过滑移件驱动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的移动从而调节无纺布分切的宽度,通过上料辊用于支撑料筒并起到上料的作用,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上收卷辊和下收卷辊的同步转动将分切后的无纺布进行收卷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便于操作者根据伸长需要对第一分切刀和第二分切刀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操作人员将无纺布分切成不同的宽度从而满足生产的需要。[0027](2)通过转动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会带动上料辊在放置架上的往复运动,通过上料凹槽限定上料辊的位置,通过限位凸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上料辊在运动的过程中从放置架上滑落到地上的可能性,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0028](3)通过手轮的转动驱动第二分切刀的往复运动,便于调节第二分切刀与第一分切刀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将无纺布分切成不同的宽度。附图说明[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轴测示意图;[003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分切部的轴测示意图;[0031]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驱动组件;[003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上料部的轴测示意图;[003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收卷部的轴测示意图。[0034]附图标记:1、机架;2、放置架;3、转动气缸;4、上料辊;5、料筒;6、下刀轴;7、底刀;8、上刀架;9、平移刀组;91、底座;92、第一分切刀;93、第二分切刀;94、滑移气缸;95、驱动组件;951、定板;952、丝杆;953、滑块;954、手轮;10、上料轴承;11、上料凹槽;12、限位螺栓;13、限位凸部;14、限位组件;141、上滚筒;142、下滚筒;15、翻转气缸;16、第一电机;17、刀柄;18、下收卷辊;19、上收卷辊;20、第二电机;21、平辊;22、定辊;23、张力架;24、张力辊;25、张力气缸。具体实施方式[00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0036]参见附图1,一种无纺布用分切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部,分切部和收卷部,上料部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设置于机架1宽度方向两侧的放置架2以及两个分别用于驱动放置架2转动的转动气缸3。转动气缸3铰接设置于机架1上,转动气缸3的活塞杆与放置架2铰接连接。放置架2上放置有上料辊4,上料辊4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料筒5。[0037]结合附图2,分切部包括设置于机架1中部位置的下刀轴6以及用于驱动下刀轴6转动的驱动件,下刀轴6上套设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底刀7。下刀轴6上方设有上刀架8,上刀架8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上刀架8远离机架1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平移刀组9,平移刀组9包括底座91以及设置于底座91上的第一分切刀92和第二分切刀93,底座91通过沿上刀架8轴线方向延伸的滑槽滑动设置于上刀架8上,上刀架8上设有两组分别用于驱动两底座91滑移的滑移件;工作中,滑移件驱动底座91的运动带动第一分切刀92和第二分切刀93的移动,从而调节无纺布需要分切的宽度,提高工作效率。[0038]参见图1和图4,上料辊4的两端均可拆卸的固定有上料轴承10,放置架2靠近机架1一侧开设有用于限制上料辊4的上料凹槽11。放置架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2,限位螺栓12的端部延伸到上料凹槽11内。放置架2远离上料凹槽11一侧成型有限位凸部13;工作中,上料辊4放置于放置架2上,转动气缸3活塞杆的伸缩驱动放置架2转动,上料辊4滑入上料凹槽11内。调节限位螺栓12,使得限位螺栓12与相邻的上料轴承10外壁抵接,从而限定上料辊4的位置。[0039]上料辊4与分切部之间设有限位组件14,限位组件14包括水平架设于机架1上呈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滚筒141和下滚筒142,上滚筒141和下滚筒142均转动架设于机架1上,且上滚筒141与下滚筒142之间形成有供无纺布通过的间隙;工作中,上滚筒141与下滚筒142配合,可以对无纺布起到限位作用。[0040]参见附图2,机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翻转气缸15,两翻转气缸15的活塞杆分别与上刀架8长度方向的两侧铰接连接;翻转气缸15活塞杆的上下运动会带动上刀架8的上下移动。[0041]驱动件为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下刀轴6的一端同轴固定。底座91上设有四个呈可拆卸的刀柄17,各第一分切刀92和各第二分切刀9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刀柄17上;当第一分切刀92或第二分切刀93磨损较大时,通过拆卸刀柄17进行更换,便于设备的维护。[0042]结合附图3,滑移件为滑移气缸94,两滑移气缸94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上刀架8的两端,两滑移气缸94的活塞杆分别与两底座91固定连接。第一分切刀92固定设置于两底座91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二分切刀93沿上刀架8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91上,底座91上设有两组分别用于驱动两第二分切刀93滑移的驱动组件95。[0043]驱动组件95包括定板951以及丝杆952,其中,定板951固定设置于底座91靠近滑移气缸94一侧。第二分切刀93下方设有滑块953,与滑块953相邻的刀柄17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滑块953上。丝杆952水平转动架设于底座91上且沿第二分切刀93的滑移方向螺纹穿设定板951且其一端与滑块953转动连接,丝杆952远离滑块953的一端同轴固定有手轮954;工作人员转动手轮954驱动丝杆952的同步转动,在丝杆952的转动下第二分切刀93往复移动。[0044]参见图1和图5,收卷部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下收卷辊18,下收卷辊18的上方转动设置有上收卷辊19,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上收卷辊19和下收卷辊18同步转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通过皮带轮分别与上收卷辊19和下收卷辊18传动连接;故第二电机20输出轴的转动会带动上收卷辊19和下收卷辊18的同步转动。[0045]机架1上固定有平辊21以及设置于平辊21下侧的定辊22,平辊21设置于上收卷辊19的上方。平辊21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两个沿平辊21的轴线方向呈间隔分布的张力架23,张力架23远离平辊21一侧转动连接有张力辊24。定辊22上铰接有两个与张力架23呈一一对应设置的张力气缸25,张力气缸25远离定辊22一侧与相邻的张力架23铰接连接;各张力气缸25的活塞杆的伸缩驱动张力架23的上下翻转,便于调节张力辊24与上收卷辊19之间的距离,从而单独控制各收卷部分的无纺布的张力大小。[004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操作人员将料筒5套设于上料辊4上,并将上料辊4放置于放置架2上,随后转动气缸3活塞杆伸长带动放置架2转动使得上料辊4滚动至上料凹槽11中,操作人员通过拧紧限位螺栓12使得上料轴承10被限制在上料凹槽11中。紧接着,翻转气缸15活塞杆的缩短带动上刀架8的向上抬起,从而使得上刀架8与下刀轴6之间形成较大间隙,此时,通过人工将无纺布从间隙中穿过。操作人员转动手轮954调节第二分切刀93与第一分切刀92的相对距离,滑移气缸94活塞杆的伸缩驱动底座91在上刀架8上运动,带动第一分切刀92和第二分切刀93运动至指定位置。随后,翻转气缸15活塞杆的伸长带动上刀架8的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分切刀92和第二分切刀93与无纺布抵紧,第一电机16驱动下刀轴6的转动,从而实现无纺布的切割。第二电机20驱动上收卷辊19和下收卷辊18的转动,实现无纺布的收卷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便于操作者根据伸长需要对第一分切刀92和第二分切刀93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操作人员将无纺布分切成不同的宽度从而满足生产的需要。[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布于 2023-01-07 02:2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li2121li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