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真空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db7382
db7382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4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传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印刷机真空传送装置。背景技术:[0002]真空传送装置需要固定在印刷机的主机架上,但是输送机构的一端需要固定带轮等传动部件,不方便将输送机构与主机架进行固定,因此需要改进。技术实现要素:[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真空传送装置,具有单独设置的连接机构,便于与印刷机的主机架进行连接固定,也方便安装其他的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4]一种印刷机真空传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抽风机构,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在输送机构和抽风机构之间并连接输送机构和抽风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部设有风腔,所述风腔的进风端与输送机构的出风端连接,所述风腔的出风端与抽风机构的进风端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形成与印刷机主体固定的固定端。[000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抽风机构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输送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两间隔设置的侧封板以及两间隔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形成所述固定端。[0006]进一步的,所述风腔包括第一风腔,所述第一风腔包括设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出风口和设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进风口,所述输送机构的出风端通过第一风腔与抽风机构的进风端相连通。[0007]进一步的,所述风腔还包括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第二风腔包括设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二出风口和设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风腔通过第二进风口与输送机构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第一封板。[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分别设有第二封板。[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侧封板之间设有加强筋。[0010]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若干输送轴和安装在框架上的压印轴,所述框架包括围板组件和输送板,所述围板组件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固定,所述输送板设在围板组件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围板组件、第二连接板以及输送板之间形成负压风腔,所述输送轴上设有若干输送滚轮,所述输送滚轮和压印轴凸出到输送板的外侧,所述输送板对应输送滚轮和压印轴设有避让孔。[0011]进一步的,所述围板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检修门。[0012]进一步的,所述压印轴和输送轴的一端伸出到围板组件的外侧并分别连接有带轮,各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传动并使得压印轴和输送轴同步旋转。[0013]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风腔内设有若干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风门。[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抽风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设置连接机构,一方面,能够将抽风机构和输送机构相互连接且各自之间的风路相通,保证在抽风机构的作用下,输送机构内部能形成负压并吸附纸板;[0015]其次,连接机构的两端可以与印刷机的主机架固定,进而将整个真空传送装置安装在主机架上,固定方便,结构合理。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一。[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二。[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0020]如图1-3所示,一种印刷机真空传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抽风机构2以及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设在输送机构1和抽风机构2之间并连接输送机构1和抽风机构2,连接机构3内部设有风腔,风腔的进风端与输送机构1的出风端连接,风腔的出风端与抽风机构2的进风端连接,连接机构3的两端分别形成与印刷机主体固定的固定端。[0021]具体结构如下:[0022]连接机构3包括与抽风机构2连接的第一连接板5、与输送机构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6、两间隔设置的侧封板7以及两间隔设置的固定板8,固定板8形成固定端,固定板8上设有若干固定孔位9,用于与印刷机的主机架或者其他设备进行固定。[0023]风腔包括第一风腔10和第二风腔11,第一风腔10和第二风腔11通过第一隔板12隔开,第一风腔10包括设在第一连接板5上的第一出风口和设在第二连接板6上的第一进风口13,输送机构1的出风端通过第一风腔10与抽风机构2的进风端相连通,抽风机构2对应于第一出风口处设有风机14。第二风腔11包括设在第一连接板5上的第二出风口和设在第二连接板6上的第二进风口15,第二风腔11通过第二进风口15与输送机构1的出风端连通,第二出风口处设有第一封板16,第一进风口13和第二进风口15处分别设有第二封板。为提高强度,第二连接板6与侧封板7之间设有加强筋17。[0024]输送机构1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若干输送轴18和安装在框架上的压印轴19,框架包括围板组件20和输送板21,围板组件20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6固定,输送板21设在围板组件20远离第二连接板6的一侧,围板组件20、第二连接板6以及输送板21之间形成负压风腔,负压风腔内设有若干第二隔板22,第二隔板22上设有风门23。[0025]输送轴18上设有若干输送滚轮24,输送滚轮24和压印轴19凸出到输送板21的外侧,输送板21对应输送滚轮24和压印轴19设有避让孔25。压印轴19和输送轴18的一端伸出到围板组件20的外侧并分别连接有带轮26,各带轮26之间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出)进行传动并使得压印轴19和输送轴18同步旋转,相邻两带轮26之间还设有张紧带轮27,能够对皮带进行张紧。围板组件20的两侧分别设有检修门28,方便对输送机构1的内部零部件进行检修。[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抽风机构2和输送机构1之间设置连接机构3,一方面,能够将抽风机构2和输送机构1相互连接且各自之间的风路相通,保证在抽风机构2的作用下,输送机构1内部能形成负压并吸附纸板;[0027]其次,连接机构3的两端可以与印刷机的主机架固定,进而将整个真空传送装置安装在主机架上,固定方便,结构合理。[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发布于 2023-01-07 02:4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db7382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