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liushahe
liushahe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2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温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背景技术:[0002]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后来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模温机一般分水温机和油温机,模温机管路是模温机内部供水和油流通的管路。[0003]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技术实现要素:[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具备调温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浪费的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板体的正面且位于水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抽水端与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板体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水泵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内腔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的表面且位于制冷箱的内腔套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侧与制冷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制冷管的顶部贯穿制冷箱与第一水泵的排水端连通,所述制冷管的底部贯穿制冷箱并连通有管体,所述板体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箱,所述管体的底部与调节箱的底部连通。[0006]优选的,所述水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管道,且管道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腔填充有滤芯,所述过滤筒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0007]优选的,所述水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与第二水泵的排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抽水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部贯穿调节箱并延伸至调节箱内腔的底部与调节箱连通。[0008]优选的,所述制冷箱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调节箱并延伸至调节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搅拌叶。[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调节箱的右侧且位于外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固定安装有导热杆,且导热杆的一端贯穿制冷箱并延伸至调节箱的内腔。[0010]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隔板呈交叉状设置,所述隔板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板体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板体、水箱、第一水泵、制冷箱、制冷管、隔板、管体和调节箱的设置,达到了调温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浪费的问题。[00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筒和滤芯,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注入过滤筒内,通过滤芯对冷却水进行过滤,使冷却水保持纯净,防止冷却水流通过地方生产水垢,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过第二连接管将调节箱内制冷后的冷却抽取至第一连接管内,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水箱内,从而达到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目的,通过设置电机和搅拌叶,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对冷却液进行搅动,使冷却液的热量均匀扩散,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效率。[00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和半导体制冷器,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通过制冷杆对调节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外壳用于对半导体制冷器进行保护,外壳的右侧开设有气孔,气孔将外壳与外界连通,用于将半导体制冷器产生的热量向外界散发,通过设置隔板和通孔,油液进入制冷箱内后通过隔板被分离,再通过通孔逐渐向制冷箱内腔的下方流淌,制冷管与油液充分接触,通过设置底板,底板用于对板体和调节箱进行支撑。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1、板体;2、水箱;3、第一水泵;4、制冷箱;5、制冷管;6、隔板;7、管体;8、调节箱;9、过滤筒;10、滤芯;11、密封盖;12、第二水泵;13、电机;14、转轴;15、搅拌叶;16、外壳;17、半导体制冷器; 18、通孔;19、底板;20、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2]请参阅图1-4,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包括板体1,板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2,板体1的正面且位于水箱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3,第一水泵3的抽水端与水箱2的底部连通,板体1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水泵3 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制冷箱4,制冷箱4的内腔设置有制冷管5,制冷管5的表面且位于制冷箱4的内腔套接有隔板6,隔板6的外侧与制冷箱4的内壁固定安装,制冷管5的顶部贯穿制冷箱4与第一水泵3的排水端连通,制冷管5 的底部贯穿制冷箱4并连通有管体7,板体1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箱8,管体7的底部与调节箱8的底部连通,通过板体1、水箱2、第一水泵3、制冷箱4、制冷管5、隔板6、管体7和调节箱8的设置,达到了调温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浪费的问题。[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水箱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管道,且管道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筒9,过滤筒9的内腔填充有滤芯10,过滤筒9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1,过滤筒9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通过设置过滤筒9和滤芯10,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注入过滤筒9内,通过滤芯10对冷却水进行过滤,使冷却水保持纯净,防止冷却水流通过地方生产水垢。[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水箱2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0,第一连接管20底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水泵12,第一连接管20的底部与第二水泵12 的排水端连通,第二水泵12的抽水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1 的底部贯穿调节箱8并延伸至调节箱8内腔的底部与调节箱8连通,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水泵12,第二水泵12通过第二连接管21将调节箱8内制冷后的冷却抽取至第一连接管20 内,通过第一连接管20进入水箱2内,从而达到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目的。[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制冷箱4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 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的底部贯穿调节箱8并延伸至调节箱8 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5,通过设置电机13和搅拌叶15,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带动转轴14转动,转轴14带动搅拌叶15 转动,搅拌叶15对冷却液进行搅动,使冷却液的热量均匀扩散,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器17的制冷效率。[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调节箱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外壳16,调节箱8的右侧且位于外壳1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17,半导体制冷器17的制冷端固定安装有导热杆,且导热杆的一端贯穿制冷箱4并延伸至调节箱8 的内腔,通过设置外壳16和半导体制冷器17,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半导体制冷器17,半导体制冷器17的制冷端通过制冷杆对调节箱8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外壳16用于对半导体制冷器17进行保护,外壳16的右侧开设有气孔,气孔将外壳16与外界连通,用于将半导体制冷器17产生的热量向外界散发。[00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隔板6的数量为多个,隔板6呈交叉状设置,隔板6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8,通过设置隔板6和通孔18,油液进入制冷箱 4内后通过隔板6被分离,再通过通孔18逐渐向制冷箱4内腔的下方流淌,制冷管5与油液充分接触。[002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调节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9,板体1的底部与底板19的顶部固定安装,通过设置底板19,底板19用于对板体1和调节箱8进行支撑。[0029]工作原理:制冷箱4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油管,制冷箱4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油管,油液通过进油管进入制冷箱4内,在油温过热需要降温时,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注入过滤筒9内,通过滤芯10对冷却水进行过滤,使冷却水保持纯净,防止冷却水流通过地方生产水垢,冷却水通过管道进入水箱2 内,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一水泵3,第一水泵3将冷却水抽取至制冷箱4内的制冷管5内,油液进入制冷箱4内后通过隔板6被分离,再通过通孔18逐渐向制冷箱4内腔的下方流淌,制冷管5与油液充分接触,通过冷却水对油液的温度进行吸收,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降温后的油液通过排油管流出,冷却液通过管体7进入调节箱8内,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半导体制冷器17,半导体制冷器17的制冷端通过制冷杆对调节箱8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带动转轴14转动,转轴14带动搅拌叶15转动,搅拌叶15对冷却液进行搅动,使冷却液的热量均匀扩散,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器17的制冷效率,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水泵12,第二水泵12通过第二连接管21将调节箱8内制冷后的冷却抽取至第一连接管20内,通过第一连接管20进入水箱2内,从而达到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目的。[0030]本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该装置通过外置电源进行供电。[0031]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00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发布于 2023-01-07 03:5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liushahe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