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原理的管理弹性的表现形式
局部弹性是指管理环节上所保持的可调节性。具体表现为:在确定目标时,各子系统目标任务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在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允许下级管理人员在许可的范围内自行调整3在制订计划时,在确保总目标计划实现的前提下,应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使用,而且要有备用的机动计划;在人员使用上,要有可调节性,在力量配备上要形成梯队;在经费使用上要留有可供调节的机动经费;在物资使用上,必须有一定的贮备;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必要的机动时间。
(二)整体弹性整体弹性是指对各个层次的管理系统都应具有适应情况变化的应变能力。整体弹性对任何一级管理系统和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是必要的。对一个管理系统来说,提高整体弹性应从三方面努力:①建立具有较大弹性的知识结构,也即建立纵横交叉的三维知识结构,才能有较强的应变能力;②保持有较大弹性的知识技术水平,只有知识技术水平提高,才能建立起应变的知识结构;③建立有弹性的组织结构,不论是技术队伍,还是管理队伍,都应有几个梯队,以适应多变的情况。
(三)积极弹性积极弹性是指根据管理的需要,保持适当的可调节性。因此,在管理中要“多一手”,多一个保险措施,有备无患,以防不测。
(四)消极弹性消极弹性是指超过了管理的需要,宽打窄用,或压低任务、指标。其出发点也是“留一手”,但它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因此在管理中要防止和克服消极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