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原理的 管理的弹性原则和管理弹性分析
在对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不确定性给予事先考虑并对发展变化的诸种可能性及其概率分布,作较充分认识、推断的基础上,在制定目标、计划、策略等方面,相适应地留有余地,有所准备,以增强组织系统的可靠性和管理对未来态势的应变能力,这就是管理的弹性原则。
弹性,一般指物体在外界力的作用下,能作出反应并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与特性。这种特性必须是一方面能够有所变化(例如弹簧通过伸缩变形),而另一方面又能不被破坏(如伸缩后的弹簧,仍然是原来的弹簧,一旦外力撤走即恢复自身原本面目)。对于现代组织系统而言,弹性就表现为能够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能动的反应并最终达成有效目标的能力。一遇到麻烦就马上降低要求甚至放弃目标,那是一种不可逆的“塑性变形”而决不是什么“弹性适应”。组织系统的弹性却必须通过富有弹性的管理来实现,所以我们称之为“管理弹性”。
根据产生弹性的主体,可将管理弹性分为局部弹性和整体弹性。局部弹性指的是局部自身的应变能力,主要表现在某部门在变化中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完成自身局部任务的能力。整体弹性指整个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应变、适应能力。局部弹性,尤其是关键环节的弹性,是系统整体弹性的基础,但正如系统理论指出的,整体弹性具有整体“新质”,并非全部局部弹性的机械相加。
卓有成效的管理追求的是积极弹性,它是在对变化的未来作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留有灵活余地。积极弹性也就是“多一手”或“多几手”,组织系统应当备有多种方案和预防措施,它的目的在于一旦态势有重大变故,能够不乱方寸、有备无患地做出灵活的应变反应,从而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消极弹性则是降低可能实现的目标,做什么都“留一手”,闲置部分资源,准备用不图上进或巨大浪费为代价,来增强所谓的“弹性”。例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和风险因素,多准备几套备用方案,不要等到真的发生不利的局面时企业措手不及,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失去经营活动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