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重组与业务流程重组的关系
IPR理论是在BPR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作为一种独立的思想与方法,IPR理论又有其独特的一面。IPR不但吸收了信息思维、信息集成中的一些思想观点,作为一种超越具体操作层的管理思想,IPR理论还借鉴了战略管理的诸多方法,特别是战略信息管理的一些思想。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1)IPR是对BPR的抽象与深化
IPR对BPR的抽象与深化是通过信息思维来体现的。信息思维以信息论为基础,认为可以打破传统上建立在物质和能量转换基础之上的认知思维模式,而应从某事物实在运动过程中外化出来的显示着某种信息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也说过:信息就是信息,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且信息是实物运动外化出来的物质存在状态,有它的独特性。基于这种认识,可以把企业视为一个有机体,认为企业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其中信息的传递与加工构成其一切行为的基础。因而,采用信息方法研究组织系统运动或控制的过程,把不同质要素在运动过程中所外化的信息流作为考查对象,这种信息方法既不割裂系统的内在联系,也不是机械地简单综合,而是直接从整体出发用联系的转化的观点综合系统的过程。由于不同事物运动状态表现出来的“信息流”的同质性,将使有关组织和谐研究的可行性大大增加。
因而,可以看出,IPR正是借鉴信息思维的基本思想,将BPR的对象都当作是信息的本体,流程的输入与输出内容都当作是信息的运动。并通过合并与简化,进一步将业务流程分解为信息流与物流两个要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又将BPR分为两个层面,信息层面与业务层面,而IPR研究的就是信息层面上的BPR。所以,从整个IPR理论的发展演绎过程来看,IPR就是对BPR的一种抽象与深化。
(2)IPR是BPR的前期规划阶段从集成的观点来看,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系统集成被认为是企业集成中的三个步骤,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几个环节。IPR作为BPR的前期规划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IPR即为信息集成的一种尝试。IPR工作结束后,也就进入过程集成阶段,即具体的BPR实施过程。所以,BPR的全过程既包含信息集成过程,又包含过程集成过程,而且信息集成又对过程集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待成功实施BPR后,企业信息化工程就进入E即实施阶段,即为系统集成。如下图所示,业务流程重组前四个阶段的工作可以看作是信息流重组过程。如在计划和启动阶段,进行核心信息流的识别;在调查研究阶段,进行流程的诊断;在设计阶段,进行信息流的重新组织。这几个过程都是信息流重组的研究内容,而且还能对后期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只有在完成信息流重组工作后,才能顺利进入具体的业务流程重组阶段。由此看来,IPR是BPR的一个前期规划阶段。
(3)IPR是BPR的核心
IPR在BPR中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流程与具体的业务流程存在映射关系,IPR工作对于BPR的整个过程起到规划指导作用,IPR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整个BPR工作的成败。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流程不但与业务流程更加融为一体,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流程。IPR与BPR的重组对象越来越趋于统一,甚至部分BPR过程成为纯粹的IPR过程。此时,IPR的核心作用就更加明显。
IPR与BPR的关系也体现在IPR的功能上。BPR被称作是管理理论的一次革命,无论是H~er最初提倡的根本性彻底改造,还是Daven Port等主张的渐进模式,BPR都会对企业的现有流程特别是核心流程作出巨大的改动。一旦BPR仓促启动,BPR此时就成了企业正常工作的干扰力量。企业犹如人体一样会对外界“扰动”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如果重组工作出了差错,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行。因而,在BPR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的同时,这种变革的背后也蕴含着高风险。
IPR作为BPR的一个前期规划阶段,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是信息层面上的重组,通过规划以及对模型的模拟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实施BPR中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风险。另外,IPR主要以信息流程作为研究对象,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BPR,它的成本与实体流程重组成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护R能较为方便地确定重组对象,大大提高BPR的针对性,简化BPR中的诸多环节,缩短BPR的整体时间,加快重组速度。正R通过构建重组模型,再借助信息技术对模型进行模拟实施,如通过计算机仿真或其它策略,发现问题,然后在模拟实验中解决问题。当信息流重组工作完成后,再以此指导具体的BPR,就有利于降低BPR的成本,有效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