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标签数据——用户偏好兴趣类标签,如何计算?

紫绫
紫绫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5 浏览

用户标签数据——用户偏好兴趣类标签,如何计算?

“ 用户偏好类标签,是标签应用比较广泛的标签之一。”

关于标签画像,也分享过比较多的内容了。之前都是集中在外围,今天针对标签的具体计算逻辑进行一些分享。本期分享一下“用户兴趣偏好”标签的计算方法。

01 什么是兴趣偏好类标签

首先,什么是兴趣偏好呢?

其实从字面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以电商为例,就是某个用户对某个对象(这里的对象可以是商品、可以是品类等)是否有喜好。

官方一点的定义:圈定某兴趣涉及的对象,根据消费者与该兴趣对象的互动情况,判断消费者对某一兴趣的爱好程度。

举个例子,想看看用户对于“体育运动”类目是不是有偏好。

有朋友会问,这标签计算不是太容易了么,直接把这个用户历史上所有的购买记录,拿出来,分类目统计一下不同类目的成交情况,看看体育运动类目的成交多不多,不就完了。

逻辑是没问题,但是忽略了很多场景:比如用户天天浏览体育运动相关的类目,但成交量不大,是不是也说明对该类目有偏好呢?而这种偏好的计算,往往比成交的偏好更有营销价值,也更全面。

那如何进行兴趣偏好标签的计算呢?

02 兴趣偏好标签的计算

先看计算逻辑总体概览,主要分为了三部分:互动行为、互动深度、权重。我们这里的兴趣偏好,以用户偏好哪个一级品类为例,进行展开。

(1)互动行为

这部分是确定有哪些用户行为要纳入到兴趣标签的计算中。

通常在电商中,使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浏览、加购、下单。有这些行为,往往反映出用户对该品类有较强的兴趣。

另外,搜索行为也是很能反映用户偏好的,但由于搜索词涉及大量NLP的内容,在做标签的计算中,比较耗时费力,在精度要求没有那么高的时候,可以先不考虑搜索行为。

(2)互动深度

所谓的互动深度,指的是用户在每种互动行为下,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可以衡量用户行为的深度情况。

不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用户只是对某个类目下的某个商品有超强偏好,但是最终计算结果却是该用户对整个类目都有兴趣。用互动深度,能降低异常情况带来的影响。

我们这里举的例子,使用了三个指标来反映用户的行为深度:设计三级类目数、涉及sku数、购买件数。

(3)权重设置

权重部分很重要。这是为了将不同行为对最终结果的贡献,进行合理差异化。

也比较容易理解,肯定是下单说明用户更感兴趣嘛,毕竟能真掏钱的才是真爱。所以在权重大小上,也是下单>加购>浏览。

关于如何设置权重,后面有机会再分享。

(4)综合得分

最后就是根据行为、深度、以及权重,综合计算偏好得分了。

通常,计算之前会对数据进行一些标准化的处理,避免量纲对结果的影响。

基于得分,进行阈值的划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偏好程度。

以上是关于人群兴趣偏好标签的分享。关于其他类型标签的计算,敬请期待

-END-

发布于 2023-01-14 01:5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紫绫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