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点子、想法,如何判断是否有商业价值?
今天我们聊聊创意与商业价值的关系。
有些创意,纯属个人兴趣,与商业价值无关,比如这种。
但绝大多数创意,还是希望有商业价值的,要是能明码标价就更好了。
那么,该如何分析创意的价值呢?
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又会有多大的价值。
就来聊聊这个。
1.
先思考下,商业价值从哪里来?
刘润曾经这样说过,商业价值就是能让消费者获益,获益的方法可分为两种:
创造价值 传递价值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饭店,厨房是在创造价值,而大厅是在传递价值,这是前店后厂的模式。
再比如说水果,果农是在创造价值,水果店是在传递价值,这是明确分工的模式。
那么,我们就用这个思路来分析一个创意是否具有商业价值。
(以下案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说明我没听过。)
创意1:会唱歌的床垫
床垫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唱歌,辗转反侧就播放安眠曲、剧烈运动就播放进行曲。
这个创意具有创造价值,让床垫变得更有意思,有可能被小众人群爱上,或者成为特色宾馆的宣传点。
创意2:一键召唤大V
登录平台,就能一键预约有时间的大V前来参加你的活动,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这个创意具有传递价值,让邀请大V这件事,变得更透明、更高效。
创意3:能放电影的自行车
自行车前面加上一块显示屏,通过蓝牙能播放手机里的电影,边骑车边看电影,路上再也不无聊。
这个创意就属于无商业价值的类型,虽然创造了一个新产品,但是没有受众。
通过以上3个例子,我们初步理解了创造价值与传递价值。
接下来,继续深入,看真正的产品是如何打造商业价值的。
2.
我画了一张商业价值图。
横轴是传递价值,纵轴是创造价值。
以淘宝为例:
淘宝,对于买家来说,传递价值很高,因为能便捷地买到海量产品,提高了购买效率。 淘宝,对于卖家来说,创造价值很高,因为能够马上拥有一家店铺,还能做大数据分析。再比如苹果:
苹果手机属于创造价值,苹果软件商店则属于传递价值。
……
通过这样一张商业价值图,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分析,产品或创意是否存在商业价值了。
传递价值是高还是低。 创造价值是高还是低。你也可以将你的创意,用商业价值图梳理下。
3.
分析出创意的价值类型之后,我们再来看下能否进一步提高价值。
如何才能让商业价值最大化呢?
对于这两种类型,方法是不同的。
第一种,创造价值型:要获得市场定价权
比如苹果手机、大疆无人机。
努力打造难以复制的创新产品,并拥有市场定价权,就能获得最高的商业价值。
第二种,传递价值型:要提高传递效率
比如今日头条、微博、知乎,用不同的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
传递效率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提高:
速度更快。比如京东自建物流来提高快递速度。 数量更多。比如天猫超市的sku远大于传统超市。 受众更广。比如今日头条可以把新手作者的文章推荐给百万读者,只要踩准标签。 体验更好。比如支付宝比现金更方便。 层级更少。比如小米手机,主要通过官方渠道销售,基本不走经销商渠道。4.
聊到这里,都是在说产品创意。
难道只有产品创意,才能分析出商业价值吗?
其实,营销创意也可以这样分析。
我选取了几个广为人知的营销案例,画了一张新的商业价值图。
以“4小时逃离北上广”为例。
这是新世相为航班管家策划的活动。
为什么说它传递价值高,创造价值低呢?
传递价值高,因为活动新颖又吸睛、简单且刺激,能形成自传播,提高了传播效率。 创造价值低,因为相对于活动的高曝光度,航班管家获得的品牌知名度、APP下载量,都没有突出表现。但是对于新世相来说,这场活动就具有很高的创造价值,因为它让新世相的知名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说完这个案例,不知你发现没有,并非只有让消费者获益的创意,才有商业价值。
能让企业自身获益的,同样有商业价值。
就像“4小时逃离北上广”这个案例一样,让新世相的知名度提高了,就是具有商业价值。
再举个更通俗的例子,公司内部举办了一场非常新颖有趣的团建活动,让团队凝聚力更强了。
这场活动,同样可以视为有商业价值。
那么,对企业而言,有哪些常见的价值场景呢?
可以分为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
有形价值:企业资产、销售额、APP下载量、公司估值、销售渠道等。 无形价值:品牌形象、企业信誉、团队能力、商业信息等。而且,不管是有形价值,还是无形价值,都同样可以从创造、传递两个方面来分析,不信你试试。
5.
天赋是少数人的,但套路是所有人的。——康熙师爷
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如何判断一个创意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呢?
可以这样分析:
对用户而言,对自己而言,有没有创造价值、有没有传递价值。
如何能让商业价值最大化呢?
两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创造价值型:做好产品,拿到市场定价权。 传递价值型:提高效率,降低传递成本。传递效率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提高:
速度更快;数量更多;受众更广;体验更好;层级更少。另外,不仅是产品创意可以这样分析,营销创意也同样适用的。
本文由 @康熙师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