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年,消费增长及品牌营销会有哪些新气象?

这一年,是消费投资遇冷、消费被唱衰的一年;同样是这一年,露营、预制菜等一度被视为“风口”的赛道依然热度不减,有了更为健康的产业生态孕育环境。
这一年,开年是冬奥会,年末是世界杯,前所未有的运动大年拉动了户外消费热,小众户外运动持续出圈;同样是这一年,刘畊宏靠一己之力,给居家健身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这一年,既有的商业形态还在打破边界,远场/近场电商加速整合,社交平台加速视频化/电商化/发力直播电商,线下零售业继续分化会员/折扣店形态,餐饮业发起线上/线下融合转型。
这一年,品牌在线上将更多资源由达播转向自播,投放更注重销售转化;在广告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线下梯媒业却逆势上扬,赢得众多广告主尤其是食品饮料企业的加码投注……
随着疫后放开,2023年有哪些消费增长及营销趋势仍然具确定性?社区营销院将结合Questmobile机构报告,给出一些启发性观点与读者分享。
01.沟通触点碎片化、场景化,决策链路更无序
过去一年,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触点更分散了。 线上注意力更稀释,流量成本更高,来自两方面因素: · 社交平台不满足于分割种草环节的蛋糕,加速变现,用视频化/电商化/直播电商等业务与传统电商/新兴电商同台竞技;· 电商阵营也没闲着,远场/近场电商平台加速整合,天猫推出即时零售业务,京东做起自有零售业务(京东超市&京东百货),视频号开启直播带货,小红书加速视频作品投放/自有商城搭建,抖音除自建商城还用团购券/与饿了么合作做起到店/到家业务,连B站也在加速短视频化……


02.2023年,品牌可以有哪些营销对策?
围绕流量热点,借势而为
一分钱吃酸菜鱼,让罗敏再创业的趣店火了。其抖音战绩不用复盘便足以让人窥见,在抖音把公域投流+私域引流做到极致,可以撬动一个多么可观的消费场。 但是,这种无中生有的流量攫取,毕竟不可持续,更成熟的品牌首先应该学会借势,尤其是在大事件不断的2022年。借势方向上,无论是开年的冬奥会,还是年末的世界杯,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牌曝光机会。 据Questmobile统计,2022年体育营销最积极的行业是食品饮料(33.3%)、服饰箱包(16.3%)、IT电子(8.5%)、家用电器(7.1%),且合作方式大多为广告片(39%)、主题活动(19.9%)、代言营销(8.5%)。
推联名款新品,双向触及各自受众
除了在特定流量时点借势而为,更常规、更高频的品牌联名也在变成惯用操作。从过去一年的品牌联名表现看,除了通过品牌*品牌(54.3%)达到对各自受众的双向触达,现在品牌*形象IP(29.1%)、品牌*内容IP(8.4%)、品牌*渠道(8.2%)的联名也在变得越来越常见。 品牌联名变得更常见,有以下驱动因素: · 年轻消费者更爱联名款,刚推新品如果是联名款,容易无中生有制造热点,例如瑞幸与椰树联名的椰云拿铁,所以品牌联名天然也适合新品节奏更快的食品饮料(25.7%)、美妆护理(13%)、服饰箱包(12.6%)等行业;· 品牌联名可以触达品牌各自受众,更多元的品牌联名形式,本质在延展强大IP的生命力,拓展品牌的丰富内涵,过去一年现象级的包括:必胜客*原神、鸿星尔克与王者荣耀、好利来与哈利波特、喜茶与梦华录等。 据Questmobile统计,以上现象级品牌合作中,对24岁及以下、25-30岁人群的触达比例最低的好利来*哈利波特也有53.2%、23%,好利来已经有二十年开店史,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核心粉丝也是80后及90后为主,这种年代的重叠性会引起高度的情怀杀共鸣。


用直播+推新提升销售转化
过去一年品牌最常说的是,流量更贵,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那么,哪些营销手段能够带来更直观的销售转化,哪些能带来更高曝光?过去一年,能够为品牌带来销售转化的高效营销手段包括直播营销(19.2%)、新品营销(14.6%);能带来更高曝光的高效手段包括体育营销(12.8%)、代言营销(10.1%)、联名营销(8.2%)、主题活动(7.5%)。 销售转化+曝光不可偏废,只有转化没有曝光,容易依赖销售渠道,失去品牌影响力;只有曝光没有转化,品牌没有现金流,生产线很快就会难以为继。 所以,优质的营销策略一定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例如去年5月可口可乐推出首款元宇宙概念产品律动,在推新之际能借元宇宙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