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生活例子:男怕入错行

benny1982
benny1982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19 浏览

晓斌在大学里是学财经专业的,毕业后到了一个地级市的企业当会计,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有一份会计这样的白领工作,他也觉得比较满意。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不太适合这份工作,因为他心不够细,常常会出点小差错,有时一点小误差让他核对了大半天才纠正过来,他感觉做这种工作很累。由于经常出小差错,领导对他的印象也不太好。他感到很委屈,因为他知道自己擅长理论,干会计工作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于是他经常发牢骚,并为自己选错了专业、选错了行而烦恼、悔恨。

晓斌一开始参加工作,就选错了行业,虽然学财经专业的人一般比较适合于做会计工作,但晓斌的个性却不太适合,因为他心不够细。但他知识广博,擅长讲理论,所以,做会计工作对他而言又累又做不好,即选错了行,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是使用了自己的短处。其人力资本的价值不能真正体现出来,造成人力资本和时间资源的浪费,不仅不能给单位和自己带来比较高的效益,心理上也很不舒服。

在职业选择上,一开始就选对职业的人其实并不多,而选错职业的人倒是大有人在。当我们选错了职业时,在工作中会产生许多烦恼。中国有句俗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说明选错行业的烦恼是很大的,这时,自己的人生就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似乎难以自拔。一旦做了错误的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他轻易走不出去。也就是说,由于自己的选择错误,想走出这种惯性也很难,而且,离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越远。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会悔恨不已,就像上面这位晓斌。但是,光是悔恨没有用,过去的事情已经是历史,历史是无法更改的,我们谁也不可能穿越“时光隧道”。当我们选择错了职业时,该怎么办呢?我们应当把它当成是一种沉没成本。就像企业在短期经营中,那些已经支出的固定成本,企业不能去考虑它,或者当它不存在,主要考虑的是可变成本的支出,只要在企业经营中边际收益高于可变成本就可以继续经营,像前几年的彩电降价就是这样,这是一种抢占市场占有率的经营策略。选错了职业也是如此,既然已经选错了,沉没成本已经发生了,就不可能收回来,要弥补这个成本的损失只有靠自己提高现在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争取以后取得更大的利益和成绩。

要充分利用现在的时间,首先就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性地分析一下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认真思考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即目前工作的成本和收益怎么样,自己觉得更适合的其他职业的前景怎么样,自己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适合那种职业,目前的生存问题解决了没有等。如果这时自己还不具备从事另一种职业的条件,就只能暂时忍受一下,培养适合于自己未来职业的能力,在生存问题解决以后,就可及时寻找新的工作。

在人生之路中,沉没成本是一个极其有用的概念。人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处于悔恨当中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经济学提倡的理性思维其实也是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亚当·斯密就说过:幸福不是来自财富本身,而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平静”。杯子破了,没法用了,只能扔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人生也是如此,沉没成本不可能完全避免,总会产生,重要的是要看到未来的市场,只有把握今天,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掌握更加正确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才能创造未来。

经济学课堂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指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它首先由保罗·大卫在1985年提出,后来诺斯将前人有关这方面的思想拓展到社会制度变迁领域。制度变迁如同技术演进一样,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

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下滑,也许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效应。

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指生产一种商品或者采取某种行动给社会带来的成本。科斯认为,社会成本就是私人成本加上交易成本。科尔内则把社会成本定义为“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社会成本包括: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不能直接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企业账面上的外部成本;三是社会的分摊成本;四是反映大量经济现象的人们的意向、满意度和普遍感觉。

当有机会再次选择职业时,应当果断地、毫不犹豫地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

茅于轼先生大学时是学机械专业的,但他后来觉得自己更适合于研究经济学,于是,在大学毕业20多年后,也就是在近50岁时再改学经济学。他大学时学的专业对经济学学习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作为学工科的学生,他的数学肯定比学社会科学的学生要强,而机械设计的理念也对经济学研究大有帮助。而且他在工作和社会中的阅历对于经济学这门社会科学来说更是一种财富。他前20年工作的体会就是,只有把书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它。所以,他在学经济学时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就要高得多。他在学习机械专业中所接触的量的概念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一种真正适用的概念,在他后来经济学的研究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了。而自然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条理化,有助于他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从茅先生的例子知道,假如一个人干错了行,也不可怕,只要乐观地看待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并把这种沉没成本当成一种必要的付出,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重新选择职业,把这些经验教训运用到新的职业中去,让沉没成本成为新职业的垫脚石,成为自己的智慧之源,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或者根本不去考虑这些沉没成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看到自己人生之路的前面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在等着自己去发展。这样,其时间的利用效率自然会相当高。

发布于 2022-07-01 09:3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benny1982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