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逻辑

qffensi
qffensi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1 浏览

 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逻辑

  (一)“义”和“利”的辩证统一: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逻辑起点

  要使企业道德生成资本,使道德与资本统一起来,首先就必须理解道德与资本两者的差异所在。实际上,道德就是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即传统意义上的“义” ,是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资本则侧重于企业自身的利益,即传统意义上的“利” ,是企业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求。因此,道德与资本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义” 与“利” 之间的差异。

  从“义”和“利”的角度看道德与资本的关系,进而认识企业道德资本形成的条件,是把握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逻辑起点的重要思维路径。

  其一,“义”与“利”的统一是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前提。毋庸置疑,企业的活动都具有很强的逐利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本性” 。但社会现实表明,企业追求其利益也是有条件的,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个条件表现为企业常态的逐利行为必须发生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企业与社会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而当一个企业在追求个体利益时还能观照社会,甚至为社会的有序发展牺牲一定的个体利益,这就是“义”与“利”统一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彰显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即讲“义” ,同时这种行为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回应,给企业的发展予以政策、声誉等的回报,企业获得了“利”的回报,形成“义”与“利”的良性互动,这时道德转化为资本的通路变得自然顺畅,道德资本的生成变得顺其自然。

  其二,“义”与“利”的对立是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动力。企业行为的“义” 、“利”统一作为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前提强调了的“义”与“利”即道德与资本相互依赖的一面。其实二者也存在相互对立的一面,这种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具体情形:一是企业讲道德带来不了利益或获利甚微,这时企业看不到道德行为的价值;二是企业讲道德不仅没带来获利,反而利益受损,这时企业认识到讲道德的风险;三是企业以不道德换来收益,企业看到不道德的回报。这是“义”与“利”不平衡的对立的表现,以上情况不管哪种发生,都会让企业在道德面前不作为或少作为,进而导致企业道德的稀缺。企业道德稀缺会带来负面效应甚至是社会危害,但我们也应看到它可能的积极的一面,“企业道德的‘稀缺性’主要是反映企业道德现状与人们对企业的道德要求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可以根据社会各界对企业的道德满意度来确定当企业道德变得非常稀缺,社会各界急切需要企业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时,企业道德就具备了进入市场的条件,就具有转变成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资本的可能性了。” 正是这个意义上,“义”与“利”的对立成为了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动力。

  其三,“义”远远大于“利” :道德资本生成的现实条件。尽管企业道德的“稀缺性”让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具备了可能性,但要使之变成现实的道德资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在力量,其中“义”与“利”的“博弈”即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博弈是其中重要的力量。在“义”与“利”的“博弈”中,通常出现两种较为突出的情况,一是“义”的力量远远大于“利”的力量,在此情况下,“义”的力量很强大,能够对维护“义”的行为给予足够的奖励,对违背“义”的行为给予足够的惩罚。此时,企业只有重视道德投入,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而一旦不履行道德责任,就将受到社会强有力的制裁。二是“利”的力量远远大于“义”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利”的力量很强大,社会无力对维护“义”的行为给予足够的奖励,也无力对违背“义”的行为给予足够的惩罚,此时,社会的道德要求成为了一种摆设,企业重视道德投入与否都不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企业是现实的,赢利是其最大目的,在第一种情况下,它会选择履行道德。因此,从总体上看,当“义”远远超过“利”的时候,企业就会选择履行道德要求,这时,道德对企业来说就变成了一种资本,因为道德比不道德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这就是道德资本的生成逻辑。当“义”远远超过“利”时,是道德资本的切入点、生长点。

  (二)系统观下的生成模式: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逻辑展开

  实从系统论的视角考察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还可以从企业创始人、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企业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中进行考察。

  具体来看:

  (1)企业创始人是企业道德资本的奠基者,他们在企业建立之初就对企业有着基本的定位,而这个定位往往也包含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创始人对自己创办的企业是什么? 在社会中处于哪个方位等有个明确判断,并以此形成企业立足的坐标,这个坐标的参数中就有企业道德资本具体体现的方面。同时,创始人赋予企业的精神品质也是企业道德资本的重要来源。

  (2)企业管理者是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具体执行者和直接推动者。管理者通过对道德资本理念的具体化,来使道德资本变得可操作,并通过具体工作推进道德资本在员工中发生作用,在产品上得以体现,在社会评价中接受检验。

  (3)企业员工是企业道德资本的践履者。企业的道德理念、道德价值最终是否能生成为资本,其关键的环节在于这些观念形态(抑或制度形态)的道德要求能否作用于企业的员工,进而使员工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4)企业环境是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内部环境,企业环境如何对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硬件装备等,也包括企业的软环境如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不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可以进行道德的设计和投入,而且企业环境是企业创始人、管理者和员工互动的重要空间,对人的道德因素转化为资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5)社会环境是企业道

  德资本生成的外部环境。企业道德资本生成的社会环境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社会的道德环境,二是企业圈的道德环境,三是政府的制度规范与管理,四是社会公众。社会的道德环境对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将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和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企业圈的道德环境为企业的行为明确了行业坐标,对企业的道德定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政府的制度规范与管理是企业道德资本建设最有力的评判者、监督者和执法者,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和各种执法行为,将对企业的道德资本状况予以最直接的强力回应;社会公众是企业道德资本状况最大的作用对象,他们也最有资格和立场来要求企业注重道德,他们的对企业道德资本的作用方式通常是舆论,在网络时代社会公众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

发布于 2022-12-29 21:3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qffensi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什么是企业道德资本
企业道德资本的种类
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逻辑
企业道德资本的培育途径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