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碎片观察和想法202308

马儿
马儿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8 浏览

一些碎片观察和想法202308

第一部分 产品

- 1

一直觉得 AI 产品经理是个伪概念。就像你说你是 Python 产品经理、是安卓产品经理一样,拿技术领域来说没有意义。

产品经理是面向用户和应用场景的。做智能音箱就是音箱产品经理,做智能客服就是客服产品经理,做无人驾驶……还没有用户的时候哪需要产品经理啊?

别被媒体夸大洗脑觉得要未雨绸缪布局自己的未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都不是来源于某项技术(区块链同理),都应该来源于用户。

- 2

自己的观察,这波 AI ,关注的人里面产品经理们明显变多了,因为场景的想象力更大了,也许应用层面有机会。之前的 Web3,技术和运营多一些。当然了,有的朋友是什么都关注的,每年的主业都要换一个要商业革命的主题。

AIGC 很可能先在色情行业产业化。过去有纷纷搭建 Deepfake 明星换脸,如今有纷纷用 Topaz Video AI 修复画质补帧老旧影片;近期逛的宅男论坛里,分享二次元 AI 套图的越来越多,比画师的受欢迎;还有福利?个性化陪聊业务在切换用 GPT 技术的。

真是需求驱动产业革新啊。不负责任地猜测,下次很多人被 AI 挤失业,可能是财务核算年度成本的时候 ?

- 3

撰写 prompt 总是个短期过渡期的需求,很多搞 prompt 的项目可能刚出来成果,就要被一套更可控更有效的模型替代了。

AIGC 的迭代进化会随着 RLHF 和创业者的遍地开花越来越快,主要几个方向:

第一,可控性。

ControlNet 就是代表,更容易表达的自然语言也是。需求意图获取会变成重点。

第二,多模态。

除了自然语言,还可以输入音频和图片。

第三,工具化。

已经有人在训练让 ChatGPT 把不懂的问题去问更结构化的 Wolfram|Alpha 了。接下来让 ChatGPT 去学着用 Excel Photoshop 不是梦,加上多模态的语音交互。

这盛世,如老罗所愿。

-4

有个猜想, Midjourney 的市场份额会持续提升,并且成为大模型之外最顺利商业化的独立产品。

一来 Midjourney 迭代快,不端着,用户体验正在构建壁垒;二来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没条件自己搭模型的,参考电子邮件和个人博客的历史即知;三来绘图是很多人的刚需,有场景,可以低门槛体验到惊艳功效。

-5

听朋友说某司确实要求设计团队的 AI 参与比例不低于 50%,且成功用 Midjourney 做到了。达不到比例扣钱,达到了比例裁员。

-6

每次看到有人对新技术和做新产品尝试的人冷嘲热讽,就心生厌恶。最近对于 AI 的评价,又有很多末世论乃至退耕还林论的言论出来了。

新技术的发展在历史上都是进两步退一步式的,碰了壁就会退缩,带来的负面是得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的,而不是给一个新技术课题直接扣个傻逼互联网人只知道赚钱的帽子。

就像做环保,也对只会喊口号且要求所有正常人必须逆着人性克制自己的方法很反感。Yvon Chouinard 就更令人钦佩——用商业的方式做环保,而不是喊喊口号。承认我们都需要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进而再考虑可能的问题,这是正常思路。

AI 也是这样,哪怕你把几个人拽下车来,也不会阻挡其他人做 AI 的脚步,已经没人能踩刹车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谨慎关注问题、及时暴露风险,就事论事,而不是要求必须停止技术进步,全都回到原始社会。

而这些批评者们,大都也在用着精致的苹果电脑和高效的在线文档,坐着享受全球化智能供应链带来的一杯咖啡。这是我不喜欢某一小撮文科生的原因,他们对世界运转的逻辑一无所知,却能对自己高品质生活背后的人指指点点。要他们回到技术退步的时代,又是万万不能愿意的。

-7

核心价值不在 AI 的 AI 项目,反而会是更靠谱、更有可能成立的项目。

-8

苹果 XR 设备最兴奋的几个地方:

1. 用眼睛+手势操作,身体自带器官,奥卡姆剃刀。跟乔布斯发布 iPhone 时候说的异曲同工。

2. VR +AR 的融合也是看起来最顺滑的,光线和阴影貌似有处理,可以自行调节 VR 的画幅。同时很重要的一点,环境里的动态变化会直接浮现出来。

3. 电池是分离式的便携装,解决了头连插座的傻逼问题。不过续航有点儿短。也还是有根线,没那么优雅。

没白熬夜。人机交互和技术融合上,依然超越其他家很多。

-9

提升生产力似乎是协作产品的圣训。

不过有没有可能,对于很多行业的不同角色,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私心里压根不期待提升生产力呢?

-10

最近读书听播客摘了几条笔记,连起来看很有意思。

王怀南(曾在雅虎、谷歌担任高管)说,他跟陆奇之前在雅虎工作的时候考证过(毛估大概是 2000 年左右),收购谷歌是没前途的,因为用户浏览信息会是像读书一样,有条理的。搜索关键词不是正常需求。但后来证实,用户就是直奔着书的某一页去,并不是需要读完整本书。

2010 年,吴恩达带着团队加入谷歌的时候,搜索引擎的主管阿密特·辛格哈尔表示人工智能没有前途,用户不会问问题的,用户只会对关键词搜索有兴趣,表示不想跟 AI 团队合作。

2023 年,微软的 New Bing 上线,如今正在蚕食谷歌搜索的份额。ChatGPT 用户量也在激增。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当然有可能。

第二部分 内容

-11

对播客这个内容形式而言,讲故事还是对的。除了常见的罪案故事,商业故事、历史故事、科技故事、艺术故事,其实都很空白。

-12

「纵横四海」可能是今年增长最快的中文播客,听下来我的体会有简单几点,供参考:

·节目有品质,是精心准备和制作的。倒未必非得是逐字稿,但一定不是没有提纲就闲聊。

·念书为主的几期,看似跟微信听书没区别,实际上针对播客整理和重制过,听感天差地别(类似听评书和听古典文学原著)。

·科学派而不是玄学派的身心灵,对当代人帮助巨大,将大有可为。

·声音好听及没有口音,特别重要。

-13

「杂志」的内容通常是要有时效性的,更像媒体,记录当下,拷问当前。「书」的内容往往不要求时效性,要求完整性和长半衰期,值得沉淀。

现在的播客,前者的内容很多,而后者则太少。

-14

对于要不要写东西、要不要在网上表达,我一直是坚定支持的态度。哪怕目标不是做自媒体,创作内容也是如今环境下杠杆极高的创造价值方式(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不管是能被人认识,还是做自我总结。

我自己,身边不少朋友都是受益者。当然更有说服力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搜索引擎 9238」这个 ID,年纪不小的朋友估计还记得。俞军老师在真正到百度乘风破浪之前,就一直在新浪社区里通过写作和辩(chao)论(jia)锻炼逻辑能力和沉淀思考。

-15

有朋友问怎么从明天开始学写东西,能速成,能写好,我一般都直说,至少抱着写十年的心情才能写好吧。既然是十年,兴趣才是最重要的驱动力,而不是出名或者赚钱。

翻出我初二的本子,写满了没用的小说,我看了日期,差不多就是花了三个月时间。当时就是觉得好玩,也只有我自己一个读者。无他,就是兴趣。

做的事情艰难的时候,不如想想,小时候做的那样从来不会畏难的事情是什么。

-16

昨天跟房圈的朋友聊天,他提到优质资产的理念我印象很深刻。不同的房子,优质的房子看起来只是普通房子价格的两倍,但实际上流通性和溢价率都是高的,鲁棒性也高,不太会受行情影响。

优质资产带来的就是抗风险和高溢价。放在很多领域都适用。iPhone 的综合品质可能比大多安卓机高一些,未必高太多,售价就可以到两倍,因为别的地方买不到。

就像做内容创作,各个平台头部的好的内容都是稀缺的,受行业周期影响的比较少。要是随大流的内容,比较随意的内容,只是跟着行业发展吃点红利,那红利没有了也分分钟被甩出去。

当然,怎么评价和量化「优质」,就是见功夫的事儿了。

-17

Switch 上销量最高的游戏 IP 还是超级马里奥,但游玩时间最多的游戏,稳稳的是塞尔达传说系列,人均百小时。

很容易联想到 B 站以播放时长替代播放量的操作,这就是两个逻辑视角,走流量还是走压强。

这也是我觉得播客的相对优势,播客向来很难跟走量的平台比拼曝光度,但内容质量、完播率和收听总时长是一骑绝尘的,上次跟高樟资本老范聊才知道,几小时的播客的完播率甚至远超 15s 的短视频。

第三部分 行业

-18

身边聊宏观分析的少了,谈生意的多了。研究瑞幸如何成功美团怎么发家的少了,研究怎么加盟瑞幸、怎么入驻美团的多了。聊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和方法论的少了,聊怎么时间管理、苟住岗位和职场生存的多了。

咖啡馆里谈几千万融资创业的少了,谈几十万怎么冷启动第一天就赚钱的多了。媒体报道大厂风云和财富自由的少了,报道抑郁症、职业焦虑和副业机会的多了。播客里听课学习做笔记的少了,听故事就是图个乐的多了。

这跟经济环境有关,跟每个人的预期有关。更重要的是意识到黄金时代一去不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多少分析逻辑和行业洞察也无非就是刻舟求剑的越来越多。

在大众内容层面,也许继续聊宏大叙事指点江山将不再受欢迎?附近和具体将变得更有价值。不是很严谨的体感,仅供参考。

-19

阿里系的几个没有交集的朋友,都在聊裁员的事儿。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要上新闻的,是一直温水慢煮式儿的。他们都说,水已经烧到隔壁部门了,得想接下来的辙了。

-20

历史何其相似。

2000年10月,施乐推出复兴计划(Turn-around Plan),核心是出售 20~40 亿美元的资产并且“开源节流”。

新任施乐总裁马尔卡希在Comdex2000上表示:“这将是商业史上最伟大的复兴之一,我为能够置身其中而倍感兴奋。”

厉行节约成为施乐最重要的武器,“施乐全球有九万多名员工,如果每人每月节约10美元,一年下来就有一千多万美元”。一些地区,公司要求员工自带咖啡,办公室花草自己去浇水,休息小吃一律取消。有的公司甚至要求员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复印材料,这对于做复印业务的施乐有点黑色幽默意味。

-21

刘慈欣在 2009 年为《时尚先生》写了一篇科幻短篇《2018 年 4 月 1 日》,彼时还没有什么产品经理、移动互联网和如今大厂的概念,里面有这么一段寓言:

「程序员、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这类人构成了IT共和国的主体,这个阶层是19世纪的产业大军在21世纪的再现,只不过劳作的部分由肢体变成大脑,繁重程度却有增无减。在浩如烟海的程序代码和迷宫般的网络软硬件中,他们如两百多年前的码头搬运工般背起重负,如妓女般彻夜赶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除了部分爬到管理层的幸运儿,其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很快过时,新的IT专业毕业生如饥饿的白蚁般成群涌来,老的人(其实不老,大多三十出头)被挤到一边,被代替和抛弃,但新来者没有丝毫得意,这也是他们中大多数人不算遥远的前景……这个阶层被称作技术无产阶级。 」

码头搬运工、三十出头被抛弃、技术无产阶级,都可谓相当精确了。

-22

一些对裁员问题的看法:

1. 永远增长只是美好的想象。任何增长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像快递业的发达,与国内劳动力的便宜+早期商超基建太差有关系。像微信的兴起,也跟国人过去没有长期用短信(欧美)和用邮件(日本)的习惯有关,跟运营商做的系统不好用也有关。

2. 遇到增长瓶颈和重要课题,往往用「加人」的方法。《人月神话》早就证伪了技术在这方面的不可靠,其实产品也是如此。多一倍的产品经理,不会让决策质量好一倍,但一定会让协作效率降一半。

3. 领导需要用团队规模来确立地位。这是职场很现实的一面,大部门分 HC 的时候,分到谁头上的多,往往就意味着更有地位、做的事情更重要(而不是真实需求)。

4. 作为更高的领导,要用赛马机制来降风险。大部分的大厂对团队的分工有时候是刻意模糊的,而且给予较富裕的资源,就是相当于一个安全保障——一个团队不行,就让另一个团队上。这也是内耗的源头之一。

5. 2010 - 2018 年这段移动互联网极度辉煌的年代,互联网人的 ego 是不小的,那是真正肉眼可见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想想疫情中的快递和外卖,想想多久没有打过体验恶心的出租车了)。在资本和舆论的双重追捧下,互联网人有种人上人的感觉,当然自然也会把很多成绩归因到「能力」,于是很多产品方法论和所谓互联网思维就风生水起,很多三教九流也都去教育传统土老板了。

6. 且不说经验复制到传统行业,就说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别的公司的,不断创业制造奇迹的,又有几人?哪个成名的产品经理或者程序员可以不断复制成功,每段经历都可以神兵天降拯救公司?到底是历史的进程更重要,还是个人的奋斗更重要?还是要拎得清。

7. 大厂的很多中层的能力是框定死的,优秀的开会、做幻灯片和向上管理能力,对行业指点江山、跟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推杯换盏、在平台里长袖善舞的能力,离开大厂就是泄了气的球。正如掌握了给火箭拧螺丝,名义上都是工程师,但跟街边能修明白摩托车的,可以说压根就是两个行业,小庙请不动大佛。

8. 事物的客观规律,经济学的供需规律很简单:假如公司招你来,给你开 100 万的年薪,你真的能给公司多赚 150 万吗?或者反过来问更直白:公司开掉你,人力成本节省了 150 万,公司的业务会受影响降低超过 150 万吗?

9. 对于如今的大部分互联网岗位来说,道理也简单:第一,开除掉 80% 的人,企业运转的盈利规模,不会受太大影响;第二,新招进来的人,哪怕素质再高,在目前的营收基础上几乎很难有 ROI>1 的边际收益。

10. 并不是说大厂没有成功阶级跨越到中产的朋友,只是大多数人由于心怀对未来过于美好的预期,把杠杆放得太高,导致大量的提前消费,尤其以房产为甚。再遇到房产市场的过高预期,结局就过于惨烈了。

11. 说白了,同样学历和履历的人,在互联网大厂的绝大多数员工,已经都是吃到红利的了。除了金融,有哪个行业是动辄毕业就年薪半个百万的?而裁员潮里抱怨的、焦虑的、愤怒的,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的,往往都是依赖未来的预期早早过上中产生活的人,如今发现原来这个华丽的生活是玻璃做的,易碎得很,HR 的一个消息就能摧毁。

12. 大概几种情况和选择是:1) 还没被裁掉,不过对于当前工作的价值感彻底释怀。比起其它行业来说,挣这份钱的 shi 还算能够下咽。先苟着吧。2)离开大厂,已经对互联网行业失望,也没有卷的力气了。跳槽到过去看不上的「传统」行业做一个高管、中层;或者回到老家,做「传统生意」,比如卖赣南脐橙。3)离开大厂,不追求价值感和高收入,更期待自由状态。做自由职业者,比如摄影师、潜水教练、自媒体人等等。4)被裁掉,有经济压力、有很高的消费杠杆的,部分去中小厂继续打工,接受工作舒适度和薪资的大幅下滑5)相当一部分还在坚持找工作,名曰主动 gap,实际上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了,接下来可能要不得已调整杠杆(换房子,或降低消费欲)。6)不能认同价值感的丧失,跳槽到创新领域的中小公司,或者自己攒个创业项目,决心 All in AI。不过这类朋友日渐稀少了,随着陆续创业失败,这些朋友会更加稀少。

13. 这次裁员还会继续的,只要老板在核算财务的时候发现,还有利润空间,还有过高的人力成本。否则「维稳」根本不是个什么成立的理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都在大厂,才不利于社会稳定。

14. 在历史进程到来的时候,挣扎和反抗都是没太大意义的。清醒的认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早就察觉苗头的朋友,早已做好财务和职业上的双重准备;还在田园大院里沉浸美梦的朋友,则被迫拽到象牙塔之外的暴风雨中去。

15. 捕捉一些信号、理解一些逻辑、思考一些现象,也许能稍微早一点点知道历史的列车何时会驶来。祝大家好运。

-23

不少被称为很有同理心的大厂中层,察言观色、长袖善舞、游刃有余,跟谁都能谈笑风生。

可实际上他们很多人的同理心是用在领导身上的,对下属和陌生人毫无感知甚至无法理解,更不用说用户了。

可以注意观察他们在汇报时的状态,和对食堂大妈以及路边行人的状态,很可能是两种对话模式。

这种汇报和向上管理式的同理心,是领导乐见的,也是职业发展上有必要的。只是如若意外进入「真实的社会」,就发现分文不值。另外一类更有普适性的同理心才有价值。

-24

1. 大组织需要的人,服从总是大于能力,能粘合润滑优于能单打独斗。2. 要想真正做点有价值有成长的事,大组织早就没有空间了。

认清这两点,怎么选总是在自己手里。

-25

在大厂内部创业、保有自己一片桃花源,过去还是很多人颇为推荐的生存方式,既能践行理想、兴趣驱动,又能规避风险、利用大厂资源。

目前看,这个时代随着一些标志性事件也过去了(很快会有个大新闻)。掌权的将都是财务出身。公司将精打细算不再留空间。所有内部创业,不会有自下而上的,要全面成为自上而下的任务了。

不断有这样一些新闻在提醒着我们:时代结束了。一声叹息?‍?

 

第四部分 生活

-26

每天三省吾身:

自己的工作是为老板添砖,还是给自己加瓦?

自己的用户是属于平台的,还是属于自己的?

自己的那些关注数字,是因为认同来的,还是图看个热闹来的?

-27

今天跟在大厂继续奋斗的好朋友聊天,他说最近又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工作还是手段,不是目的。这句好像八百年前就听过的话,现在才真的理解。

你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不是就是不断在给那些已经存在了的道理做证明题。他又补充说。

-28

我自己很重要的一个做选择的决策模型是,看要去的领域,是不是有自己钦佩的人、想成为的人、愿意结交的人。没有就挺说明问题的。

反过来说,若是很讨厌的、很不认可的、很聊不来的人,在这个领域的高位,除了说明他运气好,还有就是大概率自己很难适应这个体制的筛选逻辑。

我在大厂待不下去,说好听是有自我追求,说难听是再往上升不动了,是一体两面的。

在如今的朋友圈子里,不管是做自己的产品,还是做自己的内容,对我而言,我看到的往往是「公平」的,就是拿自己的交付说话,不复杂。

-29

接上条,还有个认知是,行业和领域的平均水平不代表个人的境遇。人人都说一个行业好,但不适合自己,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回报都是低于平均值的;大家瞧不上的行业,自己有相对优势,收益能远超平均值。

在行业领域的决策里,选鸡头远胜选凤尾。

-30

再接上条。在工作体验里讨厌接触的各种人,是一件很病态的事。瞧不起自己的用户背地骂韭菜,看不上自己的老板去脉脉匿名喷,认为甲方不懂行,觉得乙方不聪明,跟同事聚餐如上坟,跟用户访谈似酷刑。

回想自己职场体验最好的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自己的老板和同事,可以一块出去旅行的那种。做产品最糟心的一段时间,就是要服务私人生活里完全不想接触的用户。

当然,克服困难修炼心力多戴面具都是所谓职场法则。通过做不喜欢的事儿,能更赚钱更有社会地位。但我就是单纯不喜欢这样,没必要难为自己。

-31

接上一条,最后一条,很多人总说自己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如何如何。今天比起十年前二十年前,选择其实要多多了。没有选择背后的潜台词一般都是:我舍不得现在的薪资和岗位,我瞧不上其它选择跟现在比的收益断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迟迟不肯开始尝试,说想做播客一年了账号还没注册,说想转行却一个内行的人都没主动见过,全凭臆想就否定了所有选项。

二是只关注外部客观分析的结论,对陌生行业未知的警惕,以及考虑转行的风险和收益,就放弃了。实际上像前面说的,在适合自己的行业里,你会爆发出潜力,每天起床欢欣鼓舞,自然就会变成闪闪发光的人。

当然,稳健的做法还是先从副业做起,或者等到无财务压力时,确保风险最低。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总以为躺平和退休是终极人生追求。对大多数人而言根本不是,闲得住的人都是少数。我见过太多财务自由的朋友,退休三个月就另起炉灶,开始努力工作,也没有都去云南隐居。反而很多在聊躺平和退休,在聊身心灵、跑去云南的朋友都是逃避职场而已,只是讨厌此岸,并不是喜欢彼岸。

找到一生想做的工作是很幸福的事情。共勉。

-32

朋友说,经历了 Gap Year,有了大量的思考和体会,才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 更多的 Gap Year。

-33

有朋友聊天经常说:羡慕你的佛系慢慢做事的状态,我现在还在大厂/还在创业/还这么卷,都是因为我还没赚够钱/离职的话感觉浪费/大环境还不好,等到时候我跟你估计是一样的选择。

真实的情况是,我身边跟我境况几乎一样的朋友,有的还在大厂死死抓住高 P 的岗位每天看心理医生度日,有的为了赚钱开了十几个自媒体号每天睡三个小时,有的闲不住费尽周折润去新加坡做 Web3。

怎么选择从来只跟「心态」有关,跟「状态」无关。性格决定命运。以前不佛,很难指望某天突然开窍就放下了;以前很佛,也很难指望说咬咬牙就卷得过别人。认知自己做选择,有时候比认知环境做选择,还要重要。

-34

跟朋友聊天,说选择做什么样的事儿的标准就两条,都跟睡觉有关:早上愿意起床,晚上睡得好觉。

早上一睁眼,先进脑海的是今天这个逼班真的不想上了,以及各种烦躁的无解的课题,上班跟上坟一样,就说明不值得。起床想想今天干的事儿挺有意思的,挺有价值的,才是好信号。

还有一些事儿,干的时候过瘾,长夜漫漫总觉得不太对,可能是做了违背良心的功能,可能是写了言不由衷的文字,内心的价值观半夜来挠你了。这种事儿不做也罢。不是图多有道德感,就是图能自己舒服。

所以说,能早睡早起才是王道啊。

-35

今天看到一个算法,叫「局部满意的启发式搜索算法」。被「局部满意」这个词儿打动了,这不也是种生活方式吗?

-36

尽量别说自己好,是消除大多互联网上恶评的有效方法。

你会发现一个人说自己无论哪方面好,总会有人来证明是错的。你自称 P9 总有人会条分缕析证明你顶多 P7,哪怕他自己跟 P7 的老板开会都得紧张个半天。你自称有两个房产总有人会展开分析说你板块买的不行,要降价了要砸手里了,哪怕他自己刚毕业开始租房。

抛开善恶对错,这背后还是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俗称见不得别人好,目的是自我保护。可以这么解释:存在自我相关(self-relevance)的时候潜意识里会产生嫉妒,看到自己还没得到的东西对方已经有了,倾向于相信对方不值,否则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若是境况相似,那就把自己还没有得到,尽可能归结为外因,不然就说明了是自己能力不行,那心理上的自我防御自然就更容易解释是对方运气太好。

试图说服别人承认自己就是好,就是试图改变这种心理保护机制,是徒劳的。反过来说,位置互换,很多人包括我也会忍不住产生一样的情绪,很正常(当然说不说出来不一定)。

这里不点评表达的对错。兴致来了就是想吹个牛逼,兴致来了就是想去骂个人,都是个人自由。就是提供一个技术性的解决方案:

别说自己好,顿时少烦恼。

-37

我剪辑播客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对方说的话,现场哪怕已经全神贯注了,很多都没完全理解,有的话赶话也都来不及细想。剪完播客,都是一次重新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反过来想,我们更难奢求在很短时间里用碎片化的方式,让他人理解。这就是线上沟通的现状。

或者换句话说,理解是耗能很高的活动,大多数人的目的不是为了理解、不是刻意花心思的话,随意评论,胡乱解读,就是常态。

-38

一句话介绍是个很有意思的观测对象。

当你自我介绍,或者别人介绍你时,一句话的标签,距离现在的时间越远,越说明后来的这些时间没有变化和高光。如果毕业几十年了,介绍还是北大毕业,说明这些年记忆点太少。

哈萨比斯 13 岁就是国际象棋大师,同年龄段世界第二。在大学时候兴趣驱动去参与游戏设计,作为核心做出来了主题公园。他对人工智能格外感兴趣,又去伦敦大学读了个博士,在 35 岁那年,创办了做出 AlphaGo 的 DeepMind。

倒也不是非要卷自己,要不断有人生高光,我认识的一些人已经很难跨越过去的高点了。制造一些有趣的点也是可以的。

最近在观察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朋友见面,互相之间的介绍,还是很有意思的。

-39

日常主要用苹果全家桶,手机平板再加电脑。各种信息复制粘贴、WIFI 密码共享、相册照片同步等等,苹果设备之间都无缝衔接。另外还有台特殊需求的安卓手机,每次拿起它,看到它什么都不知道,尤其 WIFI 密码也没被共享的时候,就产生一种诡异的怜悯之情。明明是同一个双肩包里的哥们,他好孤立啊。

-40

突然意识到, 16 岁和 20 岁之间只差四年。

年纪大了,确实时间通货膨胀了。

-41

《宇宙探索编辑部》把主要场景选在四川不是没道理的,西南地区一直是孕育神秘主义的土壤,科幻世界是成都的,奥秘杂志是昆明的。那里聚集着很多边缘科学家、艺术家。边缘不是贬义,单纯指不是主流。

记得去年去过一趟成都,在一个小酒馆里,跟彝族的大学教授聊诸葛亮和孟获,和他的诗集,以及他彝族做乐队的朋友。隔壁桌走来一位壮汉,衣着朴素,聊起宇宙的运转逻辑和量子力学,介绍自己是美国某个名校的心理学博士,如今出家在做道士。

这些人是绝难在焦虑且内卷的北京生活,也绝难在精致又苛刻的上海生活的。成都就有很不同的包容力。是不是可以有个播客,跟小酒馆里的路人聊聊天,也许会特别有趣。

-42

浙大的春夜太舒适了,用冒泡算法替换了厦大在我心里最美国内大学的位置。

-43

女朋友从拼多多买了个巨大的香薰,30 多块钱,烧了俩小时,目前屋里只有熏,没有香。

-44

TFBOYS 的几张音乐专辑在豆瓣热门已经超过了很多电影。想想当年他们还是土到掉渣的形象和作品,对比今天能影响一个城市多少个亿的 GDP。妈妈粉姐姐粉那些关注养成系的粉丝们,体验还真是炸裂啊。

-45

推荐几个订阅量在我眼里偏低的/被低估的好播客:

·跳进兔子洞

·Slow Brand

·没折腰 FM

·公司茶水间

·大食话

·钱粮胡同 FM

·GQ 实验室

·真相壁炉

·西四五条

·马探长与驰子

·电影真探

·中国好生意

·电影大辩

-46

这套书太棒了,出版了一段时间了,很低调,出版方很冷门,豆瓣至今也无评分。

但算是我读过的任天堂档案/图鉴类别下最好的书了,原作者是狂热粉丝山崎功,自己的藏品比官方都多,内容详实且用心,太值了。

任天堂的产品迭代历程中,能看到很多初心和理念,在纸牌和玩具时代就有传承。

一些碎片观察和想法 202308

一些碎片观察和想法 202308

-47

看跟自己无关的书,了解跟自己无关的人事物,本质上都是在娱乐。

-48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财富和捞到的东西那么多时,只要记住我们并不受这些欲望的干扰,也不会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当牛当马,我们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满足。

能带来宁静的最佳办法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们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会硬要我们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 伊壁鸠鲁(B.C. 341-B.C.270)

希望能有启发。

END

发布于 2024-02-24 01:3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马儿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