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思路清楚的人一起工作,太爽了!
以前我写过很多职场核心能力的文章,什么逻辑分析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情商沟通能力等等。
但我发现漏了一个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视的能力:
思路清楚。
这四个字写出来平平无奇,但你在工作中一定对这些话耳熟能详:
“那人脑子就是一团浆糊!”
“拜托你想清楚了再告诉我需求。”
“老板的计划乱做,下面的人累死累活。”
以上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思路不清楚。
员工思路不清楚,就会耽误工作效率。一小时能解决的问题一天都解决不了,拖着拖着就拖到晚上加班。
有多少个996和007是因为思路不清楚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大家不妨反省一下。
老板思路不清楚更要命。从上到下一传十十传百,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干那个,说的要求一天一个花样。
而下面人全陪着老板玩儿,最后啥也没干成。这就叫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我自己的经验,职场中有80%的劳动力浪费,都是因为前期没想好思路就胡乱开始干。
然后发现路走不通了,主导者却不愿意放弃前期的努力,或是因为觉得对不住其他人,或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反正就是打死不愿意承认错误。
最后呢,在错误的基础上尝试去找正确的解答,就好比种下一个西瓜的种子却想着每天辛勤浇水最后能长出萝卜一样,你觉得能成功吗?
这时肯定有人会说,不对,我这叫试错,是互联网思维。对不起,试错可不是这么个试法。
真正的试错并不是不计成本和回报。老板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公司的资源也不是无穷无尽给你挥霍。就算是试错,也讲究思路清楚的试错。
比如,你的试错有没有全盘计划?一共需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试错是想得出个什么结论?试错试到什么程度可以看出端倪?有没有一个时间或数据节点,一旦到达就终止试错?
这才叫计划,而不是“管他的,先干了再说”。
思路清楚这一点在职场上有多重要,看看身边的牛人怎么做的你就知道了。
比如现在公司要启动一个新项目,做一块完全没有经验的领域。老板安排你来领导这个团队,并告诉你需要什么资源,需要多少人力尽管说,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你会怎么做?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终于能够大干一场了,心里狂喜不已;有的人可能会马上开始着手计划,安排会议,布置工作;也有的人可能选择先出去庆祝一下,毕竟老板给的权力更大了,能调动的资源更多了,这算是自己升官进爵的前奏。
但我的朋友S遇到这种情况,他是这么跟我说的:
“我觉得恐惧。”
因为一无所知,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老板也没有给S进一步的指示和计划,虽然表面上是绝对信任,但万一要是没做好,这锅还不是S来背。细想一下,是不是可怕?
但可怕归可怕,S接下来做了几件事情来化解。下面我详细说说,大家也可以记下来,挺实用的。
首先,他做了一份可行性报告。
什么是可行性报告?
你想做成这个事情,需要多大的资源投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经验、技术和设备,需要多少时间,做到什么程度算初步成功,以目前团队的条件而言,最终成功的几率大概有多少......
别看这些问题写出来简单,S足足准备了1个月。
他调查走访了这个行业里的好几位技术专家,又凭自己的人脉联系到好几个同行的企业家老总,向人家取经。
也不管人家是真告诉你经验还是随便糊弄,他都恭恭敬敬记在笔记本上。
接着,他在网上搜集了许多这个行业的资料报告,了解这个产业上下游是怎么运作的。
比如市占率最大的几家企业有哪些,产品各自的优势是什么,竞争壁垒在哪里,各自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以后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往哪里走。
然后他买来市面上卖得最好的产品,一个个拿回家拆解。看里面的构造,看人家用的材料,连产品说明书都不放过,一个功能一个功能去做对比。
最后他把以上这些,做成了一份150页的PPT,在1个月后的集团会议上呈现给老板看。
老板本来以为他要讲自己计划怎么做这个新业务,没想到看到的全是他的分析:如果我们来做,能不能做成功。
自然的,老板对他大加赞赏,并表示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哦对了忘记说,S之前是做咨询公司出身的,这套技能全是他的职业习惯。之前有朋友问我去咨询公司上班好不好,你看我写这么多你觉得好不好?
可行性报告做完之后,S做了第二件事:拼命去配置资源,搭建团队。
因为公司里没有人做过这块新业务,所以从现有的人里抽调肯定都是半路出家。S坚信,专业的事一定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否则还不如不做。
为此,他做了一份招人的预算规划表出来。
计划里明确表示,在项目启动的2个月内,需要技术总监级别的人几位,有相关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多少人,这些人需要具备什么技能,做过什么项目,最好过去都待过哪些公司。
而这些信息,都是S在做可行性报告的时候就早早打听好了的。
当然,他一开始的招人并不顺利。
专业的人没听过这家公司,不愿意来。这就像一个做电脑代工的现在跑过来说要做智能手机了,但你懂这一行吗?你有技术积累吗?你知道现在卖得好的手机为什么流行吗?
这些问题,每次都在面试的时候啪啪啪打S的脸。
我不知道他后来使了什么魔法把这些厉害的人一个个挖过来的,也许是钞能力,也许是他作为一个门外汉的“独到见解”,总之这个初创团队最后总算搭建完成了。
如今,S的这个新项目已经上马运行了2个月,目前来看一切顺利。虽然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继续顺利,但听了S给我讲的这段血泪史,我只有一个感受:
真TM思路清楚!
说实话,我做自媒体这些年见过也聊过不少创业的人,身边好几个朋友也都陆陆续续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但像S这样从一开始就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实践的人,真的很少见。
很多人都是先有一个想法,在想法大概只有50%成熟的时候就下场做了,剩下的50%是交给运气。
这跟赌博撞大运其实没有区别。
但S做事的方式给我感觉不一样。虽然他也不知道剩下的50%能不能成功,但他知道如果想成功,自己需要什么条件,以及,该如何去争取这些条件。
思路清楚的意思,不是说你把每一步都想好了该怎么做,而是你知道成功了你应该怎样,失败了应该怎样,陷入僵局该如何,搭上顺风的时候又该怎么做。
简单说,就是每种状况你都有一种对应的解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还记得前面我说过,S的老板当初交给他这个任务的时候,什么都没说就拍拍屁股走人吗?
后来S告诉我,那果然是老板在测试他。因为那时公司并没有很重视这块新业务,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如果真的把事情搞砸了,让S引咎辞职,他照样有出路。
虽然失败了,但失败也是经验,而且是极其宝贵的经验。所以他在做可行性报告的时候就有意与那个行业里的人建立关系,未来自己如果离开了原公司,去投靠对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不过对方那就加入对方,他连这条后路都想好了。而我只能五体投地。这样的人,上天不让他成功我都不信。
思路清楚,这四个字写出来简单,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虽然S的故事更像是在创业,但对于日常工作的我们来说,其实也有不少启示。
最后总结2条至关重要的提醒,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思路清楚的人,照着做准没错:
a) 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步骤
小到日常一个方案PPT、一篇演讲稿的写法,大到一个项目的完成、一项重大的商业举措,都要有步骤,讲方法。
凡事都讲一二三,你的脑子才不会乱。
下面这个思考框架大家可以记下来,帮助你理清思路:
1. 确定第一步:你做事的起点在哪里?
拿前面的故事举例,S接到了老板的任务,他的起点并不是列计划,而是做可行性报告。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什么道理呢?先判断行不行,再思考怎么做。
基础起点如果都错了,后面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先做调查,先搜集资料,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在脑子里勾勒出这个事情的大致图谱,这才叫入门。
2. 从第一步延伸到第N步: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确定了第一步,就以此为起点推导出第二步,第三步...直到第N步。
牢记一句话,上一个步骤的结果,最好是下一个步骤的起点。步骤之间不要错乱了先后顺序,最好是写在纸上一字排开。
这就像做菜一样。你首先要洗菜,洗好菜之后要热锅,热好锅以后要放油,放葱姜蒜,最后倒入菜开始炒。一个顺序错了,炒出来的菜味道就不对。
关于这一点,请结合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如何培养高薪人士的逻辑思维力?》一起食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并用,帮助你高效梳理列步骤的逻辑。
3. 制定评估指标:让每一步都有对应责任。
依然拿做菜举例,菜好不好吃有众多“指标”:
太油了,太甜了,太干了,太淡了,没有嚼劲,菜不新鲜,菜里吃出砂子......每一个小结果,都对应步骤中的一环。
太油了,那就是炒菜这一步油放多了;菜里吃出砂子那就是第一步洗菜的时候没洗干净;没有嚼劲可能是买菜的时候就没有注意菜品。
你的每一步动作,都会在最终产生一个对应的结果。有可能一个步骤对应一个结果,有可能几个步骤对应一个结果,也有可能一个步骤对应多个结果。
制定评估指标的时候,力求让每一个出现的结果都能往回对应到某一步上,而不是一出事就笼统地说,我们没做好。
到底哪里没做好?具体点,再具体点。
b) 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心态稳能控场
如果说列步骤是保证思路清楚的“术”,那么心态沉稳就是“道”。如何能做到心态沉稳,遇到任何事情都处变不惊,兵来将挡?
两个字,经验。
见的世面多了,什么妖魔鬼怪都交过手,再来一次自然心里就有底了。关于这点其实没有太多方法论,就是去经历,去感受。
最重要的,全都要记下来回来思考,下一次再遇到了相同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像我刚工作时上台做个演讲都慌得要死,背了两天的台词立马就忘。出了3年的丑,后来硬是一点点好起来。
现在就算演讲中途有人打断我,挑战我,质疑我,我都有一套方法去应对:
打断我的,礼貌告诉对方请让我讲完再讨论;挑战我的,寻找对方话语中的逻辑漏洞,再集中火力反驳;质疑我的,把我的观点用对方立场的话术重新包装和陈述一遍,然后在其中求同存异。
这都不是天赋异禀,全是社会的毒打训练出来的。我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写得有点多,希望可以给各位一点启示和帮助。愿你从此以后能做一个思路清楚的人。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