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感受

LORD
LORD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2 浏览

来源:志忠

2022年,原本我打算多去谈几个客户合作,结果前一天晚上去理了个发,回到小区后第二天就被告知不能下楼梯。

随后,就是接近半年的封禁生活。

我所在的是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北蔡)。每天刷着叮咚买菜、美团买菜、多多买菜等各种软件,就指望着能在时间的缝隙里,捡到一点漏,吃上点像样的东西。

看着日渐干瘪的钱包,和70块一颗的白菜,50元的跑腿费越发郁闷,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知道多久。

直到有一天终于宣布解禁,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老子不玩了,回家去。

距离离开上海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也陆续听到过一些朋友有了回乡发展的想法,所以今天就简单分享一些回来后的感受,希望能帮助有这些想法的朋友多了解一些。由于是个人视角,所以可能会存在一些局限,仅供参考。

1. 一个重要认知:我们这代年轻人其实不是那么负责任。

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时候,你几乎可以全心全意一心扑在工作上,虽然职场上、生意场上有很多来来回回的事情,但是大体上你都保证你的关注点都在一条线上。所以无论是遭受了委屈、还是遭遇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大体上都足够专注,总体而言,就是角色足够单一。

而当我回来厦门之后,要面对的是家庭的日常,包括我作为叔叔、作为舅舅或者是作为弟弟、儿子,可能后续还有打工人/老板的角色身份。生活一下子会变得更加复杂。除了工作上需要耗费时间,也要面对带小屁孩,听我爸政治课,还要处理家里的日常琐碎。

总的来说是身份由一到多,生活的成分组成变得更加复杂。但同时也更加活得像一个人而不是工作机器。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视角下去看待这样的状态,我会有这么一些结论,可能比较片面:

1)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人群的流动,给了我们一个可以选择放弃掉很多角色身份,专注在自己想要的事情上的机会。

2)我会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当下这代人是不够负责任的,然而在原本的生活里我们还承担着不少身份角色,但似乎我们每个角色身份里应该承担的责任其实是缺失的。

3)这些责任大部分是由你的家人替你承担的。

总的来说,其实选择也没有对错,就是看自己如何取舍。

2.知音难觅:人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

比如山东人对考公编制的执着,比如福建人对做生意的执着,比如我回来之后面对的长辈的各种说教以及人情事物、酒桌文化这些的。

在我所有的同学里,我几乎可以算是唯一一个自己跑出去省外的人。当我回来之后,基本上和他们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他们的话题永远是吃喝嫖赌或者是谁又做什么灰色的事情赚了一大波钱之类的。

无聊的攀比,无聊的八卦都是我不想去聊的,但有时候又无可奈何,人是很难突破周围认知到包围的。

目前来说,我尚存在着一线城市在身上烙印着的一些对专业的追求,也更喜欢和比较积极的人在一块,但这种情况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这个是我比较警惕的。所以我认为要想保证自己身上持续有一线城市带来的优势,我对信息获取以及线上社交要更有主动性。当然身处厦门,我也不能完全脱离现在的认知包围圈,需要结合情况一点点调整和适应。

如果说当下的环境不是那么好,那么就依赖于创造自己的小环境。也就是建立一个好的学习圈子,或者加入一些好的学习圈子。

这类圈子其实不那么好找,所以有一个相对靠谱的思路,那就是先去一些兴趣群,主动去聊你感兴趣的话题,随后逐步去以自己为中心,建立圈子。

3.职场环境: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很强的目标感,基本上不求进,只求稳。

回来之后我面试过一些企业,给我的感觉是:也许这些企业的发展是踩中了某个风口获得了发展,但在持续几年的经营发展之后,就没什么奋斗精神了。

这里的奋斗精神不是指加班什么的,而是整个团队似乎没有对目标的奔赴感。我接触下来之后,就明显感觉到这些人就是吃着企业的剩余红利。当然也有那种特别想把事情做好的人,但搅不动一潭死水。

另一个例子是,我问过我一个开公司的朋友,你为什么都用一些没什么经验的人,除了人难招之外,另一方面就是即便花高薪招来的,其实也很难带动。底下的人会觉得这人内卷,这个人又会觉得下面的人白痴,最后各种搞事情。

除此之外,二三线城市机会少,可供选择的机会也不多。挺多朋友薪资到了一定水平后,基本上就是在本地行业的几家企业来回跳,最后跳无可跳。

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后浪研究所的年轻人副业报告里提到:副业的主力军不在一线城市,而是新一线或者二三线城市。

所以如果回来之后,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好的去处,如果没有就想办法找到一些有发展的公司和岗位,开启主业+副业模式。

4.家人相处:家可以常回,但不能久待。

回到厦门的生活其实还不错,闲暇时海边散步吹风,兴致来了可以去各个网红餐厅打卡,三两朋友小聚好不惬意。在我眼里,虽然厦门是一线的消费,一线的房价,三线的工资,确实会落差挺大,但生活质量绝不会比在上海时差。

与舒服的日子相对的,就是和家人相处日子。你会发现,和家人相处是无法讲道理的,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

如果说在高中之前我们所在的生活环境,基本上是以父母为中心的。那么在读大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进行着一轮新的塑造。

家庭-大学、大学-社会,这是2个环境的跳跃。我们的生活习惯、三观都发生了变化,回到家后,这种不一致很容易带来冲突。

被催婚,被各种看不顺眼,三餐被说三次,走两步被念叨一下,这个就是日常。

5.男女中的不公平:男性是受到文化保护的

之所以想说这个话题,是因为觉得男性朋友们都有必要懂这个,这样我们在生活中才更能对女性朋友做到公平些。

疫情的时候朋友的妈妈突然发烧39度,在打过电话给她哥哥后,得到的回复是:老妈可以照顾好自己。

当即她就被气得不轻,发出灵魂拷问:都发烧到39度的人怎么照顾自己?

这里她想表达的是:新冠病毒是真的很恐怖,这不是小感冒,要重视起来。所谓的照顾是要给妈妈准备药物,要弄好一日三餐,如果连起码的养病环境都提供不了,那就谈不上照顾。

聊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说到大多数男生不太会想到这一层,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男生从小处在被照顾的角色居多。

因为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会认为理所应当。到了自己要照顾他人的时候,脑回路是:真有事情你会说,你说没事就是真的没事。

这个就是女性反感的,男性的「装傻」,背后就是“懒得花心思”。

我因为是在家里最小的,所以以前也一直没意识,直到我工作后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女同事,渐渐理解到了这一点,才逐步有了改变。

然后我和朋友聊到,其实很多地方不喜欢外嫁、外娶,对男性来说是一种来自祖先的“保护”。

在这种保护下,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所以自然也很容易养出对应的男性「装傻」文化,比如姐姐照顾弟弟,妻子照顾老公等等,但对于弟弟照顾姐姐,老公照顾妻子的说法就相对少一些。

希望男性更能理解女性的处境和立场,理解多一些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立。

发布于 2024-02-24 02:5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LORD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