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是情绪动物:情绪定律

edgelord
edgelord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90 浏览

名词点击

情绪定律是指人完全是情绪化的。20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特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患有精神疲倦、情绪低落等症状的患者,每隔28天就来治疗一次。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情绪定律”,认为从出生之日起,每个人的情绪以28天为周期,有着从高潮、临界到低潮的循环变化。

即使一个人很理智,但实际上当他很“理性”地思考问题时,也会受到当时情绪的影响,因此“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由此,我们可以说人几乎完全是情绪化的动物,而且人们在任何时候做出的决定几乎都是情绪化的决定。

经典案例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瑟夫·福格斯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证明了“记忆和判断会随着情绪的改变而改变”。

福格斯与同事对被试进行了催眠,以使被试产生愉悦或抑郁的心情,之后让被试观看一盘录有前一天自己与别人对话内容的录像带。心情愉悦的被试对录像中自己的样子十分满意,并且认为录像中的自己很自信,思维也很活跃。而情绪糟糕的被试却认为录像中的自己很拘谨、迟钝、不自信。

这一实验充分证明了人的情绪对认知判断的影响。在糟糕的情绪状态下,思维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消极、迟钝,而当快乐的情绪被唤起时,人们则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和理解,也就是思维更加活跃,人也更加自信。两种情绪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可见调控情绪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重要。很多时候,一旦你在情绪上败下阵来,即便再努力思考,结果也只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情绪就像是隐匿在人们心中的一股暗流,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一旦遇到礁石,立刻就会凸显它的力量。情绪高涨时,我们会感觉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能够平心静气地做好每件事情;当情绪处于临界期时,我们则会觉得烦躁不安,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而在情绪低潮期内,我们的情绪极度低落,思维反应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严重时还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大起大落的情绪不仅会给人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还会让我们变得异常暴躁,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让自己悔恨终生。

智慧启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坏情绪呢? 可以参考心理专家的以下几点建议。

1. 找到症结所在

29岁的小李是一名广告公司职员。她一向心平气和,但有段时间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同事和丈夫都沉着脸,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发怒。后来她发现扰乱自己心境的是担心自己会在一次重要的公司人事安排中丢掉现有职位。她说:“尽管我已被告知不会受到影响,但我心里仍对此感到不安。”不过,当小李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之后,她似乎觉得轻松了许多。她说:“当我将这些内心的焦虑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时,便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找出问题症结后,小李便集中精力对付它。她说:“我开始充实自己,工作上也更加卖力。”结果,她不仅消除了内心的焦虑,还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委以更重要的职务。

当你闷闷不乐或者忧心忡忡时,第一步是要找出原因,而不是逃避或者置之不理。

2. 发现情绪规律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塞伊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睡得很晚的人更有可能情绪不佳。此外,我们的精力往往在一天之始处于高峰,而在午后则有所下降。“一件坏事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能使你烦心,”塞伊说:“它往往是在你精力最差时影响你。”

试着找出自己的情绪规律,然后有意识地避免在自己容易烦躁的时候发生情绪波动。当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调节,如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

3. 保证充足睡眠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对睡眠不足者而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尽量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4. 尝试亲近自然

许多专家认为与自然亲近有助于保持心情愉快。著名歌手弗·拉卡斯特说过:“每当我心情沮丧、抑郁时,我便去从事园林劳作,在与那些花草树木的接触中,我的不快之感也烟消云散了。”

发布于 2022-06-29 08:4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edgelord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