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理论的发展
"培养理论"提出后,格伯纳等人又对其做了理论上的补充与修正。提出了"主流说"(mainstreaming)和"共鸣说"(resonance)以及"第一级信念"和"第二级信念"(second-orderbeliefs)。
"主流说"是指,不同背景不同社会群体的长时间看电视者,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即"主观现实"均倾向于"媒介现实",具有趋向"主流"的趋势。"共鸣说"是指,电视的"培养"效果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如女性更加容易受到暴力伤害,因此大量收看电视的女性受众更加倾向于认为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与电视中呈现的高犯罪世界的描绘产生了'共鸣 '。
"第一级信念"则是指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表面认识。如暴力犯罪的发生率等。"第二级信念"是指对社会现实态度层面的认识。如社会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应当指出的是,"第一级信念"与"第二级信念"虽然在程度上是递进的关系,但它们并不具有天然的因果关系。在培养理论中,"第一级信念"更多的受电视影响,而"第二级信念"则受电视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
经过不断的补充与修正,培养理论日渐完善。但是,一些问题仍时常困扰着研究者。
首先,电视培养效果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到底是长时间的收视使人不敢在夜晚独自上街;还是由于这种恐惧使人不得不呆在家里看更长时间的电视?"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这一问题似乎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其次,从总体看长时间的收视确实是产生培养效果的主因。当控制某一变量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时,受众的"收视时长"在"培养"效果中所起的作用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当同时控制多个变量时,"培养"效果中可以归于电视的效果就非常小了。这一点也是其他研究者对"培养理论"提出质疑的依据。
实证研究的技术手段对研究结果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如问题设计的精当与否在研究中至关重要。有的研究者认为,以某一特定节目类型为研究对象(如暴力节目),会看到更加清晰的培养结果。但这种观点似乎与格伯纳的基本假设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从培养理论提出至今,新的研究结论层出不穷。其中既包括支持"培养"假说的研究结果,也不乏部分甚至全部否定"培养"假说的研究结论。
米歇尔·摩根(Michael Morgan)与詹姆斯·沙楠(James Shanahan)在1997年传播学年鉴(Communication Yearbook)上发表文章,梳理总结了"培养理论"提出后二十多年中的5600多项"培养研究"后,肯定了"培养效果"的存在。作者认为尽管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从总体来看,"培养理论"已经得到了证明。正像约瑟夫·多米尼克(Joseph R. Dominick)在他的书中讲的那样:"公平地说,尽管不是所有的传播学者都对"培养理论"表示信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培养"效果在一部分群体中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