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的实践性质
当谈到“实践”时,自然就会想到马克思的哲学经典理论之一的“实践论”,理论来自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里面出真知;人的存在是实践的,而非观念的;人创造历史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法国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影响下提出了新的研究内容,在他的著作《实践理论大纲》《实践的逻辑》《实践感》《实践与反思》中都有所论述,就实践的特点而言,大致围绕着以下三点:(1)时空性。人的实践是在社会时空之中发生的,同时也不断再生产和修改社会时空制度。(2)意识与无意识的活动。实践不是全然有意识的。人在活动的过程中有其目的性,但是,他们并不可能完全地“组织”和“操纵”活动,而是在活动唉践冲不断习得、复制、创造游戏规则,而且这些规则可以成为大多数人想当然的常识,久而久之变成内化和观念化了的客观结构(doxa)。(3)即兴发挥。实践并非是必然的社会现实和规则的复制,而具有一定的“艺术意味”。人在实践中常带有“即兴发挥”域即兴创作)的能动性。布迪厄把社会生活比喻为一项“游戏”,认为所有的游戏都是有规则的;游戏来自实践;而实践又是来自人们现实社会的经验,与结构主义者们认为来源于对社会模式(model)分析的方法有所不同,而更加强调主客观的关系;人类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以及实践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性等问题。
由上述“实践”的特点看工业产品与工业品设计的实践性质。首先,人是工业产品实践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工业产品是设计师设计实践的结果,从构思、选材、市场调查到最后的设计、生产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完成的;另一方面工业产品需要得到消费者的选择和使用,经过检验后方能获知优秀与否。无论是选择还是使用,实际上是对工业产品设计师的设计文化和设计水平的认同;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认同。从2005年的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和美国的《商业周刊》杂志公布的“2005年度最佳产品设计大奖”。评选结果看,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工业产品设计创新注重技术创新的话,那么,2005年则重新注重“设计”方面,尤其是注重消费者使用的满意程度。其次,工业产品设计师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思维模式的状态下工作的。有意识思维首先是考虑某种方法,设定目标,然后再进行比较和解释。形式逻辑、数学和决定理论是有意识思维常用的工具。然而,许多设计师的实践行为是在无意识状态中进行的,往往自身意识不到,也察觉不出这种行为。这种思维有时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从记忆中提取能够直接影响目前工作的模式;有时则是一种艺术性的“即兴发挥”,无需做很大努力,速度很快,自动进行,善于概括;善于辨认新旧经验之间的关系;善于发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可以说它是人类思维的一大优点。像大家熟知的菲利浦。斯塔克是在餐厅享用章鱼时偶发的章鱼般的柠檬榨汁器“设计”并随手画在餐巾纸上的“即兴”设计。许许多多的新发明和创造是在这样的无意识是思维状态下生成的。当然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思维活动也都有可能出错,也会导致概念上的错误和失败。
当代社会,人类对工业产品所追求已经不是功能至上的功能主义,也不是形式至上的形式主义,而是功能完善与形式完美的结合;高技术与高情感和谐发展的产品,因而,工业产品与工业产品设计涉及到的心理学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