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包容性城市
包容性城市这一概念是联合国人居署于2000年首次提出的,它是城市中的每个人,不论财富、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信仰,均得以利用城市所能提供的机会参与生产性活动。
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城市报告》中提出了“包容性城市”的主题,并将其作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报告抬出,包容性城市包含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4个方面的含义,且这4个方面相互关联与促进,共同作用于城市鸿沟的弥合过程。
包容性城市的概念,强调城市发展在经济、社会、治理、文化等领域的均衡与统一,强调城市发展过程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强调城市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将有有助于解决城市特别是全球性大都市内部由于国际要素快速流动带来的社会“碎片化”问题。
包容性城市的建设,旨在弥合所谓“城市鸿沟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其关键在于建设高水平的社会服务体系。其中,社会服务的均等化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未来一个阶段,随着城市遗产阶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水平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资源的广覆盖与均衡配置,将成为城市社会平衡发展的基础性保证,这对于新兴经济迅速崛起中的大都市尤为重要。
移民特别国际移民的进入与流动,是大城市的包容性面临的重大考验。移民融合过程中,公民权或市民权的授予、身份认同以及语言、教育、就业和社会空间建设,推动“第二代移民”的社会融入等措施,是消除歧视、防止移民成为不稳定群体的重要推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