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的类型

SJPP
SJPP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5 浏览

城市群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群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规模等级,城市群可以划分为特(超)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和小型城市群

  特(超)大型城市群: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群体内城市数量多。一般而言,特(超)大型城市群地域面积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区域内总人口5000万以上,其中城市人口在2000万以上;群体内有城市40座以上,并且城市等级结构完整(见下表)。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大型城市群:地域面积、人口规模、城市数量及经济实力等比超大型城市群小,地域面积在5万~10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在3000万~5000万左右,其中城市人口i000万~2000万,群体内有城市20~40座,并且城市等级结构完整。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中型城市群:地域面积3万~5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总人口1000万~3000万,其中城市人口500万~1000万,群体内有城市10~20座,城市等级结构比较完整。如我国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

  小型城市群:地域面积l万~3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总人口500万~1000万,其中城市人口15万~500万,群体内有城市5~10座,城市等级结构不完整。如厦门一漳州一泉州地区的城市群。

  2.按照空间布局形式划分,城市群可划分为组团式城市群、带状式城市群、分散形式的放射状或环状布局的城市群及群集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在一个城市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内,由于城市形成的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经济集聚的因素不同,在一个地区内形成的城市相对集中,并分成几个团块,分别都有自己的经济重心或吸引中心。例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由3~4个经济联系比较密切、城镇分布密集的,并受行政区制约的较大型、次大型或中等规模的城市群组成的。

  带状式城市群:群体内城市受地形因素制约,以及后来的交通线影响,基本上沿着重要交通干线(铁路或一、二级公路干线)成带状分布。如长江中、下游地段的城市地带,台湾省从舌兆到高雄的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的城市群地带都是十分明显的带状发展或葡萄串式的城市布局。

  分散形式的放射状或环状布局的城市群:主要受自然地形、河流或交通路线等的制约,群体城市呈分散形式分布在地形复杂的地段上,如我国成渝城市群。

  群集式城市群:由于城市群内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与发展阶段不同,同时也受一定自然地形的影响,城市布局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地段上分批分散地建设,形成几个分散城市,整体上为群集式,实际上近似分布式,就在一个城市地区,有些工业区、生活区被分隔成几块,每块的布局相对集中,为群集式的布局形态。

  3.按照影响辐射范围划分,城市群可划分为国际级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地区级城市群和地方级城市群

  国际级城市群:经济辐射范围广,其经济发展不仅对区域、国内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世界的影响也较大。群体内有一个以上国际性的中心城市,其核心城市是特大城市,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如西欧、北美及日本的五大城市群,以及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

  国家级城市群:经济辐射能力较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较大的影响。群体内有一个以上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其核心城市是特大城市、大城市,是国家的经济中心。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

  地区级城市群:经济辐射范围大多集中在省内或以跨省区范围为主,其中心多半是大城市或中等城市,地区服务半径80~100公里。如我国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地方级城市群:城镇分布比较分散,联系并不紧密,经济辐射能力不强。地方级城市群的经济中心或核心城市,主要是一些中小城市。地方级城市群数量较多、类型多样。

  此外,陈开科提出过按照国际级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省级城市群进行划分的三级划分法;童中贤提出过按照国际级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省域核心城市群、省域一般城市群、地区级城市群进行划分的五级划分方法等。

发布于 2022-12-30 22:1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SJPP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什么是城市群
城市群的基本型态
城市群的特性
城市群的类型
城市群的构成要素
城市群发展的必然性和问题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