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共同20世纪商业史上惊天动地的三事情

黑幼龙
黑幼龙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6 浏览

 亨利·福特共同20世纪商业史上惊天动地的三事情

T型车,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1903年到1908年之间,亨利.福特和他的工程师们狂热地研制了19款不同的汽车,井按字母顺序将它命先名为A型车到S型车,其中有一些只是试验性车型,从未向公众推出。有的有两个或四个气缸,有一辆拥有六个;有的使用链式传动装置,有的则是轮式传动装置。这些汽车最终成了T型车的技术基础。

  T型车于1908年10月1日推出,很快就令千百万美国人着迷。T型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独立的可能和更多的机遇且价格也很合理,最初售价 850美元。随着设计和生产地不断改进,最终降到了26O美元。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辆,创下了汽车行业的纪录。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运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 

  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代表着至今仍推动福特汽车公司前进的、不断创新和客户至上的理念。

  享利.福特希望T型车能够让人们买得起,操作简单,结实耐用。亨利.福特的目标是生产"全球车"。不论从哪方面讲,他都成功了。自1908年10月1日第一辆T型车交货以来,直至1927年夏天T型车成为历史,共售出1500多万辆。

  到1927年,T型车在全世界倍受青睐,他成了便宜和可靠交通的象征。福特汽车公司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永久性汽车市场,带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1913年底,美国售出的汽车近一半是福特生产时。到20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注册汽车都是福特牌的。

  T型车的许多创新永远地改变了汽车制造业。流水组装线是享利.福特于1913年在福特海兰公园工厂首创的。这不仅仅为汽车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界带来了伟大的变革,以此带来的生产效率促使福特公司还利于客户。

  由T型车推广开采的创新还有很多,如方向盘左置使乘客出入方便了。T型车第一个将发动机气缸体和曲轴箱做成单一铸件;第一个使用可拿掉的气缸盖以利检修;第一个大量使用由福特汽车公司自己生产的轻质耐用的钒钢合金。T型车灵巧的"行星"齿轮交速器让新手也觉得换挡轻松自如。诸如此类的创新和改进,加之亨利.福特生产的T型车所固有的价值,使它在世界进一步趋于城市化化之际成为最佳的个人交通工具。在生产期内及其后将近十年间,T型车通过好莱坞载入史册。T型车成了著名影星最青睐的汽车,也是好莱坞一些最棒的无声电影中的汽车明星。

8小时5美元的工资,改变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

  尽管亨利·福特的名字和大生产的概念相连,但他在劳工保护上得到同样的赞誉,因为他早在1913年便实行了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依然是先进的标准。 安全措施得到改进,日工作时间从当时普遍的10或12小时减少到8小时。 为了适应更短的日工作时间,整个工厂从双班变成了三班。

  而且,病假和改善了的工伤医疗得以制度化。 福特汽车公司是最早建立技术学校来培训专门技工和为移民开设英语学校的工厂之一。 公司甚至为雇佣残疾人和有前科的人而作出了一些努力。

  最受广泛称赞的革新是实行五美元一天的最低工资。 其目的是招收和留住那些最好的技工并阻碍工会的发展。 福特从效率和利润分享的角度来解释这项新的工资政策。 他也提到这样一个事实,他的员工可以买他们生产的汽车-- 这实际上是为其产品另开辟了一个市场。 为了够资格得到最低工资,员工必须建立一个得体的家庭并显示出良好的个人习惯,包括节制、俭省、勤勉和可靠。 虽然有人批评福特过多地干涉了员工的私人生活,但毫无疑问,在移民们被用恶劣的方式剥削的时代,亨利·福特却帮助了许多人在美国扎下根来。

流水线模式,成为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

  到了1913年,亨利·福特50岁了,野心、精力、资源、经验,一切准备就绪。

  掌握财权使他有充分的空间实现梦想、承担风险;拥有核心生产技术使大规模生产获得了稳定的支撑;“无头衔管理”给内部运作加了润滑油,“高工资+福利”使工人有尊严地用心工作;长期积累下来的流程分解、优化经验最终导致了惊人的创新。

  世界上第一条流水装配线出现在1913年4月1日的福特汽车工厂,其想法来自芝加哥食品包装厂用来加工牛排的空中滑轮。早期的流水线上装配的是底盘,很快整车都在流水线上装配了。传动速度经过了反复试验。

  流水线的原则是:

按照操作程序安排工人和工具,这样,在整个走向成品的过程中,每个部件都将经过尽可能最短的距离; 运用工作传送带或别的传送工具; 运用滑动装配线,需要装配的零件放在最方便的距离处。 以流程为本、保证流程本身的顺畅和效率是其精髓。运用这些原则,工人减少了无谓的思考和停留,把动作的复杂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几乎只用一个动作就完成一件事情。

  工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到底有多大的效用?

  工人装配一台飞轮磁石电机曾经需要20分钟,后来工作被分解成29道工序,装配时间最终降低到5分钟,效率提高了四倍;直到1913年10月,装配一台发动机还要十个小时,半年后用传动装配线降低到六小时。福特公司后来日产量达四千辆,工人还不到5万——如果没有流水线,将不得不雇佣20多万人。

  借助流水线,亨利·福特“单一品种、超大规模”的战略得以实施。T型车在二十年内生产了1500万辆,汽车从五六千美元的“富人专利”变成了几百美元的大众消费品。

发布于 2023-01-03 17:3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黑幼龙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