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再看你一眼
再看你一眼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1 浏览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灭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全国各地先后组建了很多适合本地发展的航空应急管理组织,能够用于灭火的飞行器种类也越来越多,直升飞机、旋翼飞机、固定翼无人机通过挂载大型灭火弹实施灭火工作,但是灭火弹通常体型较大、重量较重,灭火弹挂载不稳不仅会影响飞行器的航行,而且会降低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飞行器挂载及释放灭火弹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结构简单、承载力强,能保证灭火弹可靠挂载及顺利释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底面沿灭火弹安装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支撑块,支撑块上安装有能够顶紧灭火弹表面的调节螺钉,两个支撑块之间设置两个用于连接灭火弹前后弹体吊耳的挂钩,两个挂钩的连接结构相同,挂钩的中部安装在挂钩轴上,挂钩的尾部开槽并通过挂钩凸轮转轴安装挂钩凸轮,挂钩的开槽部位横穿安装摆臂,摆臂的一端安装在摆臂轴上,另一端开槽并通过摆臂凸轮轴安装摆臂凸轮,摆臂与挂钩凸轮配合的面加工有波浪形凹槽;摆臂凸轮与表面加工有凹槽的止动块配合,止动块通过止动转轴安装在主壳体内;两个挂钩所连止动块的顶部通过一根连杆铰接,连杆的中部铰接在拨叉上,拨叉被电磁铁带动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挂钩的中部与固定在壳体内部的拉簧相连接,挂钩打开时要克服拉簧的拉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主壳体内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置有与挂钩的钩头相配合的挡板;所述的限位块安装在限位轴上,限位轴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限位扭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主壳体内部设置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设置在限位块上的凸台进行配合,当限位块旋转时,凸台压在接触开关上使接触开关闭合,将信号反馈给控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控制板设置在主壳体内部,控制板采集接触开关信号并向电磁铁发送指令。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臂轴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摆臂扭簧,止动转轴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止动扭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主壳体顶部沿灭火弹安装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固定螺钉和第二固定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的尾部通过插头拉簧连接用于配合安装灭火弹的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的一端加工为三角形的支撑结构,所述三角形的一条边延伸至连杆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主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拨叉配合的释放挡杆,释放挡杆通过释放轴安装在释放固定座上,所述的释放轴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释放扭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双挂钩设计与灭火弹前后弹体吊耳相配合,一方面能够挂载重型灭火弹,另一方面将灭火弹重心置于挂载装置双吊耳中心,可以使装置上的灭火弹挂载后更加平稳、牢靠。本装置通过单个电磁铁旋转带动连杆,然后使前、后两端的止动块运动,进而使灭火弹脱钩,脱弹过程中双挂钩同时动作,能保证灭火弹顺利释放,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摆臂凸轮采用简支梁设计安装在摆臂上,挂钩凸轮采用简支梁设计安装在挂钩上,这样可以有限的空间和结构上内承受很大载荷。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连杆的一端加工为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三角形的一条边延伸至连杆的另一端,增强承载能力,在不明显增加结构复杂度的前提下保证灭火弹可靠挂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灭火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主壳体;2-止动块;3-止动扭簧;4-止动转轴;5-支撑块;6-调节螺钉;7-限位块;8-限位轴;9-限位扭簧;10-挂钩;11-拉簧;12-释放轴;13-释放轴;14-释放挡杆;15-释放扭簧;16-释放固定座;17-拨叉;18-电磁铁固定座;19-电磁铁;20-控制板;21-连杆;22-摆臂凸轮;23-摆臂凸轮轴;24-挂钩凸轮转轴;25-挂钩凸轮;26-摆臂扭簧;27-第一固定螺钉;28-第二固定螺钉;29-插头拉簧;30-插头;31-摆臂;32-接触开关;33-摆臂轴;34-上盖;35-灭火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挂钩机载灭火弹挂载与释放装置,括主壳体1,主壳体1的底面沿灭火弹35安装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支撑块5,支撑块5上安装有能够顶紧灭火弹35表面的调节螺钉6,如图3所示,两个支撑块5之间设置两个用于连接灭火弹35前后弹体吊耳的挂钩10。主壳体1顶部沿灭火弹35安装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固定螺钉27和第二固定螺钉28。主壳体1的尾部通过插头拉簧29连接用于配合安装灭火弹35的插头30。

本实用新型两个挂钩10的连接结构相同,挂钩10的中部安装在挂钩轴12上,挂钩10的尾部开槽并通过挂钩凸轮转轴24安装挂钩凸轮25,如图4所示,挂钩10的中部与固定在壳体内部的拉簧11相连接,挂钩10打开时要克服拉簧11的拉力。主壳体1内部设置有限位块7,限位块7上设置有与挂钩10的钩头相配合的挡板;限位块7安装在限位轴8上,限位轴8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限位扭簧9。挂钩10的开槽部位横穿安装摆臂31,摆臂31的一端安装在摆臂轴33上,另一端开槽并通过摆臂凸轮轴23安装摆臂凸轮22,摆臂31与挂钩凸轮25配合的面加工有波浪形凹槽,如图2所示,摆臂凸轮22与表面加工有凹槽的止动块2配合,止动块2通过止动转轴4安装在主壳体1内;摆臂轴33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摆臂扭簧26,止动转轴4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止动扭簧3。两个挂钩10所连止动块2的顶部通过一根连杆21铰接,连杆21的中部铰接在拨叉17上,拨叉17被电磁铁19带动旋转。

主壳体1内部设置有与拨叉17配合的释放挡杆14,释放挡杆14通过释放轴13安装在释放固定座16上,释放轴13上安装有提供复位力的释放扭簧15。

主壳体1内部设置有接触开关32,接触开关32与设置在限位块7上的凸台进行配合,当限位块7旋转时,凸台压在接触开关32上使接触开关闭合,将信号反馈给控制板20。控制板20设置在主壳体1内部,控制板20采集接触开关32信号并向电磁铁19发送指令。

连杆21的一端加工为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三角形的一条边延伸至连杆21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挂架采用双挂钩结构,电磁铁19动作时,通过连杆21带动两个挂钩10同时动作。挂灭火弹35时,灭火弹35上的两个吊耳同时向上顶住限位块7和挂钩10,此时限位块7逆时针旋转,挂钩10顺时针旋转,止动块2和摆臂31在分别在各自扭簧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当摆臂凸轮22滑到止动块凸台上,挂钩凸轮25旋转到摆臂31的斜面上,灭火弹35的吊耳被挂钩10挂上。此时挂钩10竖直,限位块7上有凸台,限位块7旋转时,凸台压在接触开关32上,接触开关32闭合,同时把信号反馈给控制板20,控制板20给上位机发出信号,灭火弹35已经处于挂上状态。挂灭火弹35时前面后挂钩和后面挂钩同时动作。投灭火弹35时,控制板20给电磁铁19释放信号,电磁铁19逆时针旋转,电磁铁19带动拨叉17旋转,拨叉17带动连杆21逆时针旋转,连杆21带动前面的止动块2和后面的止动块2同时旋转,此时,前面的摆臂凸轮22、挂钩凸轮25和后面的摆臂凸轮22、挂钩凸轮25同时顺着前面的止动块2、后面的止动块2和前面的摆臂31、后面的摆臂31旋转,灭火弹35脱离,此时限位块7在限位扭簧9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限位块7上的凸台与接触开关32分离,控制板20上检测出接触开关32的信号断开,控制板20发给上位机弹已脱离信号。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挂载重型灭火弹,另一方面将灭火弹重心置于挂载装置双吊耳中心,可以使装置上的灭火弹挂载后更加平稳、牢靠。摆臂凸轮采用简支梁设计安装在摆臂上,挂钩凸轮采用简支梁设计安装在挂钩上,这样可以有限的空间和结构上内承受很大载荷。

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该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若干简单的修改和替换,这些修改和替换也均属于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布于 2023-01-07 01:1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再看你一眼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