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与流程

mayqueen
mayqueen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2 浏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管理系统,具体是一种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8号文《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1、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做好日常检查、维保监督、应急处置,保障电梯使用安全;2、推动维护保养模式转变,依法推进按需维保,推广“全包维保”、“物联网+维保”等新模式,加强维保质量监督抽查,提升维保质量。

2019年5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1.推广“物联网+维保”。

维保的目的是保证电梯的安全状态,一直以来实施的时段性电梯维保规范本身明显缺乏科学性,没有给机械设备确定保养时间,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本来应该根据设备本身运行状况做必要的适时检查、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这是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及其常态化的工作。为此,需要对现有的电梯管理系统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本系统能严格、精准监控电梯的使用状况,以便对电梯进行相应的维保措施,即使电梯使用未达到按需维保设定值也能自动生成传统定期维保。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包括

电梯数据采集模组,用于采集电梯至少一项使用状态数据;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设置于电梯本体上;

电梯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电梯至少一项使用状态数据;所述电梯数据统计模块安装于电梯本体上;

数据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电梯本体与控制平台之间的通讯连接;

电梯大数据模块,用于将针对电梯档案信息计算出电梯合适的按需维保建议参数和最长固定维保建议周期,以便维保人员根据按需维保建议参数拟定相应按需维保参数和最长固定维保周期;所述带您提大数据模块设置于控制平台上;

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用于将统计的使用状态数据与按需维保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拟定相应的维保任务;当使用状态数据达到或超过按需维保参数时,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自动切换到主动维保模式;所述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设置于控制平台上;

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当使用状态数据未达到按需维保参数时,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自动切换到定期维保模式;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和/或电梯数据统计模块通过数据通讯模块与控制平台上的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梯大数据模块、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和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分别设置于控制平台上;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电梯数据统计模块和数据通讯模块分别设置于电梯本体上。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用于采集电梯本体运行距离的行程监测模块;所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维保运行距离。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用于采集电梯本体上电梯线缆折弯次数的折弯监测模块;所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维保折弯次数。

所述电梯本体包括设置于轿厢上的轿厢门和设置于楼层上的厅门;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用于采集轿厢门和/或厅门开关门次数的开关门监测模块;所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轿厢门开关门次数和/或厅门开关门次数。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用于采集电梯本体上刹车装置抱闸次数的抱闸监测模块;所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维保抱闸次数。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用于采集电梯本体故障次数的报障监测模块;所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维保故障次数。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用于采集电梯本体运行速度的速度监测模块;所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运行速度参数。

所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用于统计电梯本体投入使用时间的使用时间监测模块;所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维保运行时间和最长维保周期。

一种使用上述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录入与电梯本体对应的电梯档案信息;

步骤B,电梯大数据模块针对电梯档案信息计算出电梯合适的按需维保建议参数;维保人员根据按需维保建议参数自定义设置电梯本体的按需维保项目、及与按需维保项目对应的按需维保参数;

步骤C,电梯数据采集模组实时采集电梯本体每次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对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累计管理,以计算出电梯本体的使用状态数据;

步骤D,当最长固定维保周期内、使用状态数据中一项以上数据达到或超过相应的按需维保参数时,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本体切换到主动维保模式以生成相应的维保任务,并下发该维保任务给相关的维保人员;当达到最长固定维保周期时,尽管使用状态数据中全部数据未达到按需维保参数,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自动切换到定期维保模式以生成相应的维保任务,并下发该维保任务给相关的维保人员。

还包括步骤E,当维保人员完成维保任务时,系统人工或自动重置电梯本体的使用状态数据,以进行重新累计管理。

步骤A中录入的电梯档案信息包括电梯品牌、电梯梯龄、电梯使用类型、电梯所在物业类型等。电梯使用类型包括货梯、客梯、客货梯、观光梯等;电梯所在物业类型包括医院、广场、小区、学校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采集、监测电梯的各项实时运行数据,并对该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电梯的使用状态数据,通过比对确定使用状态数据是否达到按需维保参数,若使用状态数据中的一项以上数据达到按需维保参数中相应的参数时则说明需要实施维保,进而实现维保的智能管理;保证电梯得到定期维保处理,而且维保人员可清楚达到相应维保参数的具体项,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保,在保证维保效果的基础上可减轻维保人员的工作量;经过有效的维保管理,保证电梯正常使用,大大降低电梯因逾期维保而出现事故的几率。本系统弥补了当前大数据维保不够成熟的问题,弥补了按需维保不兼容周期维保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自定义设置按需维保参数的界面。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包括

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用于采集电梯至少一项使用状态数据;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设置于电梯本体1上;

电梯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电梯至少一项使用状态数据;电梯数据统计模块安装于电梯本体1上;

数据通讯模块4,用于实现电梯本体1与控制平台5之间的通讯连接;

电梯大数据模块,用于将针对电梯档案信息计算出电梯合适的按需维保建议参数和最长固定维保建议周期,以便维保人员根据按需维保建议参数拟定相应按需维保参数和最长固定维保周期;带您提大数据模块设置于控制平台5上;

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用于将统计的使用状态数据与按需维保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拟定相应的维保任务;当使用状态数据达到或超过按需维保参数时,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自动切换到主动维保模式;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设置于控制平台5上;

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当使用状态数据未达到按需维保参数时,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自动切换到定期维保模式;

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和/或电梯数据统计模块通过数据通讯模块4与控制平台上的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连接;电梯大数据模块、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和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分别设置于控制平台上;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电梯数据统计模块和数据通讯模块4分别设置于电梯本体1上。

进一步地,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包括用于采集电梯本体1运行距离的行程监测模块、用于采集电梯本体1上电梯线缆折弯次数的折弯监测模块、用于采集轿厢门和/或厅门开关门次数的开关门监测模块、用于采集电梯本体1上刹车装置抱闸次数的抱闸监测模块、用于采集电梯本体1故障次数的报障监测模块、用于采集电梯本体1运行速度的速度监测模块、用于统计电梯本体1投入使用时间的使用时间监测模块等。本系统中的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可分别采集电梯运行行程、线缆折弯次数、轿厢门开关门次数和/或厅门开关门次数、刹车装置抱闸次数、故障次数、运行速度、投入使用时间等信息数据,进而有效的对电梯进行监管,确保电梯正常运行,保证维保人员使用安全。电梯运行行程实际是电梯本体1的总运行公里数,正如汽车达到一定的公里数就需要进行保养一样;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线缆需要完成相应的折弯动作,导致电梯线缆容易劳损、加速老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并定期维保;电梯本体1包括设置于轿厢上的轿厢门和设置于各楼层上的厅门,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门2和/或厅门需要频繁完成开关动作,导致内部零件容易磨损,而轿厢门2和厅门共同组成唯一的逃生出口,因此轿厢门2和/或厅门是否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并定期维保;电梯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刹车装置完成刹车动作,同样地其需要频繁使用,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并定期维保,抱闸次数具体为电梯系统控制刹车装置中接触器吸合和释放次数;电梯日常使用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同的故障,若保障次数过多则意味着电梯使用状态不佳,所以需要对保障次数进行监测;电梯正常使用时的运行速度会在设定范围内,当电梯存在故障或老化等现象时,实际运行速度可能会超出设定范围,因此需要对实际运行速度进行监测;部分区域中的电梯的使用率较高,导致电梯投入使用时间未达到维保周期、内部零件就已经达到需要维保的老化程度,因此需要设置维保运行时间监测电梯的实际运行时间;部分区域中的电梯的使用率可能较低,导致电梯处于闲置状态的时间较长,尽管如此但零部件的老化现象还是会存在的,所以需要对电梯的投入使用时间进行监测并定期维保。

进一步地,按需维保参数包括维保运行距离、维保折弯次数、维保开关门次数、维保抱闸次数、维保故障次数、运行速度参数、最长维保周期等,上述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设定。对应地,管理时系统会将行程监测模块采集到电梯本体1的实际运行距与维保运行距离进行比对、将折弯监测模块采集到电梯线缆的实际折弯次数与维保折弯次数进行比对、将开关门监测模块采集到的轿厢门2和/或厅门的实际开关门次数与维保开关门次数进行比对、将抱闸监测模块采集到的实际抱闸次数与维保抱闸次数进行比对、将保障监测模块采集到的累计保障次数与维保故障次数进行比对、将速度监测模块采集到的实际运行速度与运行速度参数进行比对、将使用时间监测模块采集到的实际使用时间与维保运行时间进行比对、将使用时间监测模块采集到的投入使用时间与最长维保周期进行比对。通过将采集数据与相应的维保参数进行比对可有效明确电梯本体1的使用状况,以便拟定相应的维保任务。按需维保周期一般是根据电梯检验报告(年检)结果和/或电梯年龄作为参考进行设定;如果电梯检验报告(年检)结果良好和/或电梯年龄较小,那么可以适当延长电梯的按需维保周期,以降低维保成本;如果电梯检验报告(年检)结果较差和/或电梯年龄较大,那么可适当缩短电梯的按需维保周期,以确保电梯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参见图3,自定义设置按需维保参数的界面展示有多个自定义项,自定义项包括维保运行时间、维保运行距离、维保抱闸次数、维保开关门次数、最长维保周期、达标N项生成维保任务;各自定义项相应的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设置,系统经计算得出建议值、以为维保人员提供参考。自定义设置按需维保参数的界面还有“仅应用当前电梯”和“应用到本小区所有电梯”的选项。

上述电梯按需维保智能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保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正确安装在电梯本体1上,且保证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正常运行,电梯本体上的电梯系统连接控制平台;维保人员录入电梯本体1对应的电梯档案信息;

步骤B,电梯大数据模块针对电梯档案信息计算出电梯合适的按需维保建议参数;维保人员根据按需维保建议参数自定义设置电梯本体1的按需维保项目、及与按需维保项目对应的按需维保参数;其中,自定义设置的按需维保项目包括:维保运行距离、维保运行时间、维保开关门次数、维保折弯次数、维保抱闸次数、累计故障次数等;

步骤C,电梯数据采集模组3实时采集电梯本体1每次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对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累计管理,以计算出电梯本体1的使用状态数据;使用状态数据包括与自定义设置的按需维保项目对应的数据;

步骤D,当最长固定维保周期内、使用状态数据中一项以上数据达到或超过相应的按需维保参数时,电梯按需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本体1切换到主动维保模式以生成相应的维保任务,并下发该维保任务给相关的维保人员;当达到最长固定维保周期时,尽管使用状态数据中全部数据未达到按需维保参数,电梯定期维保管理模块将电梯自动切换到定期维保模式以生成相应的维保任务,并下发该维保任务给相关的维保人员。

步骤E,当维保人员完成维保任务时,系统人工或自动重置电梯本体1的使用状态数据,以进行重新累计管理;维保人员还可根据电梯本体1的实际使用状况重新设定相应的按需维保参数,当然维保人员实施上述操作需要有相应的权限。

进一步地,步骤A中录入的电梯档案信息包括电梯品牌、电梯梯龄、使用地域(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及不同使用场所等环境因素对电梯均有影响)、需要运行的楼层层数、电梯使用类型、电梯所在物业类型等。电梯使用类型包括货梯、客梯、客货梯、观光梯等;电梯所在物业类型包括医院、广场、小区、学校等。

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发布于 2023-01-07 02:0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mayqueen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星巴克使用过期产品遭质疑,资本“薅羊毛”薅上瘾?
特劳特营销十要:精灵驾到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来源
德鲁克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启示
让知识型员工自我管理
关于时间管理与安排的思维导图
时间管理的意义
时间管理的原则(六大原则详细版)
大学生时间管理对策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