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市面上的硅胶模具大多是人工压合型,这类模具需要人工添加液态硅胶,因此生产效率低,工业全自动化的理念相悖;射出型的硅胶注塑模具能提高生产效率,取代人工添加液态硅胶,但是由于液态硅胶具有热固性,市面上的硅胶注塑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总有少量液态硅胶在模具的流道中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凝固成型。现有的硅胶模具的硅胶流道,硅胶在流道内流动时,可能由于流道较为单一,不能进行分流,导致硅胶过于密集,造成硅胶结块堵塞流道的情况,且无法对硅胶在流道内流通的份量调整,使得使用人员不方便操作,影响产生效率。因此,有待设计一种可以达到分流效果的硅胶模具。技术实现要素:[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起到良好的分流作用。[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通过导向柱与上模相连;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座内分别设置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的上模仁和下模仁共同形成型腔,所述的上模表面设置硅胶入料口;所述的硅胶入料口与流道连通;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与硅胶入料口之间设置有按压往复机构;所述的安装座底部设置有流道室;所述的流道室内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与硅胶入料口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与安装座相互连通。[0005]优选的,所述的硅胶入料呈圆柱形;所述的硅胶入料口下侧开设有若干长条孔;所述的按压往复机构包括固定凸沿和弹簧。[0006]优选的,所述的长条孔沿所述硅胶入料口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固定凸沿分布于所述的硅胶入料口外侧;所述的弹簧连接于固定凸沿与安装座底部之间。[000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互隔离;所述的第一腔室底部与第一流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上下分布。[000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的硅胶入料口通过按压运动于通孔之内。[0009]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腔室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连接有浇铸口。[0010]优选的,所述的硅胶入料口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凸沿;环形凸沿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侧壁相接触或分离。[0011]优选的,所述的上模表面设置有滑动卡扣;所述的硅胶入料口周向上设置有定位凸起。[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胶入料口,可以根据需要按压调整硅胶入料口与每个硅胶入料流道的连通,从而达到分流的目的。当液态硅胶实现分流之后,会从不同的浇注口流进型腔内,防止流量过大所引发的流道堵塞。同时,拆卸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对硅胶入料口进行清洗、疏通。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5]图3为a部放大示意图。[0016]图中,1为下模座,2为导向柱,3为上模,4为硅胶入料口,4.1为长条孔, 4.2为固定凸沿,4.3为弹簧,4.4为环形凸沿,5为安装座,6为第一腔室,7为第二腔室,8为通孔,9为第一流道,10为第二流道,11为隔板。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8]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0019]参见图1-图3,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包括下模座1;所述的下模座通过导向柱2与上模3相连;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座内分别设置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的上模仁和下模仁共同形成型腔,所述的上模表面设置硅胶入料口4;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安装座5;所述的安装座与硅胶入料口之间设置有按压往复机构;所述的安装座底部设置有流道室;所述的流道室内划分为第一腔室6和第二腔室7;所述的第一腔室6与硅胶入料口连通。[0020]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硅胶入料口4呈圆柱形;所述的硅胶入料口下侧开设有若干长条孔4.1;所述的按压往复机构包括固定凸沿4.2和弹簧4.3。[002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硅胶入料口4未收到按压时,其表面的长条孔位于第一腔室6之内,进入的液体硅胶便会通过长条孔进入到第一腔室之内,然后再从第一流道进入到型腔之内。通过按压硅胶入料口4,使得硅胶入料口4可整体向下运动,此时长条孔不仅与第一腔室连通,还与第二腔室连通,当流量较大是,便可通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进行分流。[0022]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硅胶入料口4贯穿安装座5底部;所述的长条孔4.1沿所述硅胶入料口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固定凸沿分布于所述的硅胶入料口外侧;所述的弹簧连接于固定凸沿4.2与安装座5底部之间。[0023]具体的,当硅胶入料口受到的按压消失后,由于弹簧的原因,会自动复位。[0024]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第一腔室6和第二腔室7之间通过隔板11分离;所述的第一腔室底部与第一流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上下分布。[002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6和第二腔室7的底部侧板均为倾斜式设置,这样能够便于液态硅胶进入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然后再从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接的浇注头流入道型腔内。[0026]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隔板11上设置有通孔8;所述的硅胶入料口通过按压运动于通孔之内。[0027]具体的,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1起到分割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为硅胶入料口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隔板11也起到第一腔室底板的作用。[0028]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第一腔室6与第一流道9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7与第二流道10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连接有浇铸口。[0029]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硅胶入料口4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凸沿4.4;环形凸沿与所述隔板11的下侧壁相接触或分离。[0030]进一步的说,所述的上模表面设置有滑动卡扣;所述的硅胶入料口周向上设置有定位凸起。[003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卡扣可以平移于上模表面,当硅胶入料口4按压下降之后,推动滑动卡扣,使其卡接于硅胶入料口表面的定位凸起上,可以防止于硅胶入料口向上弹起。这种滑动卡扣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在不再赘述。[003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