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圈的特点

桔子花瓣
桔子花瓣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8 浏览

 无差别圈的特点

  巴纳德针对权力接受论的问题,为了确定正式的组织秩序,提出了“无差别圈”的概念。他认为:如果按命令被接受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三类:一为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二为模棱两可,中立性的;三为毫无问题可以接受的。第三类情况,就属于“无差别圈”。

  领导者的命令不受下属个人立场的影响而被接受的范围称为“无差别圈”。巴纳德指出:“无差别圈”的大小取决于给个人的诱因超过个人的负担或牺牲的程度。个人对组织的一体感决定于这种程度。这里的“负担或牺牲”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做出的贡献,“诱因”是指组织对其成员的贡献所支付的代价,如晋级、奖励、提工资等。对成员个人来说,当诱因和贡献相等或超过贡献时,就产生与组织进行协作的愿望,产生同组织的一体感。当诱因大于贡献时,部下可得到的诱因越多,“无差别圈”就越大,领导者就获得了更大的权限。相反,当诱因越小于贡献时,“无差别圈”就越小,领导者就获得更小的权限。

  此外,“无差别圈”的大小还取决于集团的态度。若组织的命令被拒绝,对通过参加组织以获取更多好处的个人来说是个威胁。因此,大部分组织成员对维护属于“无差别圈”的一切命令的权限都表示强烈的关心。集团的共同利益影响个人的态度,组织成员通常都有维护领导者命令权限的趋向。

发布于 2023-01-09 10:1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桔子花瓣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无差别圈的概念
无差别圈的特点
无差别圈领导者的权限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