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怎么做 设备管理中的分类分级管理的3大目的解析
在各种各样的管理体系中,很关键的是体系的过程方法问题,诸如“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由于设备的多样性、管理的复杂性,它还适用分类分级的管理方法。
01
分类分级管理的概念及目的
分类分类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分级分级是指对同一类事物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级别。事物分级后,事物的原有属性没有发生改变。
分类和分级管理的目的不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分级的本身,而在于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事物进行管理,使之主次分明、易于管理、提高效率、有的放矢。
02
分类分级管理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1、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业务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图纸资料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点巡检管理、异动管理、处置管理、检修管理、事件管理、备件管理、费用管理等。
设备可以按照属性、性质、用途等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按照设备的性质可以将设备分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特种设备土建设备、车辆设备、环保设备、能源设备等。
同时,按照设备的重要程度,并按照一定标准,可以将设备分为关键设备(A级)、重要设备(B级)、一般设备(C级)、次要(D级)设备等四级。
按照设备的来源,可分为自购,租赁,借用等;
对设备资料的分类,按资料重要程度可分资料保管密级:高,中,低或无;按资料用途来分可分为:设备操作手册,设备证书,设备结构图,设备安装说明等等。
因为设备的多样性复杂性,对设备按不同作用或不同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可以对全厂设备进行有效快速的梳理,使全厂设备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2、维修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维修是设备管理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们为了管理设备故障,一般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一个分类,如:按照发生事故的设备属性可分为机械设备事故、电气设备事故、自动化设备事故、液压设备事故等;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磨损失效类、泄漏失效类、断裂失效类等。凡此种种,还可以有很多分类方法。
再来说设备故障的分级,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照故障的时间长短和影响生产的紧急程度,经济损失大小等把事故分为ABCD四个等级或紧急,严重,一般等级。
对设备故障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的目的是:①为维修员的维修提供便利,不同类别的故障可能存在相同的原因,只要维修员在故障库中搜索就可以快速定位到同类故障中,有解决方法进行参考有利于快速解决故障;②易于统计分析,统计出各种类别和级别事故的分布情况,分析出造成事故的原因、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进行预防。
3、保养与巡检分类分级管理设备点巡检可以分为日常点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根据巡检类型可分为年度巡检、日巡检、周巡检、月巡检、季巡检等等。设备的保养同样可以如此分类。
那么对设备进行分类和分级之后,怎么实施管理呢?
不同类别和级别的设备采用差异化资源配置,如维修费用投入、人员的投入、维修备件的投入,都应根据设备的类别和级别区别对待。不同类别和级别的设备采用差异化维护策略,如四大标准的审批、检修质量管控、事故的处置与分析等,也应根据设备的类别和级别区别对待。设备一旦分类分级后,各项业务就有对应的清晰的流程,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明确的职责。因此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同我们推崇的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一样,是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