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工作中的「撕扯感」?

qwer1171216
qwer1171216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3 浏览

如何摆脱工作中的「撕扯感」?

来源| 志忠

你有过那种「撕扯感」吗?

所有的同事追着你要结果,

当你正要专心做事的时候,又源源不断冒出新的事情将你打断。

当你问他们什么时候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回复你今天就要。

......

你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半天,却被领导贴上「不出活」的标签。

你内心想的是我已经尽可能的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了,除此之外你还在努力读书、报课,不断提升自己。

尽管如此,你还是摆脱不了被一堆事情牵着走的状态,好像工作中除了打杂就是打杂。

你太累了,当你受不了这种撕扯,就会想要逃离。这时,你想到的就是离开现有环境,休息一下,然后再次出发。

在反复挣扎过后,你发现换环境也改变不了。因为,你逃避的困难最终都会拐着弯回来找你,逼着你继续迎接挑战,直到你真正战胜它。

「撕扯感」的来源是什么?

其实是他人要求的我、理想中的我对现在真实的我形成的双重压迫。

他人对我提出要求,我有对应的责任去达成,如果做不到就是我能力不行。理想中的我,要求自己要超越他人的要求,要更加完美。而现在真实的我距离两者相去甚远。

一边想着再努力努力应该可以做到,一边想着被压着喘不过气想要逃离。两种想法在脑子里快要把你撕碎,这就是撕扯感的来源。

本质上撕扯感就是你没有足够的心力和能力处理你面对的困境。

那怎么摆脱「撕扯感」?

我们分别从心态调整、价值管理、有效闭环三方面说起。

01心态调整

困扰我们的根本原因在于: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

1.想不想是一个意愿的问题: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想改变自己?大致有两种:

拥有立等可取的巨大好处:

比如,挺多人都说自己想赚钱的,但其实他们是不想的。

本质就是在两个欲望的比较中,「我想挣钱」的欲望小于「我想舒服」。除非告诉他:只要做xxx,就能xxx,他们才可能会行动。

正在遭遇无法忍受的痛苦:

比如,今年公司的效益不好,年终考核的时间点快到了,要在考核到来之前做点什么,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形象。

在了解自己的意愿来源之后,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哪些是你真的想要?哪些是即使你不想要也无法回避的?

如果它是你真想要的,怎么办?

请把它具体描述出来,制定计划,抓紧行动。

如果是你不想要也无法回避的,怎么办?

不妨抱着这样的心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合理的预期,寻找最大的可能,尽最大的努力。

2.敢不敢是一个自信的问题:

面对困难和挑战总是下意识后撤一步:

这件事我没做过能做好吗?如果搞砸了怎么办?

公司里是不是有比我更合适的人来做,为什么要选我?

......

即便把事情完成了,你也认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你运气好,认为自己配不上。

这些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自信?主要原因有三点:

-缺乏自我认知

当我们被问到你的优缺点有哪些?我们讲起自己缺点的时候很容易列出一大堆,而在讲优点的时候却和挤牙膏一样艰难。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我们天然的倾向就是容易关注负面,忽视正面。

那怎么办呢?

其实,如果你仔细去整理,一定会发现你在某些事情上其实做的还不错。你要相信一定存在你能解决的某类问题。

积极主动的视角是可以锻炼出来的,我们把那些能正向证明自己的事情了解的越多,你的信心就越多。

-无法接纳自己

过于关注当前现状,你会很容易得出自己不行的结论,过于关注目标,会让完美的自己对你形成压迫。

当下的「果」是由过去的「因」造成的,我们应该在定好目标的前提下,更多关注在「进境」上,多问问自己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更好了一点?

我经常告诉自己,「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来鼓励自己。此刻做出改变,一切都来得及。

-外部评价催化

外人评价我们的时候,始终是站在「终点」的视角来考虑的。对于结果好的他们会夸赞,对于结果不好的他们会批评。

外部的声音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放大。

这些声音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过程中收获到的经验与感受,那会在你面临挑战的时候形成支撑。

3.能不能是一个训练的结果

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差距在于练习,我们往往注重「学习」两个字中的「学」,却对「习」有着重大的忽视。

不少人在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时,总是强调自己现状是缺乏能力的。多数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学习,最后他干的事情就只是学习了。

我们必须把自己从「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在行动」的状态。

不要一直停留在找更好的方法,接近目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做。永远都会有更好的方法,你用的最顺手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能力的高低其实和熟练度、洞察问题的深度有关,只有重复次数多了你才能更接近本质。

我们去向高手请教成功秘诀的时候,他们总会说一句:无他,唯手熟尔。要知道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而来的。

02价值管理

如果说调整心态环节是为了实现你从负面到正面的视角调整,从未知到已知的确定性积累而做的准备。下一步就是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进行充分的时间投入。

那么,什么是有价值的?

如果直接来看,那就是能帮你增进经验、获得提升、收获回报,那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

但是,如果没有结合自己的目标来看会怎样?

做的很多事的确有收获,但和我完成目标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长久下去,你很容易被这些「有价值的垃圾」占据时间,分散注意力,做了很多和目标无关的努力。

因此,价值还要与目标相挂钩。

由此可得:价值是实现目标的有效努力。

这个对你而言才是「价值」正确的定义。

那么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价值?

要从目标说起。

目标又分主动和被动,主动目标是“我要怎样”,被动目标是“要我怎样”

对于个人来说是目标的实现,对于公司来说是业务的增长。

当我要怎样与要我怎样重叠的时候,就是一个最理想的价值状态,两者会产生协同效应,会让你成长的速度加倍。

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不一定是重叠的,所以我们需要对「价值」进行管理。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四象限法帮助我们管理。

我将工作中,按照时间投入量和价值两个维度,分为四个象限:

时间投入少&价值高:作为重点立刻去做。

时间投入多&价值高:找人一起做

时间投入多&价值低:尽量避免去做

时间投入少&价值低:随手处理

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产出高价值的区域,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在对的目标上进行努力。

03有效闭环

很多人感慨自己一直在重复一样的事情,无法真正操盘一个项目,并为此苦恼。

在这里,我们用一张图来理解这背后的原因:

一件事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同时也由多个环节组成。这一个个环节,就相当于是构成一整个事情的拼图。只有吃透一个环节,才有机会进入到其他环节。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突破,就是因为他们每次在做同样的事情时,都像是在做一个全新的事情。

这背后就是缺乏积累,不够熟悉,甚至不够熟练,无法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结果。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有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浪费掉了。为了减少时间浪费,我们需要在关键点上提高闭环次数,直到我们能稳定的给出确定的结果,才有机会负责其他环节,甚至是整个事情。

那怎么做才能在关键点上提高闭环次数?就是复盘。

可以参考这个简单的模板:

我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它的过程如何,结果如何;

在整个过程中,我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反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点有哪些?好的感受、坏的感受分别是什么?

如果再经历一次,我会做出怎样的改变?

当下我对处理类似事情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法?

复盘的结果就是要达成一个目的:那就是无论面对什么事情,只要经历过一遍,你就必然产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哪怕不够好)。

当你再次经历的时候,你是有所依据,有所参考的,也能继续迭代。

当你积累足够深,做这件事越熟练,结果也就越确定。

发布于 2024-02-22 23:2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qwer1171216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