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今年生意难做的人,我有3个建议
来源|张良计
今年大家都在抱怨经济不好,行业下行,生意难做,那有没有破局的方法?
当然有。
今天分享3个很实用的建议,无论是职场上班还是创业做生意的朋友,认真读完都会有启发。
1. 寻找错位竞争的机会。
什么叫错位竞争?我举个例子。
最近,有个开广告公司的朋友来找我聊天,说自己找到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原来,上个月他新接了一个民营企业的客户,需要帮客户品牌拍一条广告宣传片。结果片子拍完之后,客户大老板非常满意,表扬说比他们之前找过的所有公司拍的片子都要好。
我朋友听到这样的评价,简直受宠若惊。
因为说实话,他并没有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按照创意水平来评价,他只能给这个片子打6.5分,刚过及格线。
那为什么客户觉得非常好呢?
这是因为这个客户之前找的公司,全都不是广告公司,而是各种千奇百怪的小公司。
比如他们找过那种网红达人的MCN机构,找过那种民间导演成立的小工作室,甚至还找过拍网络大电影的制作公司。
我并不是说这些公司不好,而是在拍品牌广告片这条赛道上,要论专业程度它们是没办法跟正规广告公司相比的。
无论是片子的创意概念,拍摄出来的质感,还是后期视频的剪辑,对品牌调性的把控,这些都是广告公司的强项。
然而,这个客户并不知道这一点。
因为在中国,拍广告片这个赛道,太复杂,水太深,什么公司都能插一脚,什么公司都会说我们能拍,我们能做。
可实际上片子拍出来的质感,风格,创意,不同公司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对客户而言,要弄明白这里头的条条框框,不在这个行业浸淫个十几年,是分辨不出来好坏的,所以很容易被忽悠,被欺骗。
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对客户而言很头大,但是对专业的公司而言,就是巨大的机会。
因为专业的公司,可以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来降维打击那些不专业的公司。并且越是市场庞大,越是从业者众多的赛道,错位竞争的机会越大。
这就好比顾客来到一条全是餐馆的美食街,想知道哪家餐馆最擅长做川菜,可能他要挨个餐馆打听和品尝才行,中间不可避免会踩很多坑。
可如果顾客手里有一本美食达人筛选过的【XX街川菜排行榜】,他只用在榜单里挑选就好了,这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你如果是川菜馆的老板,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出现在这个排行榜里,并且尽快让客户找到你,这样才能降维打击那些普通的小餐馆。
错位竞争的本质,是减少客户的决策成本。用你擅长的东西去和对手不擅长的东西竞争,让客户用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得到更正确优质的服务。
这里面的关键,是信息差。
客户不知道,你也知道客户不知道,所以你要想方设法让客户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才是他应该花钱的。
越是信息差大的行业,越需要有专业的解决方案来抹平这个信息差。
这和田忌赛马的思路是一样的。
如果你觉得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竞争太激烈,太卷,不妨换个视角,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市场,那里的人工成本更便宜,那里的技术水平还很初级,那里的竞争对手还很原始,那里的客户还没有见识过好东西。
比如一线大城市已经很成熟的产业,在三四线,甚至县城农村有没有这个需求?
比如年轻消费者已经饱和的市场,在中年甚至老年消费者那里有没有机会?
比如在国内已经成为红海的行业,在海外会不会是一片新蓝海?
很多时候,你仅仅是换个区域,换个赛道,换个客户,就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就像我朋友公司的这个案例一样,当客户见识了专业广告公司拍出来的片子时,就不会考虑和那些不专业的公司合作了。
因此他才说,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后就专攻这种类型的客户。
所以你看,在抱怨市场难做之前,问问自己,有没有先把市场研究透。
2.去解决难且贵的问题。
哈佛商学院课本里有个经典故事,叫“最贵的螺丝”。
大意是说一家汽车企业的生产线某天突然出现问题,厂长找遍了技术员来排查都没找到原因。
后来老板花大价钱请来一位已经退休的老专家,这个专家在生产线上观察摸索了两天,最后拿着扳手把一颗不起眼的螺丝拧紧了一些,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大家都看傻了,说就这么简单?我们辛辛苦苦排查了一个星期都没找到问题,结果就是一颗螺丝?甚至还有人替老板不值,花这么多钱最后就是拧了一颗螺丝,太不划算了。
你猜这个专家怎么说?
他说,你们只看到我拧紧了一颗螺丝,但在拧这颗螺丝之前我需要调动我过去50多年的经验去反复检查,思考和测算。一台机器有成千上万颗螺丝,在我拧到这颗螺丝之前,你怎么知道是哪一颗螺丝出了问题?这些背后的东西,你觉得价值几何?
后来老板爽快地付了钱。
这个故事给到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
你要学会去解决那些难且贵的问题,而不是处理多但便宜的问题,就像这颗螺丝一样。
很多人做事会不自主地陷入到“堆量思维”里,觉得做的多,就一定价值高,这是个误区。
加班加的多,不代表加班的价值就高。如果加班都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杂事、填写无关痛痒的表格,永远不可能得到老板的关注。
方案做的多,不代表方案的价值就高。你只有把方案成功卖给客户,卖给老板才有价值。否则做再多都只是你的个人经验,不能变现。
客户跑的多,不代表你的价值就高。一个月跑了几百个客户都没有成交一单,那还不如跑五六个客户就能成交的人。
记住,苦劳做100件也比不上功劳1件。
律师,金融,咨询这些行业为什么收费高?一个PPT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已经超过了一个小公司的年利润。
因为他们专注解决客户难且贵的问题。
比如,重新设计一家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冗余,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率。
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花几百万,但带来的效率提升却能给企业节约上千万的人力成本。
再比如,开拓一条新产品的市场赛道。
光是前期调研市场就花费巨大,这还不算产品研发,品牌宣传,生产运营的资金投入。但如果做成功了,可以为企业创造上亿的营收利润。
发现没有,难且贵的问题都有什么特征?
第一,收益预期远超支出成本。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客户找你要花1万块,你却能帮他赚10万块,你觉得客户会不会嫌你贵?
必然不会。
但你要仔细想想,自己有没有本事帮客户赚这10万块,你要付出哪些努力,具备哪些专业,拥有哪些技能和经验,而不是抱怨客户连1万块都不愿意花。
一旦你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为客户带来五倍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那么没有人会质疑你的价格贵。
第二,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为什么芯片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的收入都特别高?因为这都是技术高精尖行业,不是谁都能做,更不是谁都能做好。
有了技术壁垒,就等于有了价值稀缺性。
物以稀为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你能做的事情别人同样能做,那你就要和人家比价格,一比价格必然大家都要降价。
但如果整个市场就你能够做这件事,就你能把质量做到顶尖水平,那么你就拥有定价权,自然就更值钱。
第三,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
一旦一个问题能被迅速解决,必然会给人产生一个印象,那就是它很简单,不值得什么钱。
就像前面那个拧螺丝的案例一样,大家只看到专家拧了一颗螺丝就把问题解决了,如果不解释的话,没人会觉得一颗螺丝值得花这么多钱。
但实际上在拧这颗螺丝之前,专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拧了成千上万颗螺丝,才最终得到了这“一颗螺丝”的经验。换句话说,你买的不是拧这一颗螺丝的价钱,而是买的专家一辈子厚度的工作经验。同理,医生,律师这些职业为什么越老越吃香?因为从业时间越久,积累的案例经验越多,拥有的行业见识越广,越容易解决疑难杂症问题,自然会给客户带来安全信赖感。
记住,你的价值,是由你解决的问题的价值来决定的。所以说,去专注那些需要长期经验积累的问题。且需要的经验越专业门槛越高,你解决问题所产生的价值才会越高。这,就叫难且贵。
3. 挤掉自己身上的水分。
我很喜欢讲中介的故事,因为生活中我和各种中介都打交道,时间一久我就发现,中介这一行的上下限差别极大。
以买房来举例,低端的房屋中介,干的都是传话筒的活。
客户需要什么房子,他就去公司内网搜一轮,然后打印出来一大堆房子推荐给客户。至于这些房子好不好,是不是适合这个客户,管他的,先推了再说。
这种中介,说句不好听的,是个人都能干。这种服务还要收取中介费,水分太多,当然不划算。
而专业的中介,做的是信息整合,信息筛选和信息转化,输出的是一揽子专业的解决方案。
专业中介不会一上来就跟你说我手里有哪些房子,而是先听你的具体需求,然后围绕这些需求做一份详尽的需求列表。
在这个列表里,他会对你的买房需求进行各个维度的拆分和排序。
比如地段、楼龄、楼层、周边配套、未来升值潜力等等。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梳理出你核心的需求,你可以商量变动的需求,以及你无所谓的需求。
专业中介会帮你更清楚地认知自己买房的现状,然后对症下药,拿出第二张表,房源匹配表。
在这张表里,有不同等级的房源推荐,这些等级并不都是按价格来排序,而是优先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其次满足可变动需求,最后综合算出一个得分来依次排序。
试想一下,这一套流程下来客户什么感觉?
你真的很懂我,为我考虑,而不是极力想促成交易赚我的中介费。为这样的服务付费,客户心甘情愿。
之前流行一句话,叫“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我不同意,应该是不让有水分的中间商赚差价,让专业的中间商值得高价。
把中间商干成传话筒,技术门槛太低,谁都能做的事情,凭什么要客户支付高价?
但如果中间商能高效撮合买卖两端的需求,运用自己的专业见解和谈判技巧,输出一套买卖双方均满意的解决方案,这种工作价值就很高,因为不是所有中介都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不光是中介,任何生意都遵循这套逻辑。当你觉得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都很好,但就是卖不出去时,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是给客户提供真正对他有用的价值,还是说我只想捞一票就跑?
凭良心讲,我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值不值得他支付这个价钱?
客户对我的期待是否超过了我目前的能力?我愿不愿意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客户愿不愿意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
在客户心里,我有没有品牌和口碑,有没有值得他排除其他所有选项选择和我合作的理由?
想清楚这些问题,你才能知道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我总说,人要有自知之明,你赚的每一笔钱都要清楚是怎么来的。
到底是行业风口把你吹上去的,还是靠自己本事挣的,究竟是依附于平台和关系的力量把你拖上去的,还是你拼命从底层血路中杀出来的,这里头的差别可太大了。
明明自己没怎么努力,靠的都是时运,那这种成功经验就不值得做参考,你就要把这里面的水分挤掉。
尤其是经济下行周期,泡沫渐渐消失,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看便知,更加剧了优胜劣汰的进程。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如何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下破局,有3个建议可以参考:
1. 寻找错位竞争的机会;
2. 去解决难且贵的问题;
3. 挤掉自己身上的水分。
在抱怨生意难做,工作难找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从这3个角度去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也许你会打开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