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0字,说明白什么是「取悦症」:其实你不必做“好人”
来源|Hiphop村
也许你一直觉得自己为人包容,说话温柔,善解人意,甘于奉献,从不与人产生冲突,朋友众多,时刻乐意伸出援手,是个佛系好青年。
然而《取悦症》这本书的作者哈利亚特·布莱克会告诉你,这也许是一种病,一种名为“好人”的病。
作者把这种病命名为 The disease to please,翻译过来,也就是取悦于人的病。
我们都希望与人为善,不想做自私自利的坏人,但回想一下:
你是否经常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答应他人的请求,过后却陷入纠结、后悔和自责?
你是否发现自己总是非常忙碌,一直在为别人做事感到心累却说不出口?
你是否会不由自主的想,为什么他不愿意为我做这件事,换做是我,绝对会一口答应。
你是否总是在心怀不满的时候选择冷战,而不愿意直接说出自己生气的原因?
如果这些情况经常发生,并且为你带来了纠结、怨恨、压抑的情绪,那就请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因为这些都是取悦症的典型症状。
本文将通过5700字,跟你介绍下什么是“取悦症”,如何避免和调整取悦症。
为什么取悦症被称为“病”?
这个世界一个残酷的法则是,当好人一旦超出了限度,其代价将远远大于回报。
第一,为人太好,反而可能让别人利用我们的好心好意。
而有取悦症的人,往往被善心蒙蔽了眼睛,无法看破他人正在利用自己。
第二,取悦症会让人竭力避免冲突。
但这样也逃避了自己的消极情感,患者会不断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人的需求,最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疲劳感,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第三,一味的取悦会让人际关系不再真实。
患者很难与他人交心,就会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带来期望的感激和报答。
一旦心理失去平衡,他们就很容易爆发,最终反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灭。
无论是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是人际关系的角度,取悦于人都显然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不能认为自己不过是个热衷于让别人开心,为别人做事的好人而已。
取悦症有哪些类型?
取悦症有三种类型,认知型、习惯型和逃避型。
下面逐步分析一下。
2.1 认知型好人
这类人的根源问题在于,抱有一些错误的思维方式,自我强加的规则以及逻辑错误。
当我们的三观被这些有缺陷的思维方式污染之后,对于事实的加工处理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不少认知型好人觉得只要当好人就能赢得别人的喜爱,保护自己免受刻薄、拒绝愤怒和冲突之害。
所以当他们受到伤害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这种想法真是又可爱又善良。
可惜的是,这样的逻辑就像小孩子的幻想一样不切实际。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很多人就是会拒绝你,对你发怒,对你刻薄,这和你是否取悦他们无关。
固执的以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应该对自己好,这就是认知型好人的错误逻辑。
如果我们再深入认知型好人的思维,会发现在他们的认知中存在着很多的“应该”。
比如他人应该永远喜欢我,认可我,因为我一直在很努力的讨他们欢心,他人应该永远不抛弃我,因为我一直很努力的让他们离不开我。
他人应该永远不生我的气,因为我在竭尽全力的避免跟他们冲突、争执或对抗。
正是这些一厢情愿的思维,让认知型好人拼命用自己的好去换取他人的应该,而当他人并没有履行那个应该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一定是自己不够好,从而对自己更加严厉苛求。
除非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否则他们永远也逃不出这个恶性循环。
2.2 习惯型好人
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取悦瘾君子,因为他们对取悦所迎来的好处已经达到了上瘾的程度。
有一类人特别容易成为习惯性好人,那就是好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通过取悦父母来获得赞美,逃避批评和拒绝,并且尝到了甜头,所以长大后仍旧沉迷于取悦他人,以此换取爱和认可。
这样的人也经常会陷入痛苦又甜蜜的虐恋,并纵容伴侣对自己的虐待。
想要赢得他人的喜欢和信赖是我们的天性再自然不过,但习惯性好人和正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得到的认可和喜爱从来都存不住,不管今天赢得了多少认可和喜爱都会迅速消耗。
到了明天,他们会再次变得不安,继续寻求别人的爱和认可。
任何批评都会抵消过去一切认同感和被爱的感觉让他们变得不安。就像一个瘾君子一次又一次的犯瘾,总是在渴求中挣扎。
但在我们的社会中,认可和赞同只是偶尔发生的事件,即使对一个人心怀尊敬,也没有人会每天都把它称赞一遍。
所以,习惯性好人的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他们也只好永远用取悦来尝试换取自己渴求的认同和爱。
2.3 情感逃避型好人
他们很容易对愤怒、敌视、冲突、抗拒等负面情绪感到不安和恐惧,并且用逃避来解决。
而逃避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取悦和讨好消除对方可能产生的怒气和攻击性。
他们不仅避开别人的消极情感,也极力消除自己的愤怒和负面情绪。
这类取悦症患者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和他人的负面情绪,甚至认为他们一律都是有害的,所以在别人还没抬起手来的时候,他们就先把脸颊送上去,还带着一个微笑,以此造成别人的负罪感,从而强迫他们消除愤怒。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引发愤怒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只是一味的其乐融融。
这种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要么是愤怒的爆发,要么是对方的疏远和离开。
情感逃避型的好人尤其会在亲密关系中力不从心,因为越是亲密的关系,就越需要一起面对和解决冲突,需要沟通和展现真实自我。
情感逃避型好人总是保持着一个安全距离,让彼此不受伤害。
但长期来看,这会让那些希望与他们加强亲密关系的人心怀怨恨,产生反效果。
每个取悦症患者都可能同时具备上面的两条甚至三条特征。
不过好消息是这相辅相成的三条边只要能够改变其中一条,就可以促进另外两条的改变。
取悦行为的三要素
在取悦行为中,有三个互为关联的要素——
(1)一套自己和他人的错误观念;
(2)取悦上瘾的强迫行为;
(3)对消极情感的恐惧和逃避;
它们就像一个三角形,相辅相成。
下面来了解人们是如何逐渐建立起这个三角形的,也就可以为破坏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并非天生就是取悦者,无论哪一种取悦都是人们面对问题时的习惯性策略,只不过这些策略都是错误的,但这样的错误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并非因为愚蠢。
相反,取悦症患者往往是在大量的经验中发现这些策略可以在短期内让自己舒适,才会反复采用它,直到它成为固定模式。
很多患者,都是因为童年时代的家庭问题,导致他们学会了取悦。
比如一个小女孩为了不被酗酒的父亲打,养成了无论怎样被骂都笑脸相迎的习惯,并发现这个方法真的可以避免暴力,于是长大后她也一味的取悦男人来避免被伤害。
再比如,一位患者小的时候因为身材肥胖受到周围孩子们的嘲笑,为了让大家不至于因为身材讨厌自己,他就只能事事委屈成全,想让大家因为自己的性格做好朋友。
他们在这些经历中不断被强化训练,直到坚定的相信取悦他人可以解决问题。这是人类乃至所有动物心理中的奖赏机制,能得到奖赏的行为会被不断强化,而且极难消失。
奖赏除了赞许、表扬和喜爱之外,往往还以另一种隐藏形式存在,那就是负强化。
负强化是指如果一种行为可以暂时缓解痛苦或者停止不愉快的体验,那么他得到的强化甚至比正面奖赏还要强烈,而且更难被忘记。
有一个白门实验,验证了负强化对动物的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科学家把一个箱子分成两半,中间放了一个小白鼠可以通过的白色的门,称为白门。
然后他们把小白鼠放在箱子中的其中一半。科学家发现,当小白鼠穿过白门到另一半可以吃到奶酪时,他会记住穿过白门就会有好事发生。
但如果小白鼠在他所在的一半箱子里受到电击,然后发现穿过白门就可以停止痛苦的电击,那他对于白门的印象和记忆时间都比正面奖赏要强烈的多。
当奶酪和电机都停止时,想穿过白门去吃奶酪的小白鼠在几次尝试未果后就会放弃。但想要穿过白门逃避电击的小白鼠,即使电击停止,让他想要穿过白门的恐惧也会持续非常久。
这说明逃避负面体验,也就是负强化的影响,要比正面奖赏可怕而持久得多。
这正是取悦症症在许多人身上的表现,对拒绝、反对冲突和对抗的恐惧,以及对伤害他人的恐惧,让他们始终不敢停下来思考他们是否可能还有一种更好更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取悦这种方法虽然一时有效,长期来看却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以,重新选择一种更有效的策略,更正自己长久以来被训练出来的固定思维习惯,才是治愈取悦症的良药。
有的人可能会问,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我们的取悦行为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受到奖励,那为什么强化效果却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不是像小白鼠那样逐渐消失?
其实,这正是人们会对取悦行为上瘾的原因。
在小白鼠实验中,奶酪和电机一旦消失就不会再出现,所以小白鼠最后还是会忘记白门。
但我们的取悦行为即使大多数时候没有得到回应,却可以偶尔换来奖赏,这种随机而不可预测的奖赏才是最可怕的。
它被称为赌博程序老虎机,正是采用这种机制,才会让赌徒欲罢不能。
科学家做了另一个实验来验证这种成瘾的本质,他们找来了两只鸽子,给每只鸽子一个可以按的控制杆。
其中 1 号鸽子按下控制杆时,每次都可以掉下一颗食物。在鸽子形成习惯后,科学家突然停掉了食物。
1 号鸽子按了一阵子,发现食物不再掉下,仅仅 1 分钟后就从控制杆旁边走开了。
而 2 号鸽子就比较倒霉了,当他按下控制杆时,食物奖赏是随机出现的,可能按了 5 次都没有食物,而第六次、第七次都掉下了食物,然后按 20 次都再没有食物,第 28 次却掉下了食物。
当科学家完全停掉食物供应后,这只可怜的鸽子直到精疲力竭都还在不断按下控制杆,因为他完全无法预测什么时候还会随机掉下食物。
这个实验表明,间歇随机的奖赏可以导致上瘾行为。
无论是鸽子还是人,都对下一次奖赏就可以出现的希望或者机会上瘾了。
而我们的取悦行为会偶尔让我们得到认可赞扬,也会随机让我们成功逃避负面体验。这就是曲悦如此容易让人上瘾的原因。
通过这个鸽子实验,我们可以深刻的理解喜欢讨好他人的倾向是如何恶化成为强迫性的成瘾模式,让我们变得几乎没有选择甚至无法控制的。
尤其那些幼年时代父母情绪阴晴不定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取悦的习惯。
如何避免或消除取悦症?
4.1 如果是一个典型的认知型好人
老是觉得自己或者别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建议尝试把这些强制性的应该必须一定要从自己的思维中清除,试着把它们变成一种灵活的偏好,为意愿留下回旋的余地。
比如,你可能认为我对他一直都是好言好语,他也不应该对我生气或者大喊大叫,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当别人不这样选择时,你会觉得非常沮丧、失望、自责。
从今往后,你可以试着这样想,我对他一直都是好言好语,所以我也希望他可以温柔对待我,而不是对我大喊大叫。
我更喜欢当我对别人好时,他们能够开心的感谢我,我希望自己送朋友生日礼物后,他们也能回赠,那会让我很开心。
你发现其中的区别了吗?
首先,当我们把必须应该换成我更喜欢、我希望等描述时,我们就承认了这些结果,只不过是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他们并不是别人必须承担的义务,也不会因为我们做了某件事就会 100% 实现。
同时,我们也没有否认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大方的承认他,甚至把这些话直接告诉对方。
经过这样的沟通过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愿望很好地传达给了别人,也更容易实现了。
4.2 如果是一个对取悦上瘾的习惯型好人
那就要戒掉自己的认可瘾。
如果一直习惯性的想要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和赞许,那你最终就会像上瘾的 2 号鸽子一样不断按下控制杆,直到自己精疲力竭。
想想你对他人的评价,大多数时候感谢、钦佩、认可和喜爱,并不会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即使你是这样的人,别人也未必。
所以你最好停下来,别再白费力气追求那些表现在外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你不需要用他人的认可和赞许行为来证明自己作为人的价值最重要,而持久的认可就是你对自己的认可。
培养这种心态才是每个人的第一要务。
4.3 如果是一个情感逃避型好人
那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那些消极情绪的认识。
很多人认为愤怒就像一个开关,要么冷静理智,丝毫看不到烦躁的迹象。
要么疯狂爆发,勃然大怒。
事实上,愤怒可以细分为几个程度,它是逐渐升级的,所以,适度表现愤怒并不意味着攻击和失控。
就好比坐地铁的时候,有人不小心踩在了你的脚上,你是拼命忍受最后勃然大怒,还是先拍拍他,警告说你踩到我的脚了?
显然,后一种逐渐升级的策略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承认愤怒并恰当的表达愤怒就是治愈这类取悦症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经常大发雷霆、激烈争吵,导致孩子对于愤怒极其抵触,并且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不满情绪和与人之间的冲突。
一般来说,冲突有三个层次。
冲突的第一个层次仅限于行为本身,比如吃完饭后不洗碗、没打招呼就用了别人的东西,赴约时迟到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引起我们的不满情绪。
之后,冲突会升级到第二个层次,也就是跟价值观、原则、规则有关的冲突。它往往体现了我们对关系抱有的期望,比如希望对方按时赴约,希望公平分担家务。
一旦指责开始针对人身,冲突就升级到了最危险的第三个层次,跟个性、心态、动机和人格有关的冲突。
比如“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你就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这个层次的冲突对人们的关系是具有破坏性的、健康的、有建设性的。
冲突应该始终被控制在前两个层次中,尤其是第二个层次,意味着双方就关系的原则表达各自的需求,最终达成和解,它能减少未来产生同样的争论。
比如因为洗碗产生的争论,如果解决得很好,就可以消除拖地、买菜等类似家务的分配问题。
学会去适度的表达愤怒,然后积极解决。
冲突是一直逃避负面体验的取悦者需要的训练、治疗取悦症会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坏人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我建议你,不做好人也没关系。
最后
好人本身就是一个模糊而平面的定义,甚至在大部分情境中,我们都用它来中和贬义。
我们会经常说,我知道他是个好人,但是这个但是后面可往往不是什么好话,拒绝别人的时候也会给对方发好人卡。
事实上,好人这个概念对取悦症来说只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保护措施,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做好人,不兴风作浪,就能避免不愉快的经历,避免被拒绝、被孤立。
坚信当好人具有无上的保护力量,这种想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根本行不通。
你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但世界上也一定会有人不喜欢你,也许恰恰就是因为你太好了。
如果你一直坚信当好人能保护自己,那当痛苦和伤害来临时,你很可能就会陷入自责和沮丧当中。
只有纠正取悦三角形中的一个边,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让自己成为一个能正视自己价值,甩掉取悦包袱的人。
我们可以不做好人,而是做一个有个性、有原则、快乐自信的善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