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严进宽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这种方法原则上比较合理,能够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我空间。 但是中学阶段的强压式教育,使他们几乎没有自我管理的机会,加之家庭教育的局限,一旦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不免导致各类问题的产生。
(一)时间价值感的深度不足
大学生时间价值感是其对成长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时间监控度和效能。大部分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时间价值感,知道时间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也能意识到时间的有限,但能够做到深入思考的却很少,多数局限在教条式的认识, 在提高思维水平与知识广度,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缺少必要的实践。
(二)时间监控度弱
大学生时间监控度主要体现目标的设置、计划的拟订、 优先级别的安排、时间的利用等外在行为上, 无法系统有序地去执行子项目就造成了个体时间监控上的薄弱。
1.思考缺乏理性与主动性
没有了父母的严格管束,没有了高中老师的具体要求,大学生对自身的时间具有了较高的掌控力,合理安排时间,主动进行规划,成为大学生的必然需要。 然而据西南大学杨毅的调査发现,真正能习惯性做时间计划和安排的大学生不到两成,而对时间规划缺乏理性思考的大学生有近四成。 尤其在目标设定上,大学生存在根本性的认识不足和行动的缺乏。
2.时间的分配利用不合理
时间分配上,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与娱乐活动的平衡上有所偏差。
首先,大学生忽视课堂组织时间,不当行为普遍存在,睡觉、玩手机发生率最高,个别学生存在逃课现象。
其次,课外学习时间不足,并且功利化。 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课堂讲授内容增大、讲解减少, 自修时间增加,为大学学习的显著特点,主要利用课外学习去消化和补充,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的必要,同时发展个人兴趣、 挖掘潜能。然而,目前认为应将个人时间多花在学习上的学生并不多,更多地认为只能占一小部分,从而导致课外学习时间明显偏少。
最后,生理时间分配缺乏规律。个体睡眠不足或无规律, 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敏感性下降的现象,久而久之, 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生理免疫功能降低, 甚至滋生心理疾病。 学习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充实而规律的休息是必要的,然而实际上大学生休闲时间挤占休息时间的情况较明显,看电视剧、 玩游戏、 上网是晚睡的主要原因。生理时间管理不善, 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些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睡眠不足的外在症状表现,长此以往,也会伴随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现象。
(三)大学生时间效能低
大学生时间效能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多数大学生都觉得能够管理好时间,但是实际执行中却事与愿违,仅少数学生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对于无法按计划行事的原因,多数学生不会主动检讨总结而是忙于找各种理由。 仅仅口头形式重视,具体实际行动严重滞后、缺乏落实,直接导致了时间管理效能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