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ltz329
ltz329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3 浏览

本公开具体公开一种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sg-1120/17.5–m732型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本体吹灰管路采用双管路配置模式,其中:炉左侧内壁及炉前墙内壁一路;炉后侧内壁及后墙内壁一路的布置模式。基于上述布置模式的吹灰管路在设计之初仅考虑疏水量,并未考虑疏水效率问题,故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发生锅炉本体吹灰器运行后导致吹灰管路内不同程度积水的情况。待下次运行时易造成吹灰蒸汽含水,吹损受热面的情况,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加快疏水排放效率,防止凝结水堆积的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加快疏水排放效率,防止凝结水堆积的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

一种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包括:进入锅炉本体内的吹灰汽源管路且吹灰汽源管路末端设有四个汽源输送管路;所述汽源输送管路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吹灰单元;所述吹灰单元包括:与所述汽源输送管路的自由端倾斜固接且连通的吹灰管路和设于所述吹灰管路上且沿其轴线排布的多个吹灰器;所述吹灰管路上相对远离所述汽源输送管路的一端密封且该端高度高于所述汽源输送管路自由端的高度;所述吹灰管路上相对靠近所述汽源输送管路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且竖直向下设置的疏水管路;所述疏水管路上设有电动阀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源输送管路沿所述锅炉本体的四角向下延伸;所述吹灰管路与水平角度的倾斜角度为5度-10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疏水管路与所述汽源输送管路轴线重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有锅炉本体内壁的管路支架;所述管路支架包括:与所述锅炉本体内壁水平固接的l型固定支板和与所述固定支板可拆卸连接的移动支板;所述固定支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螺纹柱且两所述螺纹柱上配接有可调节螺母;所述可调节螺母上侧壁设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共同固接有用于支撑吹灰管路的移动支板;通过调节可调节螺母在与其对应的螺纹柱上的位置,能够调节移动支板的倾斜角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可调节螺母的侧壁可旋转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移动支板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支板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防护吹灰管路的防护板。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有一种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本技术方案通过对锅炉本体内的吹灰管路进行重新布置,利用汽源输送管路末端倾斜连接的吹灰管路,一方面,其用于承接自汽源输送管路进入的过热蒸汽,并利用其侧壁上设计的吹灰器,进行吹灰作业。另一方面,当吹灰作业结束后,过热蒸汽在吹灰管路内部形成凝结水,倾斜设置的吹灰管路形成了角度优势,非常利于凝结水排出至疏水管路中。当吹灰作业结束时,打开疏水管路处的电动阀门,凝结水进入疏水管路并利用重力势能排出疏水管路。本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加快疏水排放效率,防止凝结水堆积。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对吹灰管路的倾斜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以便于既能够便于过热蒸汽进入吹灰管路,又能够利于凝结水的排出。本技术方案还进一步地优化了疏水管路和汽源输送管路的相对位置,以利于汽源输送管路内壁的凝结水直接排出。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在锅炉本体内设计有用于支撑吹灰管路的管路支架。所述管路支架由固定支板和与固定支板可拆卸连接的移动支板,所述固定支板为安装移动支板,其上设计有螺纹柱和配接于螺纹柱上的可调节螺母。通过调节可调节螺母在与其对应的螺纹柱上的位置,能够调节两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移动支板的倾斜角度。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对管路支架进行结构优化,一方面,优化了连接杆与可调节螺母的安装方式,以利于连接杆与移动支板的连接过程;另一方面,还优化了移动支板的自由端的设计,以便于利于防护板对吹灰管路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所示的是一种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所示的是吹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所示的是一种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锅炉本体内吹灰管路的新型布置结构,包括:进入锅炉本体内的吹灰汽源管路且吹灰汽源管路末端设有四个汽源输送管路10;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吹灰单元。

图1中汽源输送管路未标示,参考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汽源输送管路的结构即可。吹灰汽源管路,用于连接过热蒸汽发生源,并将其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入锅炉本体内。

为实现均匀地实施吹灰作业,吹灰汽源管路末端设有四个汽源输送管路10,四个汽源输送管路均匀地布置在在所述锅炉本体内部。

直接实施吹灰作业的装置为吹灰单元,其设置于汽源输送管路的自由端上。

请参考图1a,所述吹灰单元包括:与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的自由端倾斜固接且连通的吹灰管路20和设于所述吹灰管路20上且沿其轴线排布的多个吹灰器30。汽源输送管路输送的过热蒸汽进入吹灰管路内,继而进入与吹灰管路连通的吹灰器内,在吹灰器的启动的情况下,实现吹灰作业。

具体地,所述吹灰管路20上相对远离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的一端密封;所述吹灰管路20上相对靠近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且竖直向下设置的疏水管路40;所述疏水管路40上设有电动阀门50。此设计能够使得进入吹灰管路内能够被过热蒸汽充满,以利于吹灰器的作业过程,故与吹灰管路直接连接的疏水管路上设有电动阀门,能够对吹灰单元进行良好封闭,以使得过热蒸汽充满吹灰单元,为吹灰器提供充足的过热蒸汽。

具体地,吹灰管路与疏水管路的外壁分别与锅炉本体内壁固接。

具体地,所述吹灰管路20上相对远离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自由端的高度。

当吹灰作业结束后,过热蒸汽在吹灰管路内部形成凝结水,倾斜设置的吹灰管路形成了角度优势,非常利于凝结水排出至疏水管路中。当吹灰作业结束时,打开疏水管路处的电动阀门,凝结水进入疏水管路并利用重力势能排出疏水管路。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加快疏水排放效率,防止凝结水堆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给出了汽源输送管路的排出方式,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沿所述锅炉本体的四角向下延伸;所述吹灰管路20与水平角度的倾斜角度为5度-10度。

具体地,所述吹灰管路20与水平角度的倾斜角度为8度。

具体地,所述疏水管路40与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轴线重合。

本实施方式优化了疏水管路和汽源输送管路的相对位置,以利于汽源输送管路内壁的凝结水直接排出。

请参考图2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还包括:设有锅炉本体内壁的管路支架60;所述管路支架60包括:与所述锅炉本体内壁水平固接的l型固定支板61和与所述固定支板61可拆卸连接的移动支板62。

图2中管路支架由水平固定支板和与固定支板可拆卸连接的移动支板组成。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先将固定支板与锅炉内壁固接,再将移动支板与固定支板按照预设倾斜角度固接即可,并将移动支板的位置与吹灰管路的位置对应,以适应吹灰管路的倾斜角度。

具体地,请参考图3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固定支板6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螺纹柱63且两所述螺纹柱63上配接有可调节螺母64;所述可调节螺母64上侧壁设有连接杆65且所述连接杆65的自由端共同固接有用于支撑吹灰管路20的移动支板62;通过调节可调节螺母64在与其对应的螺纹柱63上的位置,能够调节移动支板62的倾斜角度。

其中:

螺纹柱63,沿着水平固定支板的长度方向分布。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螺纹柱上分别配接有可调节螺母,通过旋拧可调节螺母能够调节其在对应螺纹柱上的位置。

可调节螺母带动与其侧壁连接的连接杆在与其对应的螺纹柱上不同的位置。

两个连接杆上通过固接有移动支架,二者之间连线构成的角度即移动支板的角度,也即能够对应吹灰管路的倾斜角度。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通过调节可调节螺母在与其对应的螺纹柱上的位置,能够调节两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移动支板的倾斜角度,以适应移动支板的角度对其进行良好支撑。

请参考图4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连接杆65与所述可调节螺母64的侧壁可旋转连接;且所述连接杆65的自由端与所述移动支板62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给出了连接杆与可调节螺母之间的配接方式,二者之间可旋转连接,此设计能够便于连接杆自由端与移动支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将连接杆自由端与移动支板配接时,先将与远离所述汽源输送管路10一端,也即较高的一端,相对应的连接杆与移动支板的一端插接,然后旋转连接杆使得其与移动支板螺纹配接。

在将移动支板另一端与处于较低位置的连接杆,也即靠近汽源输送管路10一端对应的连接杆,与移动支板的一端插接,然后旋转连接杆使得其与移动支板螺纹配接。

请参考图5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移动支板62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防护吹灰管路20的防护板66。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给出了移动支板62的自由端的优选设计,以使用防护板对吹灰管路进行进一步地防护。

请参考图6所示的是管路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管路支架60还包括:独立设置的多个螺纹柱弹性卡环67,所述螺纹柱弹性卡环67上设有缺口,当将可调节螺母调节至预设位置时,将与可调节螺母高度位置匹配的螺纹柱弹性卡环卡接在可调节螺母之下的螺纹柱上,以对可调节螺母进行限位。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发布于 2023-01-07 00:0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ltz329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