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WLAN布局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wlan布局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wlan布局系统。背景技术:[0002]数字化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数字化对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依赖,实现一个城市的数字化全面覆盖,就需要考虑到wlan的布局,良好的布局对工程的实施速度的重要因素,并且由于工程量大,成本的占比也非常大。因此,如何做到wlan的良好布局,能够节省工程项目巨大成本,也可以加快实施速度。技术实现要素:[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wlan布局系统,能够节省成本,并且加快工程实施速度。[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wlan布局系统,包括信号捕捉终端和接收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用于规划信号捕捉终端的信号捕捉路线并且接收信号捕捉终端反馈的wlan覆盖范围信号以及对应的位置信号;所述接收终端根据wlan覆盖范围和位置信息获取已有的wlan覆盖区间,所述wlan覆盖区间内的wlan终端与信号捕捉终端交互生成bss颜色标识,且发送给信号捕捉终端,信号捕捉终端发送给该位置及wlan覆盖范围内的bss颜色标识给接收终端,接收终端将该wlan覆盖范围标记为对应的bss颜色,并根据通过不同bss颜色的wlan预计覆盖区域规划wlan布局。[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wlan布局下对应的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标记为多种颜色。[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标记为多种颜色的区域范围与当前区域内的人流量成正比。[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捕捉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驱动壳体飞行的飞行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控制飞行组件飞行姿态的控制组件、设置在壳体上用于获取wlan覆盖范围信号和位置信号的信号探测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接收终端通信连接,以获取接收终端发出的规划信号捕捉路线的信号;所述信号探测组件与接收终端通信连接,以发送探测到的wlan覆盖范围信号和位置信号给接收终端;所述信号探测组件通过一连接件可摆动的连接在外壳的下侧面。[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套杆、连接在套杆两侧的侧臂,所述套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信号探测组件的连接部,两个所述侧臂相对连接部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套杆位于两个凸块之间,两个所述凸块与套杆构成用于与壳体可转动的连接的空间。[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臂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侧臂的直角一端与套杆相对壳体的位置对应;其中一个侧臂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侧臂。[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杆呈圆柱型,所述通风孔的一侧孔壁为套杆的外侧壁,所述通风孔的端部均倒圆角。[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均开设有用于螺栓贯穿的通孔,两个通孔呈水平设置,且其中一个固定块与通孔垂直的方向上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和通孔交叉的位置部分重叠;用于贯穿通孔的螺栓上设置有对应锁定孔和通孔重叠部分形状的缺口,当螺栓在通孔中插入到位时,该缺口位于锁定孔和通孔的重叠位置;所述锁定孔内设置有与螺钉相适配的螺纹,当螺钉与锁定孔螺纹连接到位时,螺钉位于螺栓的缺口处。[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脚架,所述脚架的包括若干竖杆和若干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横杆,所述横杆通过竖杆安装在壳体的下表面上,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天线。[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天线可拆卸的连接在横杆的两端作为横杆的延伸部,以支撑壳体;天线上设置有用于与横杆端部连接的装配件,装配件包括竖板、横板、两个三角侧板,竖板和横板固定连接且构成l型,两个三角侧板固定连接在竖板和横板之间,且分别位于横板和侧板的两侧与横板和侧板构成包围;横板和竖板上均开设有t型的卡槽;横杆上设置有与竖板上的t型的卡槽相对应的卡块,当天线装配在横杆上时,卡块嵌入该卡槽中;横板上远离竖板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且横板上在该导向斜面的延长方向上设置有嵌入槽,横杆的端部还设置有凸起弹片;横杆的端部与横板的卡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的导电弹片;当装配件插入横杆的端部时,凸起弹片在导向斜面作用下下压,装配件插入到位后,凸起弹片弹起嵌入嵌入槽中,导电弹片嵌入卡槽中;横杆上导电弹片的两侧还设置有辅助弹片,辅助弹片的位置与t型的卡槽的横向的两侧位置对应,导电弹片嵌入卡槽中时,辅助弹片嵌入卡槽的横向的两侧内;导电弹片和辅助弹片均用于与天线的同一个触片接触导通,当导电弹片和辅助弹片嵌入卡槽时,其凸起伸出卡槽与天线的触片接触导通;横板上的t型的卡槽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斜面,当导电弹片弹起嵌入卡槽中时,导电弹片的一端与限位斜面贴合。[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需要对城市内的wlan布局进行规划时,首先需要对城市内的已有配置进行检测,避免重复布置而增加成本。在相应的网格内,操作人员通过接收终端对该网格内信号捕捉终端的信号捕捉路线进行规划,并传输给信号捕捉终端,信号捕捉终端根据该信号捕捉路线进行移动,此时根据wlan的信号强度和移动过程中的信号强度变化获得对应的wlan覆盖范围信号和位置信号,并且利用bss颜色标识功能对各个wlan进行标识,将wlan覆盖范围标志位对应的bss颜色,此时接收终端能够直接通过对各个坐标的颜色进行辨别来判断是否已经处于现有的wlan覆盖范围内,由此能够更加清晰、快速的分辨各个wlan的覆盖范围,并且由于信号捕捉终端不断对网格内的各个位置进行信号捕捉,相当于扫描的方式对网格进行全方位的探测,此时wlan覆盖范围的边界也能够清楚的探索到,避免wlan覆盖范围随环境影响大,导致其范围成不规则的图形而影响wlan布局效果,并且结合对各个坐标对应的颜色进行分析能够在该网格中快速找到能够对应的wlan覆盖区域。在布局wlan时能够快速进行规划,并且也能够根据已有的wlan的覆盖区域的不规则图形来判断周围所处的干扰,对于wlan布局来说能够作为参考,在实际实施中减少调整次数。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的大数据分析流程示意图;[0016]图2为本发明的信号捕捉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7]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8]图4为本发明的信号捕捉终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19]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件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图6为本发明的装配件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7为本发明的装配件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图8为本发明的装配件与横杆配合示意图。[0023]附图标记:1、信号捕捉终端;2、壳体;3、飞行组件;5、套杆;6、侧臂;7、连接部;8、凸块;9、通风孔;10、固定块;11、通孔;12、锁定孔;13、螺栓;14、缺口;15、脚架;16、天线;17、竖杆;18、横杆;19、装配件;20、竖板;21、横板;22、侧板;23、卡槽;24、导向斜面;25、嵌入槽;26、凸起弹片;27、导电弹片;28、辅助弹片;29、限位斜面;30、卡块。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0025]参照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wlan布局系统,包括信号捕捉终端1和接收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用于规划信号捕捉终端1的信号捕捉路线并且接收信号捕捉终端1反馈的wlan覆盖范围信号以及对应的位置信号;所述接收终端根据wlan覆盖范围和位置信息获取已有的wlan覆盖区间,所述wlan覆盖区间内的wlan终端与信号捕捉终端1交互生成bss颜色标识,且发送给信号捕捉终端1,信号捕捉终端1发送给该位置及wlan覆盖范围内的bss颜色标识给接收终端,接收终端将该wlan覆盖范围标记为对应的bss颜色,并根据通过不同bss颜色的wlan预计覆盖区域规划wlan布局。接收终端可采用现有的计算机。[0026]在需要对城市内的wlan布局进行规划时,首先需要对城市内的已有配置进行检测,避免重复布置而增加成本,首先将城市片区内进行网格划分,信号捕捉终端1和接收终端对各个网格在进行规划。在相应的网格内,操作人员通过接收终端对该网格内信号捕捉终端1的信号捕捉路线进行规划,并传输给信号捕捉终端1,信号捕捉终端1根据该信号捕捉路线进行移动,并且实时路线上可以捕捉到的wlan,此时根据wlan的信号强度和移动过程中的信号强度变化获得对应的wlan覆盖范围信号和位置信号,并且利用bss颜色标识功能对各个wlan进行标识,使其产生指定的颜色,同时也发送给接收终端,接收终端配对wlan覆盖范围信号、位置信号、bss颜色,并且将wlan覆盖范围标志位对应的bss颜色,此时接收终端能够直接通过对各个坐标的颜色进行辨别来判断是否已经处于现有的wlan覆盖范围内,由此能够更加清晰、快速的分辨各个wlan的覆盖范围,并且由于信号捕捉终端1不断对网格内的各个位置进行信号捕捉,相当于扫描的方式对网格进行全方位的探测,此时wlan覆盖范围的边界也能够清楚的探索到,避免wlan覆盖范围随环境影响大,导致其范围成不规则的图形而影响wlan布局效果,并且结合对各个坐标对应的颜色进行分析能够在该网格中快速找到能够对应的wlan覆盖区域。在布局wlan时能够快速进行规划,并且也能够根据已有的wlan的覆盖区域的不规则图形来判断周围所处的干扰,对于wlan布局来说能够作为参考,在实际实施中减少调整次数。[0027]进一步设置中,所述wlan布局下对应的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标记为多种颜色。[0028]由于wlan的覆盖并不是规则的图形,因此需要进行全面覆盖,必然会出现重叠区域,对重叠区域进行多种颜色的标记,即为相互重叠的wlan的颜色叠加的多种颜色,对于重叠范围的坐标来说,可以直接分辨出是否处于多个wlan覆盖的区域,更容易分辨。[0029]另外,标记为多种颜色的区域范围与当前区域内的人流量成正比。[0030]重叠的面积越大意味着在人流量越多的时候,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联网需求,能够减少信道冲突和资源抢占的现象出现。[0031]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捕捉终端1包括壳体2、设置在壳体2上用于驱动壳体2飞行的飞行组件3、设置在壳体2内用于控制飞行组件3飞行姿态的控制组件、设置在壳体2上用于获取wlan覆盖范围信号和位置信号的信号探测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接收终端通信连接,以获取接收终端发出的规划信号捕捉路线的信号;所述信号探测组件与接收终端通信连接,以发送探测到的wlan覆盖范围信号和位置信号给接收终端;所述信号探测组件通过一连接件可摆动的连接在外壳的下侧面。[0032]信号捕捉终端1,本方案中优先采用由壳体2、飞行组件3、控制组建构建成的飞行器,该飞行器的技术以及十分成熟,本方案利用接收组件规划飞行器的飞行轨迹,不涉及对现有的飞行器的软件以及结构部分进行改进,因此不做赘述。本方案通过飞行器,携带信号探测组件进行信号探测,该信号探测组件为内置wlan搜索的终端,属于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的,通过该终端能够实时获取探测范围内的所有wlan,并且获取其信号强度。根据实时的信号强度能够获得其覆盖的范围和中心位置,逐步拼凑即可获得对应的wlan覆盖范围,并且通过标记bss颜色即可对该覆盖范围进行标记,在接收终端上即可显示和存储对应的数据。另外,由于飞行器的飞行会产生不同的姿态,通过连接件的摆动作用,能够让飞行器调整姿态时,信号探测组件随时处于垂直状态,此时飞行器能够更好的调节姿态,不需要带动信号探测组件改变姿态,即对飞行器的姿态调整所需要的动力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对动力的需求,因此具有更加节能的效果,就能够扩大网格的面积,即可提高探测效率,优化wlan布局进程。[0033]进一步设置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套杆5、连接在套杆5两侧的侧臂6,所述套杆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信号探测组件的连接部7,两个所述侧臂6相对连接部7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凸块8,所述套杆5位于两个凸块8之间,两个所述凸块8与套杆5构成用于与壳体2可转动的连接的空间。[0034]套杆5的设置能够用来安装信号探测组件,两侧的侧臂6将套杆5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2上,并且通过两个凸块8和套杆5构成能够供套杆5转动的空间,使其具有充分的空间转动,避免受到阻碍,影响其摆动的效果。[0035]更进一步的设置中,两个所述侧臂6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侧臂6的直角一端与套杆5相对壳体2的位置对应;其中一个侧臂6上开设有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贯穿侧臂6。[0036]如图所示,该侧壁呈直角三角形,并且对称设置在套杆5的两侧,构成整体后,下端较小,上端较大,此时有助于将重心稳定在中心,能够让信号探测组件的摆动效果更好。此外,其中一个侧臂6上开设通风孔9之后,能够在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侧臂6让空气通过,另一端形成风阻,此时两侧的气流不同,使得其中一个侧臂6的风力较大,由于单侧受力较大,能够让连接件整体保持稳定的偏向受力,进而避免出现连接件在受风时左右摆动,影响连接强度和信号探测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摆动对飞行器飞行姿态的影响,相当于减少震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0037]另外,所述套杆5呈圆柱型,所述通风孔9的一侧孔壁为套杆5的外侧壁,所述通风孔9的端部均倒圆角。[0038]该通风孔9相对套杆5的一侧孔壁直接借用套杆5的外侧壁,由于套杆5的外侧壁为圆弧形,此时能够对风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减少套杆5受风时的阻力,另一方面能够将风引流至通风孔9,让两侧臂6的稳定性更强。[0039]进一步设置中,所述连接部7包括两个固定块10,两个固定块10均开设有用于螺栓13贯穿的通孔11,两个通孔11呈水平设置,且其中一个固定块10与通孔11垂直的方向上开设有贯穿固定块10的锁定孔12,所述锁定孔12和通孔11交叉的位置部分重叠;用于贯穿通孔11的螺栓13上设置有对应锁定孔12和通孔11重叠部分形状的缺口14,当螺栓13在通孔11中插入到位时,该缺口14位于锁定孔12和通孔11的重叠位置;所述锁定孔12内设置有与螺钉相适配的螺纹,当螺钉与锁定孔12螺纹连接到位时,螺钉位于螺栓13的缺口14处。[0040]固定块10上设置的通孔11,能够让螺栓13穿过,此时能够利用螺栓13将信号探测组件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固定块10之间,并且通过将螺钉旋入锁定孔12中之后,能够通过与螺栓13上的缺口14进行配合,进而锁定螺栓13,避免螺栓13偏移。基于该功能,能够让螺栓13结合螺钉产生全方位的固定作用,避免在信号探测组件摆动的过程中,出现螺栓13松动的现象,进而确保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004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脚架15,所述脚架15的包括若干竖杆17和若干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横杆18,所述横杆18通过竖杆17安装在壳体2的下表面上,所述横杆18的两端设置有天线16。[0042]由于飞行器需要考虑到风阻,如果设置额外的天线16容易导致装置在受风的情况下受到更大的阻力,利用现有的脚架15来装配天线16,并且将天线16装配在横杆18上,其中根据横杆18的设置方向,设置多种朝向的天线16,并且根据横杆18的数量可以调节天线16的数量;由此能够避免额外设置天线16而导致收到的风阻过大,也避免未设置天线16的情况下出现通信距离不足的现象。[0043]关于天线16的连接方式的优选,所述天线16可拆卸的连接在横杆18的两端作为横杆18的延伸部,以支撑壳体2;所述天线16上设置有用于与横杆18端部连接的装配件19,所述装配件19包括竖板20、横板21、两个三角侧板22,所述竖板20和横板21固定连接且构成l型,两个所述三角侧板22固定连接在竖板20和横板21之间,且分别位于横板21和侧板22的两侧与横板21和侧板22构成包围;所述横板21和竖板20上均开设有t型的卡槽23;所述横杆18上设置有与竖板20上的t型的卡槽23相对应的卡块30,当天线16装配在横杆1 8上时,卡块30嵌入该卡槽23中;所述横板21上远离竖板2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24,且横板21上在该导向斜面24的延长方向上设置有嵌入槽25,所述横杆18的端部还设置有凸起弹片26;所述横杆18的端部与横板21的卡槽2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的导电弹片27;当装配件19插入横杆18的端部时,凸起弹片26在导向斜面24作用下下压,装配件19插入到位后,凸起弹片26弹起嵌入嵌入槽25中,导电弹片27嵌入卡槽23中;所述横杆18上导电弹片27的两侧还设置有辅助弹片28,所述辅助弹片28的位置与t型的卡槽23的横向的两侧位置对应,导电弹片27嵌入卡槽23中时,辅助弹片28嵌入卡槽23的横向的两侧内;所述导电弹片27和辅助弹片28均用于与天线16的同一个触片接触导通,当导电弹片27和辅助弹片28嵌入卡槽23时,其凸起伸出卡槽23与天线16的触片接触导通;所述横板21上的t型的卡槽23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斜面29,当导电弹片27弹起嵌入卡槽23中时,导电弹片27的一端与限位斜面29贴合。[0044]利用装配件19快速稳定的与横杆18构成连接,具体的连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横杆18上与装配件19相适配的槽,将竖板20和横板21构成的l型插入到该槽中,具体的来说,横杠上的槽为“[”型,与竖板20、横板21、侧板22相适配,横板21对应的“[”型的左边长条形槽,侧板22对应上下两边的槽,在横板21插入的同时,侧板22也跟着插入,此时侧板22具有定位的作用和抗抖动的作用,使得天线16与脚架15的连接效果很好,数据传递更加稳定。另外在横板21插入到位时,横杆18上的卡块30嵌入到竖板20的t型槽中,对竖板20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具体的来说,卡块30还能够结合现有的钩扣结构,进而对竖板20进行固定,此时能够稳定的将竖板20固定在横杆18上。由于天线16需要与横杆18内的线路进行连接,因此需要能够让天线16与横杆18导电的部件,该部件具体为导电弹片27,该导电弹片27设置在横杆18的“[”型的左边长条形槽内,并且受力压缩,当横板21插入到位时,导电弹片27弹起,嵌入在横板21上的t型的卡槽23中,此时导电弹片27的弹起能够与横板21上侧面设置的电路板进行抵触,进而实现导通效果。此外,通过凸起弹片26配合导向斜面24,在横板21插入横杆18时,首先凸起弹片26在导向斜面24的作用下下压收缩,当横板21插入到位后,凸起弹片26弹起,嵌入到嵌入槽25中,一来能够通过弹性作用,提高横板21的抗震效果,二来能够让横板21上的电路板与导电弹片27具有充分接触的效果。更进一步的设置中,利用辅助弹片28结合导电弹片27,与t型的卡槽23构成配合关系,导电弹片27位于t型的中心轴位置,辅助弹片28位于t型的横向部的两侧,此时能够构成稳定的接触效果,辅助弹片28配合导电弹片27,均与横板21上的电路板构成抵触关系,进行信号传递,因此具有辅助的效果,并且配合凸起弹片26能够进一步辅助横板21上的电路板与导电弹片27的接触效果,通过横杆18上“[”型的槽的槽壁加上凸起弹片26对横板21的支撑以及辅助弹片28对电路板的支撑,能够让横板21和电路板均与横杆18上“[”的槽的槽壁抵触,进而让电路板上的触点和辅助弹片28和导电弹片27充分接触导电。[0045]另外,设置的限位斜面29,能够配合导电弹片27,利用限位斜面29与导电弹片27的贴合效果,来提高导电弹片27的强度,即通过限位斜面29对导电弹片27的支撑效果来限制导电弹片27的形变,进而提高接触效果。[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