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机用检测卡模具的制作方法

秋梦
秋梦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3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卡灌装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装机用检测卡模具。背景技术:[0002]目前随着世界生物学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血型的检测鉴定方法,也从传统的血型血清常规检测,逐步向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转变,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方法必须配备有血型检测卡,血型检测卡一般是在聚丙烯塑料透明卡上并排均匀排列有六个微柱凝胶管,每个微柱凝胶管中均装有高亲和力的凝胶,血型检测卡生产过程中,凝胶需要通过灌装机注入到凝胶管内,在凝胶注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血型检测卡放在放卡模具上,再将放卡模具放到传送带上,利用灌装机将凝胶注入到血型检测卡中。[0003]现有技术中的放卡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血型检测卡的卡槽2。[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当凝胶注入结束后,需要将血型检测卡从卡槽内取出,上述技术方案中,血型检测卡取出十分不便,严重影响血型检测卡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机用检测卡模具,便于将检测卡取出,使用方便,生产成本较低。[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7]一种灌装机用检测卡模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检测卡的放置槽,所述箱体远离放置槽的一端开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与放置槽相连通,所述放置槽的两相对侧壁延伸至箱体的两相对侧壁,且贯穿箱体的两相对侧壁。[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卡模具在使用时配合灌装机使用,凝胶需要通过灌装机注入到凝胶管内,在凝胶注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依次放入到放置槽内,再将模具放置到传送带上,利用灌装机将凝胶注入到血型检测卡中,注入结束后,需要将血型检测卡从模具内取出。利用放置槽延伸至箱体两相对侧壁的部分将放置在放置槽内的检测卡直接取出,取出时可将手指直接深入到放置槽内,通过两根手指夹持检测卡将其取出,取出十分方便;同时,在箱体远离放置槽的一侧设置镂空槽,镂空槽减少了箱体的整体重量,减少了生产时的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000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对模具进行识别的标签层。[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的一端设置标签层,标签层便于对模具进行识别,在批量灌装时,便于对灌装的模具数量进行清算,同时也可通过标签层对模具进行分类。[00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靠近标签层的一端开设有退位槽,所述标签层设置在退位槽对的槽底上。[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靠近标签层的一端开设退位槽,并将标签层设置在退位槽的槽底上,防止模具在灌装机的传送带上传送时,灌装机两侧对模具进行定位的夹板刮花标签层。[00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靠近放置槽槽口的一端设置有方向标记层。[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卡灌装之前,将检测卡依次放到放置槽内,再将模具放到灌装机的传送带上,模具放到传送带的过程中,要保持标签层与工作人员的视线相对,在箱体靠近放置槽槽口的一端设置方向标记层,方向标记层便于对模具放置到灌装机上时进行方向上的调整,工作人员在放置空的检测卡时便可对模具的方向进行调整,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00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靠近放置槽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多个插接板,所述箱体远离插接板的一端开设有与插接板相插接的插接槽。[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模具放置到灌装机的传送带之前,一般将模具整齐地排列在桌面上,灌装过程中,将空的检测卡逐一放置到放置槽内,再将装有空检测卡的模具放到传送带上,在箱体靠近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插接板,并在其远离插接板的一端开设插接槽,利用插接板和插接槽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使模具进行堆放,且堆放稳定,不易发生晃动,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生产空间,且堆放简单方便。[00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插接板相对设置在箱体侧壁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处。[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插接板相对设置在箱体侧壁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处,一方面保证了检测卡的正常安装,另一方面使相邻模具在堆积时更加稳定。[001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板靠近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检测卡端部进行保护的限位板。[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装之后,也需要对灌装完成的模具进行堆放,由于检测卡的端部卡在放置槽的槽口处,如果直接进行堆放,对检测卡的端部容易造成损坏。在插接板靠近箱体的一端设置限位板,限位板能够对堆放过程中的检测卡进行保护,防止挤压对检测卡造成损坏,设计更加合理。[002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远离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的远离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摩擦纹,摩擦纹增加了模具与灌装机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模具转运更加平稳。[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0024]利用放置槽延伸至箱体两相对侧壁的部分将放置在放置槽内的检测卡直接取出,取出时可将手指直接深入到放置槽内,通过两根手指夹持检测卡将其取出,取出十分方便;同时,在箱体远离放置槽的一侧设置镂空槽,镂空槽减少了箱体的整体重量,减少了生产时的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0025]通过在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标签层,标签层便于对模具进行识别,在批量灌装时,便于对灌装的模具数量进行清算,同时也可通过标签层对模具进行分类;[0026]通过在箱体靠近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插接板,并在其远离插接板的一端开设插接槽,利用插接板和插接槽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使模具进行堆放,且堆放稳定,不易发生晃动,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生产空间,且堆放简单方便。附图说明[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背景技术的示意图;[0028]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29]图3是实施例1中为突出显示镂空槽的整体示意图;[0030]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31]图5是实施例2中为突出显示插接槽的整体示意图。[0032]图中,1、箱体;2、放置槽;3、镂空槽;4、退位槽;5、标签层;6、方向标记层;7、插接板;8、插接槽;9、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4]实施例1:[0035]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灌装机用的检测卡模具,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1,箱体1的一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方形的放置槽2,箱体1远离放置槽2的一端开设有镂空槽3,镂空槽3与每个放置槽2相连通,放置槽2的两相对侧壁延伸至箱体1的两相对侧壁,且贯穿箱体1的两相对侧壁。[0036]检测卡模具在使用时配合灌装机使用,凝胶需要通过灌装机注入到凝胶管内,在凝胶注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依次放入到放置槽2内,再将模具放置到传送带上,利用灌装机将凝胶注入到血型检测卡中,注入结束后,需要将血型检测卡从模具内取出。[0037]箱体1的一端开设有方形的退位槽4,退位槽4的槽底粘贴有标签层5,标签层5便于对模具进行识别,在批量灌装时,便于对灌装的模具数量进行清算,同时也可通过标签层5对模具进行分类;退位槽4用于防止模具在灌装机的传送带上传送时,灌装机两侧对模具进行定位的夹板刮花标签层5。[0038]箱体1靠近放置槽2槽口的一端粘贴有方向标记层6,方向标记层6便于对模具放置到灌装机上时进行方向上的调整,工作人员在放置空的检测卡时便可对模具的方向进行调整,使用更加方便。[003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检测卡模具在使用时配合灌装机使用,凝胶需要通过灌装机注入到凝胶管内,在凝胶注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依次放入到放置槽2内,再将模具放置到传送带上,利用灌装机将凝胶注入到血型检测卡中,注入结束后,需要将血型检测卡从模具内取出。[0040]利用放置槽2延伸至箱体1两相对侧壁的部分将放置在放置槽2内的检测卡直接取出,取出时可将手指直接深入到放置槽2内,通过两根手指夹持检测卡将其取出,取出十分方便;同时,在箱体1远离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镂空槽3,镂空槽3减少了箱体1的整体重量,减少了生产时的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0041]实施例2。[0042]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0043]箱体1靠近放置槽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多个长方体状的插接板7,箱体1远离插接板7的一端开设有与插接板7相插接的插接槽8,插接板7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相对设置在箱体1侧壁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处。利用插接板7和插接槽8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使模具进行堆放,且堆放稳定,不易发生晃动,减少了占地面积。[0044]插接板7靠近箱体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长方体状的限位板9,限位板9能够对堆放过程中的检测卡进行保护,防止挤压对检测卡造成损坏,设计更加合理。箱体1远离放置槽2的一端设有摩擦纹,摩擦纹增加了模具与灌装机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模具转运更加平稳。[0045]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模具放置到灌装机的传送带之前,一般将模具整齐地排列在桌面上,灌装过程中,将空的检测卡逐一放置到放置槽2内,再将装有空检测卡的模具放到传送带上,在箱体1靠近放置槽2的一端设置插接板7,并在其远离插接板7的一端开设插接槽8,利用插接板7和插接槽8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使模具进行堆放,且堆放稳定,不易发生晃动,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生产空间,且堆放简单方便。[004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布于 2023-01-07 02:1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秋梦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