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家理论的人性假设和理论前提

seele
seele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 浏览

 现代管家理论的人性假设和理论前提

  现代管家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孕育于代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失灵。代理理论植根于经济学中的功利主义,建立在一系列对经理人行为的假设基础之上,认为人都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个人通过计算成本和收益尽可能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尽量避免受到惩罚,在经济利益方面尤其如此。管家理论则从组织心理学和组织社会学出发,认为经理人受成就需要的激励,通过完成挑战性工作、承担责任、树立权威、取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来获得内在的满足感,这是一种非物质性激励。经理人知道,即使自己没有股权,但通过雇佣关系和薪酬计划,自己的未来与公司、股东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管家理论认为经理人并不是机会主义的偷懒者,对自身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促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管家”,经理人在动机方面没有天生的、普遍存在的障碍。因此,在公司治理安排上不应该仅仅依赖监督和物质激励,更应通过充分授权、协调和精神激励,发展一种相互合作、完全信任的关系。

  Davis、Schoorman和Donaldson试图将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的人性假设模型整合在一起。他们从经理人的心理因素和组织的情景特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经理人的心理因素包括激励动机、身份认同感、组织价值承诺、权力使用等因素,组织的情境特征包括管理哲学、文化背景、权力距离、长期价值取向等;具有不同心理因素的经理人处于不同特征的组织情景中,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由此,管家理论的人性假设由“决定论”转变为“选择论”。

  人性假设的分歧是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的根本性分歧。不同的人性假设必然导致不同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理论。

发布于 2023-01-07 13: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seele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