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IPD 体系 | IPD 的底层思考逻辑

pegasus
pegasus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7 浏览

华为 IPD 体系 | IPD 的底层思考逻辑

作者:卫朋

最近随着华为 Mate 60 系列的爆火发布。

这家差不多沉寂了 4 年的企业再次映入大众的眼帘。

其实,华为手机业务发展的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5 年。

在这一年其手机发货量突破一亿台。

之后随着 P9 的成功就正式标志着华为终端手机开始过渡到中高端领域。

手机赛道已经进入了后半场的巅峰赛,高端领域是手机竞技场的必争之地。

尤其是在当下整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得高端者得天下。

P9 的发布也意味着,华为由一个传统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开始走向大众。

华为的发展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中国由制造到创造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作为世界工厂,国内早就打通了零件生产、组装、代工、销售、渠道这些环节。

过程中也催生了很多具有品牌价值的企业。

过去互联网蓬勃式的发展拉升了需求端,将整体的社会运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这间接将中国世界工厂的价值拉升到了极点。

同时也为现阶段数字化、智能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温床。

也就是说:

我们进入了一个从互联网转向高端智能制造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

研发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华为的高端化发展之路,其实就是研发创新的结果。

当然了,我们今天内容的目的是来探讨一下研发创新背后的逻辑。

我们都知道,华为是一家韧性很强的企业,如果具体到华为来说就是:

由于 IPD 代表了华为的研发创新,那其背后的思考逻辑是什么样的呢?

为什么 IPD 可以保障华为的持续的研发创新?

在解释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为什么研发创新很重要。

全球管理学鼻祖彼得•德鲁克曾在他1954年的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当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话:

“因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所以营销和创新是任何企业都有且仅有的两个基本职能。”

台湾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曾经提出微笑曲线的理论。

微笑曲线理论的出发点最早是源于产业链,从一种宏观的视角来俯视整个产业经济。

从微笑曲线上可以看出来:

如果一家企业做的是制造,它所创造的附加值就比较低。

附加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微笑曲线的两端——也就是研发创新和市场营销。

IPD 通过市场管理 MM 流程实现对战略和规划的管理。

通过立项、概念、计划阶段实现了对模糊前端的管理。

这样就确保了企业对不确定性的控制,最大程度保证创新与市场的对接。 

这两个创新系统流程共同将以下几个方面联系了起来:

愿景:期望公司未来发展状态的广泛声明(一般是指 3-5 年);

策略:你打算为实现该愿景而采取的步骤(2-3 年);

产品和技术路线图、优先事项和预算:这些与将实现战略的具体计划有关。

战略产品规划流程整合了战略、路线图和预算。

这是一个直接的、从左到右的过程,与年度预算程序相关。

另一方面,模糊管理流程是轻量级的早期活动。

它发生在项目进入正式的产品开发管道之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营销跟产品研发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从一开始就需要考虑营销侧的内容。

其实关于营销,IPD 中也有一定的涉及。

比如说 MTL 流程、MPP 流程等等。

发布于 2024-02-22 23:2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pegasus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