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快乐周末
快乐周末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9 浏览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引射盘式燃烧器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一般大气式燃气灶由炉头,引射管和喷嘴组成,炉头上部预混室或者分火器上连接有燃烧盘,从燃气喷嘴喷出的高速燃气带动引射管内的空气形成预混合的可燃气,在燃烧盘火孔出口进行点火燃烧。

中国专利《一种预热式燃气灶》(申请日:20180105;申请号:cn201820020936.4:公开日:20190205;公开号:cn208475384u)、中国专利《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申请日:20181225;申请号:cn201811594496.4:公开日:20190426;公开号:cn109681870a),以上两者公开的燃气灶结构,可以对二次空气进行预热并形成向内旋转的火焰,对加快燃气和空气的扰动混合,提升燃烧速度,减少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生成都有很大的帮助,但依然存在火焰燃烧速度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中国专利《一种引射器式燃烧器和预混式小火孔燃烧器组合》(申请日:20191231;申请号:cn201911410195.6:公开日:20200327;公开号:cn110925761a),公开了需要多个燃气喷嘴和引射管以及空气调节机构的结构方案,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不能有效解决和利用喷射管的高温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解决了现有燃烧器火焰燃烧速度慢、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引射盘式燃烧器的燃气灶,解决了现有燃烧器火焰燃烧速度慢、热效率低、喷射管高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包括引射盘,引射盘顶端套接有炉头;

引射盘内从上到下具体包括引流单元和射流单元;

射流单元还连接混气单元;

射流单元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散热翅条。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射流单元包括射流盘,沿射流盘外圆周设置有环形的外圈火混合室,沿射流盘中心处设置有管状内圈火混合室;

外圈火混合室端面对应的射流盘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射流孔,每个射流孔内套接有射流管;

射流管底端位于射流孔内部,射流管顶端穿出射流孔且与引流单元连接;

外圈火混合室、内圈火混合室均连接混气单元。

混气单元包括内圈火引射管和一次空气系数为0.6的外圈火引射管;

外圈火引射管一端连接外圈火混合室,外圈火引射管另一端设置有外圈火燃气喷嘴;

内圈火引射管一端连接内圈火混合室,内圈火引射管另一端设置有内圈火燃气喷嘴。

散热翅条与穿出射流孔的射流管外表面相连接。

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盘,沿引流盘外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孔,引流盘中心设置有顶端密封且底端开口的柱状内火圈;

引流孔底端与射流管接通,引流孔顶端与炉头接通;

内火圈底端与内圈火混合室接通,内火圈顶端侧壁均匀分布有若干内圈火燃烧孔,每个内圈火燃烧孔均与炉头接通。

引流孔与射流管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引流孔过流面积与射流孔过流面积比为3.5-4.5:1。

引流盘和射流盘之间还设置有管状支撑圆筒;

沿径向、支撑圆筒位于内火圈和引流孔之间。

引流盘靠近支撑圆筒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二次空气孔,二次空气孔连接所述炉头。

引流盘和炉头之间还设置有稳焰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灶,使用引射盘式燃烧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及其燃气灶,外圈火引射管内一次可燃气体具有的较高压力和速度、随后送入引流孔,带动引流孔中空气与一次可燃气体进行高强度的动能交换和混合;同时,二次空气和一次空气通过散热翅条预热后,温度高达150℃,提升燃气与空气的内能,加快多组分燃气的氧化和分解,燃气燃烧速度可提高2倍,火焰温度比现有大气式燃气灶提高80°,燃烧热效率高达73%,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采用引射盘替代现有外圈火分火器和燃烧盘组合结构,可使热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的外观主视图;

图2是图1中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a-a剖面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图1中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的俯视图。

图中,1.炉头,2.引射盘,3.外圈火引射管,4.外圈火燃气喷嘴,5.外圈火混合室,6.内火圈,7.稳焰圈,8.内圈火引射管,9.内圈火燃气喷嘴,10.内圈火混合室,11.内圈火燃烧孔;

011.引流盘,012.射流盘,013.引流孔,014.射流孔,015.射流管,016.支撑圆筒,017.散热翅条,018.二次空气孔,019.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名称,如图1所示,包括引射盘2,引射盘2顶端套接有炉头1;引射盘2内从上到下具体包括引流单元和射流单元;射流单元还连接混气单元;射流单元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散热翅条017。

如图2所示,射流单元包括射流盘012,沿射流盘012外圆周设置有环形的外圈火混合室5,沿射流盘012中心处设置有管状内圈火混合室10;

外圈火混合室5端面对应的的射流盘01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射流孔014,每个射流孔014内套接有射流管015;射流管015底端位于射流孔014内部,射流管015顶端穿出射流孔014且与引流单元连接;外圈火混合室5、内圈火混合室10均连接混气单元。

如图3所示,混气单元包括内圈火引射管8和一次空气系数为0.6的外圈火引射管3;外圈火引射管3一端连接外圈火混合室5,外圈火引射管3另一端设置有外圈火燃气喷嘴4;内圈火引射管8一端连接内圈火混合室10,内圈火引射管8另一端设置有内圈火燃气喷嘴9。

散热翅条017与穿出射流孔014的射流管015外表面相连接。

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盘011,沿引流盘011外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孔013,引流盘011中心设置有顶端密封且底端开口的柱状内火圈6;引流孔013底端与射流管015接通,引流孔013顶端与炉头1接通;内火圈6底端与内圈火混合室10接通,内火圈6顶端侧壁均匀分布有若干内圈火燃烧孔11,每个内圈火燃烧孔11均与炉头1接通。

引流孔013与射流管015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引流孔013过流面积与所述射流孔014过流面积比为3.5-4.5:1。

引流盘011和射流盘012之间还设置有管状支撑圆筒016;沿径向、支撑圆筒016位于内火圈6和引流孔013之间。支撑圆筒016的主要是支撑引流盘011和射流盘012,同时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引流盘011靠近支撑圆筒016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二次空气孔018,二次空气孔018连接炉头1,二次空气孔018内的空气通过空气通道019进入,散热翅条017之间的间隙、射流管015的高度围城的空间为二次空气流通的通道。

引流盘011和炉头1之间还设置有稳焰圈7,保证火焰在燃烧时的稳定性。

一种燃气灶,使用如上文结构的引射盘式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外圈火引射管3中较高浓度和压力的可燃混合气、通过外圈火混合室5分配到射流盘012上的射流孔014中,并通过射流管015以较高速度进入引流孔013中,带动引流孔013中空气进行动能交换、混合,使总的一次空气系数达到1.0,混合良好后的可燃气在引流孔013出口点火燃烧;

由于空气预热后体积膨胀,密度降低,质量引射系数也随之降低,同时也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燃烧余热,外圈火引射管3的一次空气系数为0.6,引流盘2引入的空气系数在0.4,散热翅条017向内是引流盘011和射流盘012以射流管015为高度的空气通道019,空气通过散热翅条017间隙预热后,经过空间通道019被引入引流孔013和二次空气孔018。

为保持火焰稳定,在引流盘011的上顶部外圆侧连接有稳焰圈7,引流盘011与射流盘012通过支撑圆筒016进行支撑定位,内火圈6和支撑圆筒016内圆柱面及炉头1所围成的环形空间可以放置点火和熄火保护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及其燃气灶,外圈火引射管3内一次可燃气体具有的较高压力和速度、随后送入引流孔013,带动引流孔013中空气与一次可燃气体进行高强度的动能交换和混合;二次空气和一次空气通过散热翅条017预热后,温度高达150℃,提升燃气与空气的内能,加快多组分燃气的氧化和分解,燃气燃烧速度可提高2倍,火焰温度比现有大气式燃气灶提高80°,燃烧热效率高达73%,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采用引射盘2替代现有外圈火分火器和燃烧盘组合结构,可使热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的优势。

发布于 2023-01-06 23:5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快乐周末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