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导气板以及应用有该导气板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dog
dog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2 浏览

本发明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导气板以及应用有该导气板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的火盖通常包括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其对锅体的加热方式基本都是外部环形火焰和内部环形火焰相结合的方式,但火环的中心处仍是没有火焰的,会导致锅底中心位置的加热效果欠佳,为此,本申请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如专利号为zl201420412292.5(授权公告号为cn2040630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家用燃气灶的火盖及应用此火盖的燃烧器》其公开了一种能将内环和中环集于一体且燃烧火焰能够竖直向上直喷的内环火盖,该火盖本体具有内环壁和外环壁,内环壁的中央形成中央贯穿孔,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道,在环形通道底部开有通孔,上盖呈布满网孔的片状结构,该结构可使内环火盖燃烧集中,二次空气所带走的热量损失少,因而燃烧温度较高,热效率较好;但由于该内环火盖为竖直向上直喷,混合气的流速过快,从而造成锅具有中心容易变黑,为此需要对该燃烧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另外,随着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灶具行业在品种、材质、性能、销量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其性能提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热效率的提高。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多属于大气式燃烧器。大气式燃烧器是根据部分预混合方式设计的燃烧器,其一次空气系数0<α<1。大气式燃烧器分为头部和引射器两部分。引射器用于引射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燃烧器头部的作用则是将燃气、空气混合物均匀地分布到火孔上,并进行稳定和完全的燃烧。燃气灶的燃气主要是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等,其都是一次能源。以天然气为例,每年我国的天然气使用量都在上升,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于家庭用气。家庭用气大部分消耗在炊事用具上,因此提高炊事用具的热效率不仅可以减少燃气资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也可以减少用户的燃气费用开支,提高空气品质。因此提高燃气灶的效率一直是我国灶具行业的奋斗目标之一。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内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如中国专利cn203404823u所公开的“用于燃气灶的聚能圈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和如中国专利cn204042984u所公开的“一种聚能式燃气灶具”,该灶具中也具有聚能锅支架,虽然上述这样的聚能圈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的消耗,但是燃气灶一般放置于厨房的通风处,当外部环境中风力较大时,可能会造成燃气灶燃烧火焰摇摆、不稳,有时甚至会造成熄火,影响使用。另外,现有的普通燃气灶还存在着滑锅、烹煮汤液溢流进入燃烧器的炉头、火孔等处,引起燃气灶熄火、点不着火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火焰能均匀分布的用于燃烧器的导气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既具有集热聚能作用,又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的应用有上述导气板的燃烧器。

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烧器的导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导向燃气的导向螺旋体,自中央到外周,该导向螺旋体具有自中央逐渐向外周盘旋的导气圈,并且所述导向螺旋体至少有两个相邻导气圈之间留有间隙,每一圈的所述导气圈具有开口朝上敞口的口部。

为了实现燃气沿导向螺旋体自外沿每一圈的盘旋前进方向向中央导入,优选地,所述导向螺旋体具有外周壁,所述外周壁为圆周槽,所述圆周槽上具有供燃气进入的开口。

为了实现燃气沿导向螺旋体自外沿每一圈的盘旋前进方向向中央导入的速度相比直接竖向向上流入更缓,为此能防止适配于该导向螺旋体的网孔式火孔的中心,因燃气为竖向向上流出,而容易烧黑锅底的现象发生,优选地,所述导向螺旋体为单头螺旋。

还包括有以所述开口为入气口端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端位于所述导向螺旋体的中央,各个所述导气圈均与所述导气通道相连通。

为了实现燃气沿导向螺旋体自外沿每一圈的导气圈的前进方向都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导向螺旋体为以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端为起始端的单头螺旋。所述导向螺旋体为以所述导气通道的出气口端为起始端的单头螺旋。

为解决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有如上述的导气板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基座,具有位于中央的、上下贯穿的空气补充通道;

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之上,包括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中央位置对应所述空气补充通道具有竖向的环形腔;

导向螺旋体,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间隔与所述环形腔、空气补充通道相连通;

网孔式火盖,覆盖在所述导向螺旋体上;以及

混气室,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混气室包括有顶壁以及自该顶壁的外侧边缘竖直延伸的外圈壁面,所述顶壁的内侧边缘与所述导向螺旋体的圆周槽压紧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于所述空气补充通道的外周具有燃气通道,对应地所述连接体的板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供燃气通道的燃气进入所述混气室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连接体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混气室分隔成相对独立地、位于内侧的内环混气室以及位于外侧的外环混气室,所述出火孔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所述导向螺旋体对应所述内环混气室,所述通孔包括有供燃气进入所述内环混气室的第一通孔和供燃气进入所述外环混气室的第二通孔。

为了更针对性地对导向螺旋体的开口进行针对性地一对一的燃气的导气,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导向螺旋体的开口设置。

为了加速燃气从第一通孔进入导向螺旋体的开口,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三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平直部和喇叭口朝上的扩散部,所述导向螺旋体的开口对应于所述的扩散部。

所述顶壁具有沿径向间隔设置的肋壁,各所述肋壁整体呈螺旋状。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而肋壁则填补了上述的空间间隔,使得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能或烟气与锅底的接触面积变大,使火焰充分与锅底进行有效的热交换,同时还能减少火焰散失,阻止热能向厨房空间辐射。

优选地,为了实现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烟气自内向外排出,所述肋壁沿所述顶壁呈外高内低设置。位于最外围的肋壁只要保留能让燃烧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排出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外周具有燃气通道,对应地所述连接体的板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供燃气通道的燃气进入所述混气室的通孔。

为了实现该燃烧器更均匀地加热锅底,所述外圈壁面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与所述混气室相连通的出火孔。

为了使得用户单独地控制燃烧器的内环部形成的中心火和外环部形成的外周火,所述顶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连接体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混气室分隔成相对独立地、位于内侧的内环混气室以及位于外侧的外环混气室,所述出火孔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所述导向螺旋体对应所述内环混气室。而由于导向螺旋体对应内环混气室,而由于导向螺旋体设置在网孔火盖对应的内环,一方面由于燃气沿导向螺旋体自外沿每一圈的盘旋前进方向向中央导入,降低了燃气进入网孔火盖的速度,另一方面在网孔式火盖的作用下,可使燃气以及经导向螺旋体的间隔进入的空气改变流动方向而朝四周流动,有助于燃气和空气在网孔式火盖上分布更均匀。

为了使得燃气经导向螺旋体导入后速度减缓后、经网孔式火盖后能进一步减速,优选地,所述网孔式火盖对应所述导向螺旋体的螺旋面均具有向上凸起的凸台。

为了能自内向外为出火孔补充二次空气,所述基座还设有能将所述空气补充通道内的二次空气导向所述外圈壁面之外的导流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导气板包括有导向螺旋体,燃气沿导向螺旋体自外沿每一圈的盘旋前进方向向中央导入,并依次交替地进入两个相邻圈之间的间隙的空气,一环接着一环环绕着对应的相邻圈,使得燃气与空气均匀地分布,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有该导气板的燃烧器,该燃烧器具有与之相适配的网孔式火盖,一方面在网孔式火盖的作用下,可使燃气以及经导向螺旋体的间隙进入的空气改变流动方向而朝四周流动,有助于燃气和空气在网孔式火盖上分布更均匀,使火焰平均地散布在该网孔式火盖上形成短焰,且火焰不易飞火而增加燃烧效率,提高了燃烧器的热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气板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气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导气板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连接体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连接体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该用于燃烧器的导气板包括有用于导向燃气的导向螺旋体1,自中央到外周,该导向螺旋体1每一圈的盘旋角度至少为360°,并且导向螺旋体1至少有两个相邻圈之间留有间隙。为了实现燃气沿导向螺旋体1自外沿每一圈的盘旋前进方向向中央导入,优选地,导向螺旋体1的外周壁为圆周槽13,圆周槽13上具有各个燃气导入通道2的开口131,并且导向螺旋体1的螺旋圈11具有开口朝上敞口的口部111,该设计更适用于网孔式火盖5,在网孔式火盖5的作用下,可使燃气和以及通过导向螺旋体1的两个相邻圈之间的间隙进入的空气改变流动方向而朝四周流动,有助于使得燃气和空气在网孔式火盖5上分布更均匀。为了实现燃气沿导向螺旋体1自外沿每一圈的盘旋前进方向向中央导入的速度相比直接竖向向上流入更缓,为此能防止适配于该导向螺旋体1的网孔式火孔的中心,因燃气为竖向向上流出,而容易烧黑锅底的现象发生,优选地,导向螺旋体1为单头螺旋。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如上述导气板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3,该基座3具有位于中央的、上下贯穿的空气补充通道31;设置在基座3之上的连接体4,该连接体4包括有板体,板体的中央位置对应空气补充通道31具有竖向的环形腔41;设置在连接体4上的导向螺旋体1,导向螺旋体1的间隔12与环形腔41、空气补充通道31相连通;覆盖在导向螺旋体1上的网孔式火盖5,以及设置在连接体4上的混气室6,混气室6包括有顶壁61以及自该顶壁61的外侧边缘竖直延伸的外圈壁面62,顶壁61的内侧边缘63与导向螺旋体1的圆周槽13压紧并固定,其中顶壁61的内侧边缘63具有自下而上向上凹入的凹口、与导向螺旋体1的圆周槽13适配并压紧。另外,混气室6的顶壁61具有沿径向间隔12设置的肋壁611,各肋壁611整体呈螺旋状。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12,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而肋壁611则填补的上述的空间间隔12,使得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能或烟气与锅底的接触面积变大,使火焰充分与锅底进行有效的热交换,同时还能减少火焰散失,阻止热能向厨房空间辐射。为了实现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烟气自内向外排出,肋壁611沿顶壁61呈外高内低设置,位于最外围的肋壁611只要保留能让燃烧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排出即可。而基座3的外周具有燃气通道32,对应地连接体4的板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供燃气通道32的燃气进入混气室6的通孔42,为了实现该燃烧器更均匀地加热锅底,外圈壁面62沿周向间隔12开设有与混气室6相连通的出火孔621。最后,为了使得用户单独地控制燃烧器的内环部形成的中心火和外环部形成的外周火,顶壁6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至连接体4的隔板612,隔板612将混气室6分隔成相对独立地、位于内侧的内环混气室65以及位于外侧的外环混气室66,出火孔621连通外环混气室66,导向螺旋体1对应内环混气室65,而由于导向螺旋体1设置在网孔式火盖5对应的内环,一方面由于燃气经径向导入燃气并沿螺旋圈11的周向均匀分布,增加了燃气进入网孔火盖的速度及均匀度,并依次交替地进入两个相邻圈之间的间隙的空气,一环接着一环环绕着对应的相邻圈,使得燃气与空气均匀地分布,另一方面在网孔式火盖5的作用下,可使燃气以及经导向螺旋体1的间隙进入的空气改变流动方向而朝四周流动,有助于燃气和空气在网孔式火盖5上分布更均匀。

如上所述,一次空气、燃气和混合后的一次空气和燃气在燃烧器内部的路径如下,燃烧器为了能使用户能单独控制的中心火和外周火,基座3的燃气通道32分为与内环混气室65相连通的内环燃气通道321以及与外环混气室66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322,网孔式火盖5形成的中心火所需要的一次空气和燃气由内环燃气通道32进入内环混气室65后,经沿导向螺旋体1自外沿每一圈的盘旋前进方向向中央导入,并依次交替地进入两个相邻圈之间的间隙的空气,一环接着一环环绕着对应的相邻圈,使得燃气与空气均匀地分布,而外周火所需要的一次空气和燃气由外环燃气通道322进入外环混气室66后流入出火孔621,该出火孔621与外界的二次空气一起被点燃而形成外周火,若要调节外周火和中心火的大小,调节连接在输入通道进气端的调节阀即可,其中顶壁61上的肋壁611能使得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能或烟气与锅底的接触面积变大,使火焰充分与锅底进行有效的热交换,同时还能减少火焰散失,阻止热能向厨房空间辐射,最后为了能自内向外为出火孔621补充二次空气,基座3还设有能将空气补充通道31内的二次空气导向外圈壁面62之外的导流通道7。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网孔式火盖对应导向螺旋体的螺旋面均具有向上凸起的凸台,以使得燃气经导向螺旋体导入后速度减缓后、经网孔式火盖后能进一步减速,如图7和8所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基座3于空气补充通道31的外周具有燃气通道32,对应地连接体4的板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供燃气通道32的燃气进入混气室6的通孔42,该通孔包括有供燃气进入内环混气室65的第一通孔421和供燃气进入外环混气室66的第二通孔422,第一通孔421对应导向螺旋体1的开口131设置,第一通孔421的孔壁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三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4211、平直部4212和喇叭口朝上的扩散部4213,导向螺旋体1的开口131对应于扩散部4213,以更针对性地对导向螺旋体1的开口131进行针对性地一对一的燃气的导气,同时还能加速燃气从第一通孔421进入导向螺旋体1的开口131,如图9和10所示。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有以开口131为入气口端的导气通道2,导气通道2的出气口端21位于导向螺旋体1的中央,各个导气圈11均与导气通道131相连通,导向螺旋体1为以导气通道2的出气口端21为起始端的单头螺旋,如图11和12所示。

发布于 2023-01-07 00:0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dog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