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的制作方法

peter
peter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50 浏览

本发明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的火盖通常由顶壁、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构成,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主火孔,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仅仅包括有单排火孔,这类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1483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用锥形火火盖》(授权公告号cn2842216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24696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9492u)。上述公开的这种单主火孔燃烧方式,存在燃烧后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的不足,同时,单排火孔不仅使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而且使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为此一专利号为zl2016211537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火盖组件》(授权公告号cn206191590u)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火盖组件,其包括基座、与基座适配的盖体,该盖体的内侧壁沿其周围方向的布置有若干内火孔,而盖体的外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布设有双排外火孔,所述双排外火孔包括位于第一排的若干第一外火孔,位于第二排的若干第二外火孔,所述第一外火孔与第二外火孔交错设置,通过对外侧壁上设置双排外火孔,且第一外火孔与第二外火孔交错设置,双排火孔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燃气灶的燃烧效率,但该双排火孔形成的外周火直径相同以加热锅具的范围相同,为此该具有双排火孔的火盖加热锅具的均匀性较差。

另外,现有的燃烧器火盖为了防止溢液堵塞火孔而在火孔上方增设防水檐,而防水檐的结构可参考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201820760029.3(授权公告号为cn2088046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火盖结构》包括有火盖,火盖的外侧面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主火孔,所述火盖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遮挡在所述主火孔上方的第一防水檐,虽然该第一防水檐能阻挡溢液对主火孔的堵塞,但该第一防水檐还会下压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进而影响主火孔总体的燃烧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均匀加热锅底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具有防溢液的同时火孔形成的火焰还不易被压住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补充二次空气并充分燃烧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所述外环壁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第一主火孔,其特征在于:在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外环壁于在邻近所述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的下部位置具有逐渐向上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导引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火孔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进气口端至位于所述外环壁的出火口端为倾斜向下设置。第一主火孔的设计,一方面能避免溢液进入第一主火孔而造成堵塞,另一方面该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能沿着导引坡向上并向外延伸,以实现导引坡具有将第一主火孔形成火焰的出火直径向外扩大的作用。

在导引坡实现将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程中,还能促进第一主火孔的充分燃烧,所述导引坡自内向外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向所述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补充二次空气的第一补气孔。

为了实现燃烧器火盖能形成不同出火直径的火焰,以更均匀地加热锅底,优选地,每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主火孔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第二主火孔,而所述第二主火孔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进口端至位于所述外环壁的出口端为倾斜向上设置。

为了防止溢液对第二主火孔造成堵塞,所述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遮挡在所述第二主火孔上方的防水檐。由于防水檐在作为溢液堵塞第二主火孔的同时,还能下压第二主火孔形成的火焰。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檐对应所述第一主火孔的位置具有缺口。由于第一主火孔自与混气腔连通的进气口端至位于外环壁的出气口端为倾斜向下设置,如上述,溢液对第一主火孔的影响较小,由此,缺口的设置能避免因导引坡实现将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程中被防水檐压住。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火孔相较所述第二主火孔于所述外环壁上更为上置,并靠近所述缺口。为了避免产生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形成的火焰仍然会被防水檐除去缺口的其它部分压住的现象,第一主火孔更为上置则能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

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防水檐对应所述第二主火孔的位置具有用于向所述第二主火孔补充二次空气的第二补气孔。由于第一主火孔相较第二主火孔更为上置,则会形成第一主火孔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抢夺”火盖本体之外环壁外围的二次空气进行燃烧,而位于下置的第二主火孔则容易因二次空气的被“抢夺”而未能充分燃烧,为此,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防水檐之上的二次空气能因第二补气孔的设置而向下独立地补给给第二主火孔,而促进第二主火孔的充分燃烧。当然该第二补气孔也可以设置向下延伸的管状。

为了防止溢液堵塞第二补气孔,所述防水檐于所述第二补气孔的外围具有逐渐向下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周缘部。该周缘部能起至导引溢液于第二补气孔的外围而排出。

为了加速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更快地向外延伸,所述导引坡的上表面具有局部下凹区域,所述第一补气孔设置在该局部下凹区域上。

为了实现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直径大于第二主火孔形成的火焰直径,所述导引坡包括有远离所述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的外端,所述防水檐的周缘部与所述火盖本体之中心的距离d1小于所述导引坡之外端与所述火盖本体之中心的距离d2。从而实现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与第二主火孔形成的火焰更能均匀地加热锅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能沿着导引坡向上并向外延伸,以实现导引坡具有将第一主火孔形成火焰的出火直径向外扩大,以使得火盖本体能均匀加热锅底,同时,整个火盖结构工艺简单,加工方便且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烧器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燃烧器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最佳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外环壁13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混气腔14连通的第一主火孔131,在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外环壁13于在邻近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的下部位置具有逐渐向上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导引坡2,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的火焰能沿着导引坡2向上并向外延伸,以实现导引坡2具有将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火焰的出火直径向外扩大,以使得火盖本体1能均匀加热锅底。具体地,第一主火孔131自与混气腔14连通的进气口端1312至位于外环壁13的出火口端1311为倾斜向下设置,这样一方面第一主火孔131能避免溢液进入第一主火孔131而造成堵塞,另一方面该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的火焰能沿着导引坡2向上并向外延伸,以实现导引坡2具有将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火焰的出火直径向外扩大的作用,另外,导引坡2自内向外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向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补充二次空气的第一补气孔,这样在导引坡2实现将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程中,第一补气孔还能促进第一主火孔131的充分燃烧。为了实现燃烧器火盖能形成不同出火直径的火焰,以更均匀地加热锅底,每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主火孔131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混气腔14连通的第二主火孔132,而第二主火孔132自与混气腔14连通的进口端1321至位于外环壁13的出口端1322为倾斜向上设置,第二主火孔132形成的火焰直径能小于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的火焰直径。

为了防止溢液对第二主火孔132造成堵塞,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遮挡在第二主火孔132上方的防水檐111。由于防水檐111在作为溢液堵塞第二主火孔132的同时,还能下压第二主火孔132形成的火焰,而为了防止防水檐111也压住第一主火孔131形成有火焰,防水檐111对应第一主火孔131的位置具有缺口1111,由于第一主火孔131自与混气腔14连通的进气口端1312至位于外环壁13的出气口端为倾斜向下设置,如上述,溢液对第一主火孔131的影响较小,由此,缺口1111的设置还能避免因导引坡2实现将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程中被防水檐111压住。另外,第一主火孔131相较第二主火孔132于外环壁13上更为上置,并靠近缺口1111,以避免产生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形成的火焰仍然会被防水檐111除去缺口1111的其它部分压住的现象。同时,防水檐111对应第二主火孔132的位置还具有用于向第二主火孔132补充二次空气的第二补气孔1112。由于第一主火孔131相较第二主火孔132更为上置,则会形成第一主火孔131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抢夺”火盖本体1之外环壁13外围的二次空气进行燃烧,而位于下置的第二主火孔132则容易因二次空气的被“抢夺”而未能充分燃烧,为此,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防水檐111之上的二次空气能因第二补气孔1112的设置而向下独立地补给给第二主火孔132,而促进第二主火孔132的充分燃烧。为了防止溢液堵塞第二补气孔1112,防水檐111于第二补气孔1112的外围具有逐渐向下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周缘部1113,该周缘部1113能起至导引溢液于第二补气孔1112的外围而排出。为了加速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更快地向外延伸,导引坡2的上表面具有局部下凹区域24,第一补气孔设置在该局部下凹区域24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补气孔包括有自内向外间隔设置的第一补气孔一21、第一补气孔二22和第一补气孔三23,第一补气孔一21的口径大于第一补气孔二22的口径,第一补气孔二22的口径大小第一补气孔三23的口径,这样第一补气孔一21的口径能更大程度地向第一主火孔131的根部补充二次空气,以有效促进第一主火孔131的燃烧。

最后,为了实现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的火焰直径大于第二主火孔132形成的火焰直径,导引坡2包括有远离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的外端25,防水檐111的周缘部1113与火盖本体1之中心的距离d1小于导引坡2之外端25与火盖本体1之中心的距离d2,从而实现第一主火孔131形成的火焰与第二主火孔132形成的火焰更能均匀地加热锅底。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主火孔131相较第二主火孔132于外环壁13上更为下置,且第二补气孔1112的外围不具有逐渐向下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周缘部1113,如图6所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主火孔131与第二主火孔132于外环壁13处于同一周向设置,且第二补气孔1112的外围不具有逐渐向下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周缘部1113。

发布于 2023-01-07 00:0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peter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