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背景技术:[0002]注塑模具是用于塑胶制品快速成型的治具,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0003]塑件产品的脱模一般采用如下两类方法脱模:一类是在塑件及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强制脱模的方式进行脱模;另一类是不适合采用强制方式脱模的,如螺纹较深、塑件强度大、螺纹精度要求高的塑件,则必须采用旋转脱模方式进行脱模,对于塑料软胶产品,正常行位行出时产品包紧力大,容易导致产品粘连而严重变形无法使用,造成产品的不良率高的技术缺陷。技术实现要素:[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塑料模具行位抽芯机构由于产品包紧力大,造成产品粘连而严重变形的技术缺陷。[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适用于软胶产品的成型,包括定模板、动模板以及运动模块,其中,定模板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浇口和上型腔;动模板活动设置在定模板的下方,动模板上设置有与上型腔相连通的下型腔,上型腔和下型腔对应于产品的形状设计;运动模块包括行位模块、斜导铲基和行位镶针,行位模块移动设置在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并于产品部分接触,斜导铲基固定设置在定模板上,并分别与行位模块和动模板相适配,以将动模板的竖直运动转换成行位模块的水平运动,行位镶针设置在行位模块中,并插入产品中;当动模板竖直运动的行程小于等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驱动行位模块移动,以带动行位镶针抽出产品;当动模板竖直运动的行程大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驱动行位模块继续移动,并带动行位模块与产品分离,通过行位模块采用分步式移动,首先将行位镶针抽出产品内部,使得产品不再受到包紧力的影响,并且产品同步从上型腔中脱离,避免了行位抽芯时产品粘模变形;然后继续移动行位模块,使其与产品脱离,以便于产品出模。[0006]进一步地,行位模块包括可相对移动的小行位和大行位,小行位和大行位分别移动设置在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行位镶针固定设置在小行位中;斜导铲基分别与小行位和大行位相适配,当动模板竖直运动的行程小于等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将动模板的竖直运动转换成小行位的水平运动,以带动行位镶针抽出产品;当动模板竖直运动的行程大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将动模板的竖直运动转换成小行位和大行位的水平运动,以使得产品出模,通过设置可相对移动的小行位和大行位,实现了行位模块的分步式移动。[0007]进一步地,动模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斜导铲基具有水平的基板以及与基板角度设置的导板,基板固定安装在定模板中,导板滑动的设置在导向槽中;小行位和大行位上分别开设有行位孔,导板插设在行位孔中,并与孔壁相适配,当动模板竖直运动时,导板抵顶行位孔的孔壁,以带动行位模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斜导铲基采用导板设计,并配合导板斜平面与行位孔之间的适配,实现了将动模板的竖直运动转换成行位模块的水平运动。[0008]进一步地,小行位上的行位孔的孔径沿水平方向小于大行位上的行位孔的孔径,以保证小行位和大行位之间可相对移动。[0009]进一步地,大行位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小行位的内侧,以限制小行位相对于大行位沿水平向内运动的最大位移,进而使得动模板竖直运动小行程时,小行位在大行位上相对向外移动,当动模板竖直运动大行程时,小行位与大行位同步向外移动。[0010]进一步地,大行位的行位孔上设置有内斜面和外斜面,斜导铲基的导板带动小行位移动至抵顶限位部时,导板与内斜面相接触,进而保证了小行位可以相对大行位向外移动。[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通过行位模块采用分步式移动,首先将行位镶针抽出产品内部,使得产品不再受到包紧力的影响,并且产品同步从上型腔中脱离,避免了行位抽芯时产品粘模变形;然后继续移动行位模块,使其与产品脱离,以便于产品出模。附图说明[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图1所示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的剖视图。[0015]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16]1-定模板;2-动模板;21-导向槽;31-行位模块;311-小行位;[0017]312-大行位;3121-限位部;313-行位孔;3131-内斜面;3132-外斜面;[0018]32-斜导铲基;321-基板;322-导板;33-行位镶针;200-产品。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适用于软胶产品200的成型,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2以及运动模块(图中未标示),其中,定模板1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浇口和上型腔;动模板2活动设置在定模板1的下方,动模板2上设置有与上型腔相连通的下型腔,上型腔和下型腔对应于产品200的形状设计;运动模块包括行位模块31、斜导铲基32和行位镶针33,行位模块31移动设置在定模板1和动模板2之间,并于产品200部分接触,斜导铲基32固定设置在定模板1上,并分别与行位模块31和动模板2相适配,以将动模板2的竖直运动转换成行位模块31的水平运动,行位镶针33设置在行位模块31中,并插入产品200中;当动模板2竖直运动的行程小于等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32驱动行位模块31移动,以带动行位镶针33抽出产品200;当动模板2竖直运动的行程大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32驱动行位模块31继续移动,并带动行位模块31与产品200分离。[0023]上述塑料模具斜导行位抽芯机构,通过行位模块31采用分步式移动,首先将行位镶针33抽出产品200内部,使得产品200不再受到包紧力的影响,并且产品200同步从上型腔中脱离,避免了行位抽芯时产品200粘模变形;然后继续移动行位模块31,使其与产品200脱离,以便于产品200 出模。[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动模板2上设置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的槽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斜导铲基32具有水平的基板321以及与基板321 倾斜设置的导板322,基板321固定安装在定模板1中,导板322滑动的设置在导向槽21中,并与导向槽21的槽壁相适配。[0025]如图2所示,行位模块31上开设有行位孔313,导板322插设在行位孔313中,并与孔壁相适配,当动模板2竖直运动时,导板322抵顶行位孔313的孔壁,以带动行位模块31沿水平方向移动,斜导铲基32采用导板322设计,并配合导板322斜平面与行位孔313之间的适配,实现了将动模板2的竖直运动转换成行位模块31的水平运动。[00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行位模块31包括可相对移动的小行位311和大行位312,小行位311和大行位312分别移动设置在定模板1 和动模板2之间,行位镶针33固定设置在小行位311中;斜导铲基32分别与小行位311和大行位312相适配,当动模板2竖直运动的行程小于等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32将动模板2的竖直运动转换成小行位311的水平运动,以带动行位镶针33抽出产品200;当动模板2竖直运动的行程大于预设行位时,斜导铲基32将动模板2的竖直运动转换成小行位311和大行位312的水平运动,以使得产品200出模,通过设置可相对移动的小行位311和大行位312,实现了行位模块31的分步式移动。[0027]如图2所示,小行位311可相对于大行位312水平移动,小行位311 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行位孔(图中未标示),在本实施例中,小行位311的行位孔的孔径大小正好与斜导铲基32的导板322相适配,以使得动模板2 的竖直移动时,小行位311始终可以在水平面上相对动模板2移动,使得结构更加稳定、行程有效。[0028]如图2所示,大行位312位于小行位311的下方,并同样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行位孔313,大行位312的行位孔313上设置有内斜面3131和外斜面3132,为了保证小行位311和大行位312之间可相对移动,小行位311 上的行位孔的孔径沿水平方向小于大行位312上的行位孔313的孔径;同时,大行位312上设置有限位部3121,限位部3121位于小行位311的内侧,以限制小行位311相对于大行位312沿水平向内运动的最大位移。[0029]当动模板2移动至加工位置时,斜导铲基32的导板322带动小行位311 移动至抵顶限位部3121,限位部3121与小行位311的内侧面相接触,斜导铲基32的导板322与大行位312的行位孔313的内斜面3131相接触,如图2所示;加工完毕后,动模板2竖直运动首先小行程,斜导铲基32同步带动小行位311相对大行位312向外移动,此时大行位312和动模板2之间沿水平方向上并未发生相对移动,小行位311中的行位镶针33从产品200 中抽离,使得产品200不再受到包紧力的影响;当行位镶针33完全从产品 200内部抽空后,动模板2沿竖直方向开始运动大行程,此时导板322与大行位312的行位孔313的外斜面3132相接触,并推动大行位312、小行位 311、行位镶针33沿水平方向同步向外移动,以使得产品200与行位模块 31脱离,并最终完成出模。[003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