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散热式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9.8
9.8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9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散热式注塑模具。背景技术:[0002]注塑模具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工具,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在注塑过程结束后,冷却过程也十分重要,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是分别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开设冷却管道,通过往冷却管道内通入冷却水来达到冷却效果,这种结构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来对其降温,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增加了厂家的生产成本;且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合模时,由于压力机输出的压力较大,致使上模具上与下模具在合模过程中磨损,噪音较大,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为解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各有四个,并且呈矩形分别设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表面决以上问题,我们推出了以下装置。技术实现要素:[000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散热式注塑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并且具有散热功能较快以及便于固定拆卸的特点。[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散热式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台、下模具、上模具和限位槽,所述下模具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表面,所述上模具设置在下模具上表面,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内部均设置有模型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下模具表面,所述限位槽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台,所述上模具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一,所述第一限位台包括机动槽,所述机动槽开设在第一限位台内部,所述机动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块,所述第一限位台内部开设有第一伸缩槽,所述第一伸缩槽与机动槽相通,所述第一伸缩槽中穿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块,所述第一锥块与第二锥块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块。[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台内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二伸缩槽内部穿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块,所述第四锥块与第三锥块相匹配,所述第二限位杆共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第一限位台内部。[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台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卡接在卡槽中,所述卡槽共有两个,并且对称开设在固定槽内壁。[0007]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部开设有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水槽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上模具内部开设有第二水槽,所述第二水槽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水槽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0008]优选的,所述上模具表面开设有填料口,所述上模具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共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上模具表面。[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时人们在对模型进行冷却成型的过程中,人们只需要使用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向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中加入凉水,在凉水的作用下,使得模具成型的过程中,模具本体所述携带的热量得以加速散出,从而使得模具散热的效果更好,在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作用下,当模具成型后,人们通过开启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将携带有热量的水排出,从而使得人们得以对使用过后的水进行收集,方便下次循环利用从而使得人们在对模具进行制造的过程中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浪费,在电动推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作用下,使得人们在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固定或者拆卸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动推杆进行收缩和伸长,从而使得第二限位杆得以与卡槽相脱离或者相互卡接,从而使得人们在将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固定或者脱离时更加的便捷,在把手的作用下,当模具本体成型后,人们只需要拉动把手将上模具抬起,即可对成型后的模具本体进行收集。附图说明[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支撑台;2、下模具;3、上模具;4、限位槽;5、第一限位台;501、机动槽;502、电动推杆;503、第一锥块;504、第一伸缩槽;505、第一限位杆;506、第一限位块;507、第一弹簧;508、第二锥块;509、第三锥块;510、第二伸缩槽;511、第二限位杆;512、第二弹簧;513、第二限位块;514、第四锥块;6、固定台;7、第二限位台;701、固定槽;702、卡槽;8、第一水槽;9、第一进水管;10、第一出水管;11、填料口;12、第二水槽;13、第二进水管;14、第二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00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散热式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台1、下模具2、上模具3和限位槽4,所述下模具2固定连接在支撑台1上表面,所述上模具3设置在下模具2上表面,所述上模具3和下模具2内部均设置有模型槽,所述限位槽4开设在下模具2表面,所述限位槽4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台5,所述上模具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台6,所述固定台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台7,所述第一限位台5和第二限位台7各有四个,并且呈矩形分别设置在上模具3和下模具2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台5包括机动槽501,所述机动槽501开设在第一限位台5内部,所述机动槽50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502,所述电动推杆5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块503,所述第一限位台5内部开设有第一伸缩槽504,所述第一伸缩槽504与机动槽501相通,所述第一伸缩槽504中穿设有第一限位杆505,所述第一限位杆505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06,所述第一限位杆505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507,所述第一限位杆505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块508,所述第一锥块503与第二锥块508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杆50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块509,在电动推杆502和第二限位杆511的作用下,使得人们在对上模具3和下模具2进行固定或者拆卸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动推杆502进行收缩和伸长,从而使得第二限位杆511得以与卡槽702相脱离或者相互卡接,从而使得人们在将上模具3和下模具2进行固定或者脱离时更加的便捷。[0018]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台5内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510,所述第二伸缩槽510内部穿设有第二限位杆511,所述第二限位杆511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513,所述第二限位杆511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512,所述第二限位杆511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块514,所述第四锥块514与第三锥块509相匹配,所述第二限位杆511共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第一限位台5内部。[0019]具体的,所述第二限位台7包括固定槽701,所述固定槽701内壁开设有卡槽702,所述第二限位杆511的一端卡接在卡槽702中,所述卡槽702共有两个,并且对称开设在固定槽701内壁。[0020]具体的,所述下模具2内部开设有第一水槽8,所述第一水槽8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9,所述第一水槽8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0,所述上模具3内部开设有第二水槽12,通过设置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12,时人们在对模型进行冷却成型的过程中,人们只需要使用第一进水管9和第二进水管13向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12中加入凉水,在凉水的作用下,使得模具成型的过程中,模具本体所述携带的热量得以加速散出,从而使得模具散热的效果更好,所述第二水槽12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3,所述第二水槽12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4,在第一出水管10和第二出水管14的作用下,当模具成型后,人们通过开启第一出水管10和第二出水管14将携带有热量的水排出,从而使得人们得以对使用过后的水进行收集,方便下次循环利用从而使得人们在对模具进行制造的过程中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浪费。[0021]具体的,所述上模具3表面开设有填料口11,所述上模具3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共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上模具3表面,在把手的作用下,当模具本体成型后,人们只需要拉动把手将上模具3抬起,即可对成型后的模具本体进行收集。[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将上模具3搭接在下模具2表面,然后将需要进行填充的材料通过填料口11向模型槽中添加材料,然后人们通过第一进水管9和第二进水管13向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12中注水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启第一出水管10和第二出水管14将储存有热量的水放出即可,当模型成型后,人们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动推杆502收缩,使得电动推杆502的拉动第二限位杆511向下移动,在第二限位杆511向下移动时,第三锥块509得以与第四锥块514脱离,在第二弹簧512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弹簧512得以拉动第二限位杆511与卡槽702脱离,然后通过拉动设置在上模具3表面的把手将上模具3拉起即可。[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布于 2023-01-07 03:2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9.8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