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化管理的 三、进化管理的战略构架
管理理论之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管理实践,而应用进化管理思维最终目的也是更深刻地认识和更可靠的指导商务实践。
进化管理的战略构架不是简单的秘诀,它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能够站在系统整体的角度,观察商务环境中动荡变化的一切,从而使企业或组织保持可持续发展。进化管理的战略构架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进化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把公司员工放在第一位,优先于财务、经济、技术资源和目标。
公司战略重点的确立是实现公司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管理上历来所强调的。过去战略重点用财务指标和消费者满意程度来衡量,公司的资源也主要根据技术上和财务上指标来估计。在竞争激烈和进化速度空前的商务环境中,人们对于战略重点的这样估算是不妥善的。
“社区的生命不仅在于它推行的原则和组织所穿的外套。常常得不到承认的生命的源泉来自于通过合作建立社区精神方面的一致,这种一致可使其成员通过自身成长和时代不断变化的要求把组织塑造为全新的形式,哪个社区没有这种自由,它的生命就会受到其不合身衣着的约束,它的工作也就会受到阻碍或陷于瘫痪。”(《朋友社会经历中的基督信念与实践》宗教朋友社会的伦敦年会(Richmod, Zndiana; Friends United Rress, 1960)第七章)。
社区如此,组织亦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人们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身心完全投入到工作之中,才能维持企业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富有朝气的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是其它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他资源的最佳途径,所以在组织的所有部门中,在管理上必须有意识地和果断地强调人的重要性。
我们这里所提倡的人是第一位的,与行为学家所提倡重视人的因素不能等量齐观,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重新焕发活力。在这个时代,它应更注重实效:它应最直接地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的生存目标。笔者认为它应简要具备以下特征:
(1)对员工进行适当的诱导,使其充分了解企业将要做什么及公司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个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独特价值的认识。
(2)整合全体员工的能力,使其创造性地和弹性地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3)建立一整套目标体制和业绩嘉奖制度,并纳入团队部门和公司总体绩效。
2、确定企业的长期的竞争焦点
在快速变化的商务环境中,可持续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种长期的,能够得到员工、竞争者、金融分析家和消费者认同的公司个性,以便使社会公众能够通过价格、产量和股票市场溢价对本企业和其他企业进行区别,从而增加公司的盈利性。
企业遵循“保持可持续的长期的竞争焦点”的原则,要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发现长期战略目标的潜在的一致性,二是实现与这种一致性的有效衔接。
在这里,确定企业长期的竞争焦点并不是意味着要坚持某一固定的战略定位。相反,企业正是通过战略定位的不断调整而维持组织长期竞争焦点的持续性。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不胜枚举。如日本的松下(Matsushita)和Toto。
3、进化管理战略资源及其有效利用
由于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不断渗透,经理人必须把信息作为维系企业战略优势的资源,确保企业信息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在生产活动中信息的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的价值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在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最新的商务发展过程中,来自各种不同方面的信息流,包括科学、R&D,以及来自市场、顾客和竞争者的信息流,都可通过利用高效的监控系统和信息搜集系统的方式,以低廉的成本获得。这些获得的知识,经过加工和处理,就能应用到售后服务、生产作业、市场行销、分销,以及生态和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和计量等项活动之中去。
信息公开化的战略原则不仅是技术的选择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公司整体战略制定,生产作业和组织建设问题,信息通过把公司内部各种分散部分与整体活动相互联系的形式,改变了组织内部人们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信息使采购、预测、生产、库存控制等项看似分散的生产活动整合成了既独立又统一的在线活动。信息使实际经营活动中竞争、技术、法律、管理决策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活动彼此发生联系。同样也是信息,使得公司之间共同朝着更广泛行业规模(供应商、竞争对手、分销商、消费者、有关管理机构以及合同转包人等)进化着。以信息为纽带建立的上述联系是决定公司潜在赢利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要认真对待。
4、永保行业整体水平优势
受经济全球化,以及系统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影响,一个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不可避免地同它所处行业可持续优势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企业的长期生存,企业必须与整个行业系统,包括供应商、分销商、转包人、直接和间接的竞争对手等共同进化和发展。
企业长期生存与它所处的行业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正在发生着日益密切的联系。合作、联盟、建立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具有重要性,建立共同进化的战略合作伙伴的目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况且这种战略伙伴也不仅仅限制在本行业内部。他们包括从长远利益和大局考虑所创建的提供可持续盈利机会的各种新的战略联盟。这种联盟既可以包括当地的社会组织,又可以包括其他行业组织,甚至可以包括公共机构。企业的未来日益与更加广泛的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未来息息相关。只有通过资源和责任共享、才能维持企业可持续的盈利发展。
缔造建设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在许多商务活动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以一种日益增长的速度发展着,在一个行业中,公司内部的超循环以增进公司相互之间的互惠互利创造了一个“商务生态环境”。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把这种过程描述为“行业群体中璀璨的明珠”(这个明珠,一方面是由战略、结构和公司间的竞争所组成,另一方面是由一系列要素条件中,需求状况以及相关提供支持的行业所构成,这一切导致加盟的行业共同获得了一种关键的竞争优势)。
与发生在80年代典型的兼并与收购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建立共同进化战略伙伴关系是增强各个公司的竞争力而不是增加公司之间的竞争。这种战略伙伴关系是商业职能整体要素的综合体现,正如日本管理顾问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指出的那样,经济的、技术的以及文化复杂时代的来临需要各个商家共享他们的资源和企业,以便进行有效的竞争。这种合作说明,未来的竞争呼吁各个公司不仅要服从于短期利益的调整,而且还要服从于行业长期整体利益的调整。
5、持续监控和调整公司在本行业体系中的战略位置
根据进化理论,组织制定长期目标时要求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为组织行为对未来影响负责的观念。但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驾驭整个环境、整个行业,随着技术、讨价还价能力和法律环境约束的变化,以及其他主要竞争力量的出现,只有那些能够根据自身行业发展的特殊性,不断调整自身经营活动定位,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公司才能够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