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化管理的 管理思维的演变
(一)传统的机械管理思维
受传统观念支配的经理们坚信,企业是一台结构相当复杂的机械,而运转企业这台机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金字塔式的,由高层主管严格控制的,等级森严的管理制度。
在这种组织中,权力、责任及经营思想高度集中,高层主管控制着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到战略目标的制定等所有信息资源,他们是企业信息资源的主宰者和唯一拥有者。中级管理人员只能获得与自身工作最直接相关的信息。生产任务和生产指标由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统一下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被机械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单元,每项活动都设有相应的职能部门,高层主管人员向下级各个职能部门硬性摊派任务和指标,并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于上级主管的任何指标,下级无权评价,只能机械地服从。为了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公司会制订一系列单纯以物质刺激为主的奖惩制度。
这种管理思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便是泰罗(Frederick·W·Taylor)及其科学管理的方法。其它追随者如吉尔布雷思夫妇的时间动作研究等。
(二)传统的系统管理思维
半个多世纪以来,前沿的理论学家们早清醒地意识到传统主流管理思想严重滞后于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这样一个事实,并且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非传统管理思想的研究工作方面上来,以便实现问题解决的实质性突破。
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如埃尔顿·梅奥(Elton·Uayo)和库尔特·卢因(Kurt·leuin)侧重指出了领导风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西蒙(Herbert Simon)通过把组织内部管理与组织结构和决策过程,以及经理人预期目标的实现相结合的方法。
(三)进化管理思维的发展
1、向传统机械管理发起挑战的号角:杰伊·福里斯特于1958年在《哈佛商务周刊》上发表了关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动态反馈过程”的文章。
2、人们在从整体角度探讨企业动态运行规律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已经为W·罗斯·艾什比(W·Ross Ashby)和斯塔福德·比尔(Stafford Beer)所创立的控制论学派所接受。
●苏格兰圣·高伦商学院(St·Collen)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索隆(M·I·Solan)商学院的管理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决策的制定与组织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工作,试图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从整体角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整合。
● 拉塞尔·阿克夫(Russell Ackoff)和他的美国宾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同僚们,迈克尔·C·杰克逊(Michacl Jackson)和他英格兰的合作者认为,企业是一个镶嵌在广泛的社会,生态和技术复杂环境中的准功能系统。有鉴于此,他们一直辛勤地耕耘在这个动态系统的研究领域。
●汤姆·彼得(Tom Reter)这位受到人们最广泛推崇的管理学界权威人士,在汲取了一大批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后,已经开始倡导在混沌和不稳定环境下开展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革和员工个人潜力挖掘这两方面的重要工作。
●S·朱博夫和彼得·基恩(Reter Keen)一直在强调人们要关注新浮现的信息技术、文化变异现象和生态进化过程对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影响。
●乔治·斯托克(小)(George Stalk.Jr.)和约翰·豪特(John Flowt)一直从事着公司内部各部门间、公司与其环境间的相互联系随时间变化过程的研究。
●管理专家们一直探索着在管理学中借鉴工程学家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和建筑学家戴维·纳德勒(Dowid Nadler)的概念。
●彼德·施瓦茨(Peter Schuartz)在其所著的《远景规划的艺术:个人和公司战略洞察的方法》(The Art of the long View)指出当人们在寻找这种用来创造未来方案的驱动因素时必须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组织行为学家们一直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营过程表示极大的关注,战略决策顾问们不断调整企业要将工作着重点转移到对竞争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以及经济杠杆对企业定位的潜在影响方面上来的必要性;技术专家们则一直强调研发在产品更新换代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