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函数关系

jucin
jucin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9 浏览

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函数关系

  和谐管理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按照Anthony将组织控制体系分为3 个层级(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任务控制) , 那么和谐管理理论属于管理控制层级, 其目的是保证战略的有效执行, 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和谐主题是为了有效执行战略而提出的概念, 是组织在特定的发展时期和情境下, 为实现组织长期目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和谐主题不拘泥于传统上的管理职能, 或是新的管理时尚, 而是在对管理问题认真分辨的基础上, 把解决之道交付给和则、谐则,及其丰富的组合方式。这一方面是对管理现实的反映, 另一方面也是从理论研究中真正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直接尝试。

  和则是指导环境诱导下自主演化的原则,是用来调整人际间、人群间乃至组织间、组织与社会间共处的基本原则。“规则、契约、文化、舆论、社会观念, 等等”是这些原则的现实对应物。

  我们发展了3 个层次的和则体系, 分别将之命名为和则1、和则2、和则3:

  和则1 提供人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 主要包括“诚信”和“责任”;

  和则2 提供人群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 主要包括“对分工互补的认同”和“倾向于合作”;

  和则3 提供组织在社会、自然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 主要包括“对可持续的遵从”和“积极地回馈”。上述和则包括的主要原则, 共同构成了一个和则体系。

  谐则是用来指导在给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和目标下去追求优化的基本原则。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确定性(概率意义) 中的效率问题, 通称之为“优化性”。从管理要素的类型特征出发, 我们也提出了谐则的3 个基本原则:

  谐则1 是指要素间组合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 即匹配或一致性(例如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

  谐则2 是指要素间确定性联系的可变动性?调适性(例如负债率的安全值域、业务流程的再造) ;

  谐则3 是指既定投入的最大产出, 即优化性(例如最短运输路径、最大产出规模)。

  和则与谐则共同作用, 并不代表和谐状态的必然出现, 而是和则、谐则与组织运动过程中不断浮现的和谐主题之间的互动。在对一个给定时间区段、地域和行业的组织考察中, 可以看到和则、谐则体系内部规则的递进。从本质上讲, 和谐主题、和则、谐则以及外部环境相互关联互动而又相互依赖, 只有前三者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耦合(HeXie Coup ling, HC) 并保持相对动态的一致性, 伴随环境共同演化, 才能促进组织的适应和发展, 从而使组织获取竞争优势和好的绩效。这样, 给定地域行业等组织外部环境和时间区段条件下, 和谐主题、和则、谐则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根据上述分析, 以及和谐管理的基本概念,在和谐管理理论中, 战略的制定取决于环境、组织和领导特征, 而和谐主题是战略执行中所需要解决的核心任务和管理难题。和谐主题一旦被确定下来, 总能够找到相应的和则与谐则解决方法的组合。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与谐则的互动耦合, 可以形成和谐的组织运行机制, 从而保证组织健康运行和取得良好的绩效。基于此,可以用下述5个函数来刻画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关系:

  S = Fs(E,O,L)(1)

  HT = Fht(E,O,L,S)(2)

  HC = Fhc(HT,HP,XP)(3)

  HX = Fhx(S,HT,HC)(4)

  P = Fp(HX)(5)

发布于 2023-01-06 19: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jucin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