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氟自动成型机器振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聚四氟乙烯自动成型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四氟自动成型机器振动加料装置。背景技术:[0002]聚四氟乙烯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而在聚四氟乙烯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自动成型机进行模压加工。[0003]目前市场模压聚四氟乙烯采用中粗料,模具行腔与成型四氟的投料比是1: 5,而自动成型机的自动投料比1:4,因聚四氟乙烯随温度的变化,投料比例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样自动成型机打出来的产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大量的不合格现象,同时需要操作人员不停的监控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劳动强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四氟自动成型机器振动加料装置。技术实现要素:[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四氟自动成型机器振动加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模压聚四氟乙烯采用中粗料,模具行腔与成型四氟的投料比是1:5,而自动成型机的自动投料比1:4,因聚四氟乙烯随温度的变化,投料比例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样自动成型机打出来的产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大量的不合格现象,同时需要操作人员不停的监控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劳动强度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四氟自动成型机器振动加料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工作台面,所述底板与工作台面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工作台面的内部固定有外模,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固定模芯板,且固定模芯板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顶端连接有模芯,且所述模芯的顶端贯穿至外模的内侧,所述模芯与外模之间形成有模腔,且模腔内设置有成型聚四氟乙烯粉末,所述模芯的表面套设有下模套,且下模套的顶端处于模腔内侧,所述下模套的底端固定有顶料板,所述顶料板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气动顶杆,所述气动顶杆的底端贯穿至底板的底部,所述顶料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拉簧。[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模芯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调整块,且调整块处于顶料板的底部。[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气动顶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工作台面固定。[0008]优选的,所述气动顶杆的顶端设有一体式的连接头,且顶料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头相对应的连接插孔,所述连接头的顶端贯穿至顶料板的顶部,所述连接头与顶料板之间设有易连接组件。[0009]优选的,所述易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连接头顶端表面的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所述第一夹件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槽,且弹簧槽的底端连接有底滑块,所述底滑块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二夹件固定,所述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内侧表面均设有一体式的内卡头,且连接头的顶端开设有与内卡头相对应的贯穿式卡孔,所述内卡头处于贯穿式卡孔的内部。[0010]优选的,所述弹簧槽的顶端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拉孔,且拉孔与第一夹件的外侧表面相通。[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夹件的两侧表面和第二夹件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易拉条,所述易拉条的俯视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形。[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1、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加料装置,模具行腔与成型四氟的投料比是1:3.2,投料比大幅下降,这样投料产生的误差缩小,真空状态下,原料因负压的影响加料更加均匀,产品自动化程度更高,减少劳动强度,且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原料,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四氟加工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更加保证了产品的质量。[0014]2、通过设置由第一夹件、第二夹件、内卡头、贯穿式卡孔、弹簧槽、底滑块和连接杆组成的易连接组件,使得连接头与顶料板之间可以快速的完成连接,从而提高气动顶杆与顶料板的装配效率,给操作人员带来便捷,同时也便于后续气动顶杆与顶料板的拆分。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连接头与顶料板连接处的剖视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第一夹件与第二夹件连接处的俯视剖视图;[0018]图中:1、底板;2、固定模芯板;3、调整块;4、气动顶杆;5、连接块; 6、拉簧;7、连接头;8、顶料板;9、下模套;10、模芯;11、成型聚四氟乙烯粉末;12、外模;13、工作台面;14、第一夹件;15、内卡头;16、贯穿式卡孔;17、第二夹件;18、弹簧槽;19、底滑块;2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实施例1[002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四氟自动成型机器振动加料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工作台面13,底板1与工作台面13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5,工作台面13的内部固定有外模12,工作台面13内侧开设有与外模12相适配的固定孔,且外模12固定在固定孔内,底板1的顶部表面固定有固定模芯板2,且固定模芯板2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槽,伸缩槽的顶端通过弹簧连接有模芯10,且模芯10的顶端贯穿至外模12的内侧,模芯10与外模 12之间形成有模腔,且模腔内侧顶端设置有成型聚四氟乙烯粉末11,模芯10 的表面套设有下模套9,且下模套9的顶端处于模腔内侧,下模套9的底端固定有顶料板8,顶料板8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气动顶杆4,气动顶杆4的底端贯穿至底板1的底部,气动顶杆4的底端与气缸连接,气缸的一侧设置有节流阀,用于调节气缸气量的进出速度,上顶时调小气压缓慢位移,下抽采用大气压,快速行动,起到抽料振动的效果,顶料板8与底板1之间设有多个拉簧6。[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模芯板2的外表面固定有调整块3,且调整块3 处于顶料板8的底部。[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气动顶杆4相对应的通孔,连接块5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工作台面13焊接固定。[0024]实施例2[0025]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四氟自动成型机器振动加料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工作台面13,底板1与工作台面13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块5,工作台面13的内部固定有外模12,工作台面13 内侧开设有与外模12相适配的固定孔,且外模12固定在固定孔内,底板1的顶部表面固定有固定模芯板2,且固定模芯板2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槽,伸缩槽的顶端通过弹簧连接有模芯10,且模芯10的顶端贯穿至外模12的内侧,模芯10 与外模12之间形成有模腔,且模腔内侧顶端设置有成型聚四氟乙烯粉末11,模芯10的表面套设有下模套9,且下模套9的顶端处于模腔内侧,下模套9的底端固定有顶料板8,顶料板8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气动顶杆4,气动顶杆4的底端贯穿至底板1的底部,气动顶杆4的底端与气缸连接,气缸的一侧设置有节流阀,用于调节气缸气量的进出速度,上顶时调小气压缓慢位移,下抽采用大气压,快速行动,起到抽料振动的效果,顶料板8与底板1之间设有多个拉簧6。[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模芯板2的外表面固定有调整块3,且调整块3 处于顶料板8的底部。[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气动顶杆4相对应的通孔,连接块5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工作台面13焊接固定。[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气动顶杆4的顶端设有一体式的连接头7,且顶料板 8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头7相对应的连接插孔,连接头7的顶端贯穿至顶料板8 的顶部,连接头7与顶料板8之间设有易连接组件。[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易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连接头7顶端表面的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第一夹件1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槽18,且弹簧槽 18的底端通过弹簧连接有底滑块19,底滑块19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20,且连接杆20的顶端与第二夹件17焊接固定,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的内侧表面均设有一体式的内卡头15,且连接头7的顶端开设有与内卡头15相对应的贯穿式卡孔16,内卡头15处于贯穿式卡孔16的内部,使得连接头7与顶料板8 之间可以快速的完成连接,从而提高气动顶杆4与顶料板8的装配效率。[00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簧槽18的顶端开设有与连接杆20相对应的拉孔,且拉孔与第一夹件14的外侧表面相通,使得连接杆20的顶端可顺利与第二夹件17固定。[00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夹件14的两侧表面和第二夹件17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易拉条,易拉条的俯视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形,可易于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侧拉时的施力。[0032]本实用新型中气缸的型号为acq40x20sb;[0033]本实用新型中节流阀的型号为sl-m3;[00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聚四氟乙烯自动成型机在自动加料之前先采用下模振动,抽料,该振动加料装置在使用时,气动顶杆4启动后上升将顶料板8和下模套9上推,致使下模套9的顶端可以缓慢提高达到模腔内80%的位置,然后气动顶杆4以最快速度下降,致使顶料板8和下模套9下降,使得下模套9的顶端在模腔内快速下抽,致使模腔立即产生真空状态,四氟原料则迅速布满整个腔内,真空状态下,原料因负压的影响加料更加均匀,这样投料产生的误差缩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更加保证了产品的质量。[0035]当操作人员需要将气动顶杆4与顶料板8连接时,只需将气动顶杆4顶端的连接头7通过连接插孔贯穿至顶料板8的顶部,直至气动顶杆4的顶端与顶料板8的底部相贴合,然后将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同时侧拉,使得连接杆20可以将底滑块19拉向弹簧槽18的顶端,并使得弹簧槽18内部的弹簧被压缩,致使第二夹件17与第一夹件14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直至内卡头15可以移动至连接头7的一侧,此时将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同时下移,致使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可以套在连接头7的顶端表面,并使得内卡头15与贯穿式卡孔16相对齐,然后逐渐松开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使得弹簧槽 18内部的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原,并将底滑块19回推,致使底滑块19可以通过连接杆20将第二夹件17回拉,直至第一夹件14与第二夹件17的端部相贴合,并使得内卡头15卡入贯穿式卡孔16的内侧,即可顺利完成易连接组件的安装,并完成连接头7与顶料板8的连接,从而快速的完成气动顶杆4与顶料板8的连接,给操作人员对气动顶杆4与顶料板8的装配带来便利,而当后续需要将气动顶杆4与顶料板8分离时,只需将第一夹件14和第二夹件17 再次侧拉,致使内卡头15从贯穿式卡孔16的内部移出,即可直接将第一夹件 14和第二夹件17从连接头7的顶端取下,并直接将气动顶杆4从顶料板8的底部抽离,使得气动顶杆4后续易于与顶料板8的拆分。[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